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改性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苑 刘伟区 闫振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0,共6页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光谱对聚合物乳液分子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有机氟质量分数为12%的聚合物乳液涂膜综合性能最佳,较不含有机硅氟的聚合物乳液涂膜,其水表面接触角由77.5°增加到96°,24 h吸水率由5.3%下降到2.3%,耐水性大大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由8.53℃下降到-2.74℃,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有所提高;同时乳液涂膜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77~92℃,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说明此方法合成的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可作为一类具有优良疏水性及低表面能的功能材料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聚氧烷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乳液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膜表面性质 被引量:7
2
作者 彭顺金 赵雷 武利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6,共6页
采用XPS和界面张力仪分别测定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膜表面的组成及水在其表面的动态接触角,并用状态逼近方程模型计算了含氟聚合物乳胶膜的表面张力,考察了温度对乳胶膜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乳胶膜表层较深处的F1s信号... 采用XPS和界面张力仪分别测定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膜表面的组成及水在其表面的动态接触角,并用状态逼近方程模型计算了含氟聚合物乳胶膜的表面张力,考察了温度对乳胶膜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乳胶膜表层较深处的F1s信号强度比近表面要弱,乳胶膜表面张力随表面氟原子浓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线性下降;含氟侧链(R_f)较长(碳原子数n>6)的含氟聚合物,其表面张力随Rf单元含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显著高于Rf较短(n≤6)的含氟聚合物,而水在含氟聚合物乳胶膜表面上的后退接触角θr随n增大出现急剧上升,n≥10时,θr值几乎恒定不再随n增大而改变.此外,参与共聚的非氟丙烯酸酯酯基碳链较短时,水在共聚物乳胶膜表面的θr随氟单元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更显著;温度超过40℃后,水对聚合物乳胶膜的润湿性随温度上升略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 乳胶膜 表面性质 XPS 动态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3
作者 和玲 徐岩 +1 位作者 朱江安 梁军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壳的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利用FTIR,TEM,SEM—EDX和DSC等手段对乳液组成、乳胶粒子结构、膜表面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