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固体分含氟羟基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虎 肖国民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7,共8页
分别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含氟单体,采用硫代甘油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2种含氟羟基丙烯酸酯树脂,考察了硫代甘油用量对树脂相对分子质量、黏度及羟基含量的影响,对树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 分别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含氟单体,采用硫代甘油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2种含氟羟基丙烯酸酯树脂,考察了硫代甘油用量对树脂相对分子质量、黏度及羟基含量的影响,对树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同时以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制备了聚氨酯涂膜,并对涂膜的表面能、光学透过性、耐化学品性以及常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硫代甘油用量为4%、固体分含量为60%的条件下,2种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黏度分别低至1 891、(231±2) mPa·s和2 144、(362±3) mPa·s;聚氨酯涂膜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在可见光区范围内,涂膜光透过率大于98%,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及常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体分 含氟羟基丙烯酸酯树脂 硫代甘油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单体对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金明 史铁钧 赵良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00-1305,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六氟丁酯(F6B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环氧丙烯酸酯共聚物。采用FT-IR、13CNMR、DSC和GPC等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分析表明:...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六氟丁酯(F6B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环氧丙烯酸酯共聚物。采用FT-IR、13CNMR、DSC和GPC等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分析表明:产物是含氟类环氧丙烯酸酯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含氟单体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布指数在1.35~1.65之间。采用JC2000C1静滴接触角/界面张力仪考察了共聚物膜的表面能,发现随着共聚物中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表面能下降,当氟单体含量达到20%时,其表面能降低到38.27mJ·m-2,吸水率随氟单体用量的增大从18.72%下降至4.55%,耐酸碱性能明显提高,涂膜铅笔硬度从3H下降至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聚合 环氧树脂 含氟丙烯酸酯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氟碳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婧 安秋凤 +2 位作者 宁姣姣 许伟 张艳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148,共3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RfA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丙酯(HPAA)、丙烯酸(AA)和苯乙烯(ST)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树脂(PFBSH),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PFBSH进行了结构表征。将此树脂应...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RfA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丙酯(HPAA)、丙烯酸(AA)和苯乙烯(ST)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树脂(PFBSH),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PFBSH进行了结构表征。将此树脂应用在双组份氟碳涂料中,该氟碳涂层的水接触角达到110.5°,其附着力、硬度、光泽和耐水性等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另外讨论了固化温度和纳米TiO2对涂料应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树脂 氟碳涂料 双组分 溶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羟基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虎 尚倩倩 肖国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2,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氟化羟基丙烯酸酯树脂。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物质的量浓度、含氟单体及含羟基单体物质的量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以及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氟化羟基丙烯酸酯树脂。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物质的量浓度、含氟单体及含羟基单体物质的量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以及涂膜的疏水性。结果表明,当含氟单体用量为20%时,涂膜的水接触角为101°,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8.13 kJ/mol,聚合速率同引发剂物质的量浓度的0.8592次方、含氟单体物质的量浓度的0.2801次方、含羟基单体物质的量浓度的0.6285次方分别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羟基丙烯酸酯树脂 溶液聚合 低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含氟丙烯酸酯嵌段聚合物/环氧树脂自分层涂料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瑶 朱俊 +4 位作者 张蓉 刘超 任强 汪称意 李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2,共7页
利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b-PDFHMA)嵌段共聚物,并将其与环氧树脂E-20共用制备了混合涂料。基于各个组分及基... 利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b-PDFHMA)嵌段共聚物,并将其与环氧树脂E-20共用制备了混合涂料。基于各个组分及基材的表面能对混合涂料的分层行为进行了理论预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证实了部分涂料在固化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分层行为。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时,含氟链段的含量对分层行为影响不大;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含氟链段含量高时,自分层行为才容易发生。当含氟嵌段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10^(4),含氟链段占嵌段共聚物质量的20%时,自分层涂料漆膜分层情况最好且水接触角达到108°。当含氟嵌段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10^(4),含氟链段含量为20%时,其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分层涂料 嵌段聚合物 环氧树脂 含氟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树脂高疏流体包装膜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丹 熊伟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6-52,共7页
目的制备含氟丙烯酸酯树脂高疏流体包装膜。方法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或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分散剂,在温度为(78±... 目的制备含氟丙烯酸酯树脂高疏流体包装膜。方法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或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分散剂,在温度为(78±2)℃、转速为300 r/min的条件下,制备一系列低表面能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膜,并通过红外光谱、SEM扫描接触角和热重分析等进行相关测试与探讨。结果引发剂BPO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以HFMA/MMA体系为单体,且两者质量比为1∶1时,液体在合成含氟丙烯酸酯树脂膜上接触角最大,蒸馏水的接触角高达164.3°。结论合成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膜样品具有高疏流体性能,可用于制备疏水疏奶制品的内包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含氟丙烯酸酯树脂 高疏流体性能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嵌段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自分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葛攀峰 任强 +3 位作者 卞建华 方建波 邓健 李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利用引发剂连续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ICAR-ATRP)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可控的含有含氟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两嵌段丙烯酸酯聚合物,即聚(甲基丙烯酸丁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 利用引发剂连续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ICAR-ATRP)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可控的含有含氟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两嵌段丙烯酸酯聚合物,即聚(甲基丙烯酸丁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co-GMA)-b-PDFHMA,BGF]。将嵌段聚合物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自分层涂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SEM-EDS)测试表明,当两嵌段聚合物中P(BMA)-co-GMA与PDFHM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300和2 300、GMA结构单元相对分子质量占总相对分子质量的20%,且BGF用量为10%时,漆膜固化过程中含氟嵌段聚合物可以部分迁移到漆膜表面,共混漆膜氟元素自迁移效果较好,表层氟含量达到20%以上,且增加含氟树脂中GMA含量时漆膜氟元素迁移效果下降;耐紫外老化性测试结果表明,含氟树脂的加入使得漆膜的光泽保持率更好,耐黄变性变化不大;水接触角和耐盐雾性测试结果表明,相对纯环氧树脂,加入10%含氟嵌段聚合物使漆膜的水接触角均提高到了100°以上,自分层漆膜的耐盐雾性都有一定提高,可以有效防止漆膜的起泡。嵌段聚合物的加入量低于4%时,对漆膜的基本力学性能没有影响,但光泽有一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含氟丙烯酸酯 嵌段聚合物 环氧树脂 自分层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根管封闭剂的制备与理化特性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正梅 凌均棨 +2 位作者 刘芳 何经纬 贾德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54,共6页
以9,9′-二-(4-羟基-苯基)芴(9′9-HPF)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将其环氧化后,再与甲基丙烯酸反应,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634的双甲基丙烯酸酯类新单体HPFDM,并以该单体为共聚单体制备了新型树脂基质根管封闭剂NRCS。通过对其聚合收缩、体积... 以9,9′-二-(4-羟基-苯基)芴(9′9-HPF)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将其环氧化后,再与甲基丙烯酸反应,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634的双甲基丙烯酸酯类新单体HPFDM,并以该单体为共聚单体制备了新型树脂基质根管封闭剂NRCS。通过对其聚合收缩、体积改变和溶解性能的测定,以及用扫描电镜观察它在水介质中浸泡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评价了封闭剂NRCS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HPFDM的结构与预期设计的结构相符,新型封闭剂NRCS的聚合收缩率为1.375%,体积变化率为1.16%,在水介质中的质量损失为0.1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封闭剂NRCS表面结构均质致密,填料粒子较好地分散在基体中,界面结合良好,水介质处理对封闭剂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封闭剂 高相对分子质量甲基丙烯酸酯 Bis—GMA 环氧树脂 9 9’-二-(4-羟基-苯基)芴(9’9-HPF)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丙烯酸酯树脂研究概况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卫东 张鹏云 +2 位作者 陈艳丽 王栋 顾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26,43,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丙烯酸酯树脂的用途、分类和聚合机理,并对国内五种丙烯酸酯树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聚合机理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含氟丙烯酸酯树脂 丙烯酸酯类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秋英 陈志明 赵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47-49,共3页
通过双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与环氧树脂反应 ,获得具有亲水链段两端为环氧基的改性环氧树脂 ,然后和丙烯酸羧基发生酯化反应 ,制得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选用KOH作催化剂 ,... 通过双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与环氧树脂反应 ,获得具有亲水链段两端为环氧基的改性环氧树脂 ,然后和丙烯酸羧基发生酯化反应 ,制得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选用KOH作催化剂 ,用量为 0 7% ,反应温度为 90℃时所得产物外观和水溶性都很好。采用FT IR红外光谱对所合成的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表明获得了目的结构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酯 水性 反应温度 环氧基 催化剂用量 产物 改性环氧树脂 羟基 表征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蓁 孙揭阳 郭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改性剂对于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效果,并与传统改性方法进行了比较。改性剂采用特制的羟基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及端异氰酸酯基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发现,传统改性方法中,随尿素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脲醛树脂中游离甲... 研究了一种新型改性剂对于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效果,并与传统改性方法进行了比较。改性剂采用特制的羟基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及端异氰酸酯基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发现,传统改性方法中,随尿素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减小,但其黏合强度降低;使用这种新型改性剂既可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又能明显提高黏合强度及耐水性,且改性效果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聚氨酯树脂对脲醛树脂黏合强度的改进最为明显,但对耐水性的改性效果稍差;而高羟基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比低羟基含量的改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胶黏剂 羟基丙烯酸酯树脂 水性聚氯酯树脂 游离甲醛 黏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透紫外线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绪煌 陈新泰 +2 位作者 陆杰 尹应乐 邢为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184,190,共4页
随着光学、生物、电子、军事等领域对材料的透紫外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透紫外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文中综述了含氟聚酰亚胺、无定型含氟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环氧树脂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等5种高透紫外线材料的制备... 随着光学、生物、电子、军事等领域对材料的透紫外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透紫外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文中综述了含氟聚酰亚胺、无定型含氟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环氧树脂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等5种高透紫外线材料的制备方法,聚合物结构对紫外透过率的影响以及在光学行业,电子工业上的应用,并展望了高透紫外线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酰亚胺 无定型 丙烯酸酯 环氧树脂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丙导电防腐蚀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沛智 丁晓峰 +3 位作者 杨新建 周金华 刘宝华 陈克连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21-23,共3页
合成了一种以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为成膜物,配合碳纳米管、掺杂聚苯胺及金属粉为填充物的导电防腐涂料。讨论了涂料导电及防腐性能的影响因素。检测表明其导电、防腐及综合性能十分优良。
关键词 导电防腐涂料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 碳纳米管 掺杂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b-PHFBM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红丹 邓健 李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79,共4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嵌段共聚物(PBA-b-PHFBMA),并以核磁共振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应用于丙烯酸酯涂料树脂,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丙...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嵌段共聚物(PBA-b-PHFBMA),并以核磁共振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应用于丙烯酸酯涂料树脂,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丙烯酸酯树脂中加入含氟嵌段共聚物后,树脂的表面性能及耐老化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加入量在10%以上时,丙烯酸酯树脂的表面接触角可从73°提高到90°以上;经紫外光加速老化1700h后,树脂的保光率达90%以上。且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加入并不影响丙烯酸酯树脂的其它漆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嵌段共聚物 含氟丙烯酸酯树脂 接触角 耐老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涂料工业的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赤丹 周福香 肖莹 《湖北化工》 2003年第4期6-7,共2页
综述了国内外水性涂料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环保型的水性涂料工业已成为涂料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关键词 水性涂料工业 进展 聚氯酯 环氟树脂 丙烯酸酯 含氟涂料 硅酸富锌涂料 闪光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双重固化羟丙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旺 黄圣梅 +3 位作者 梁红波 唐高涵 周建萍 赵春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32,33,共9页
利用4-羟基二苯甲酮(4-HBP)和丙烯酰氯合成了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4-ABP),将其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制备了光交联型羟丙分散体(PCHAD),进一步与氨基树脂复配,得到了一系列光/热双重固化羟基丙烯酸酯分散体PCHAD-AR。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 利用4-羟基二苯甲酮(4-HBP)和丙烯酰氯合成了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4-ABP),将其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制备了光交联型羟丙分散体(PCHAD),进一步与氨基树脂复配,得到了一系列光/热双重固化羟基丙烯酸酯分散体PCHAD-AR。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PCHAD-AR的光/热双重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光/热双固化顺序和氨基树脂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氨基树脂后不影响双固化体系的光交联行为;最佳固化工艺为先光后热固化,当光固化60 s、170℃热固化20 min,氨基树脂用量为分散体的10%时,涂膜的Tg为57.1℃,凝胶含量达到98%以上,涂膜硬度为3H,柔韧性为0.5 mm,附着力0级,耐酸、耐醇、耐水稳定性均达到10 d以上,相比于单一的光、热固化体系,双固化体系涂膜耐碱性提升,涂膜外观无明显变化的时间由1 d延长至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 羟基丙烯酸酯分散体 光/热双重固化 氨基树脂 耐介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状聚吡咯导电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国标 姚伯龙 +1 位作者 齐家鹏 王利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作为软模版,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制备纳米纤状聚吡咯(C-PPy)导电聚合物;利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法合成羟基丙烯酸酯氟树脂,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将C-PPy与氟化丙...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作为软模版,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制备纳米纤状聚吡咯(C-PPy)导电聚合物;利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法合成羟基丙烯酸酯氟树脂,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将C-PPy与氟化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复合,制成复合导电涂料,测试涂层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C-PPy用量占涂料体系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涂层的耐冲击性提高约133%,导电性能达到0.006 S/cm,涂层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羟基丙烯酸酯树脂 导电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第49卷《涂料工业》总目次
18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防腐涂料 聚酯粉末涂料 水性涂料 水性醇酸树脂 水性聚氨酯 《涂料工业》 制备与性能 隔热涂料 低表面处理 丙烯酸酯乳液 聚氨酯涂料 阻燃涂层 光引发剂 聚氨酯丙烯酸酯 含氟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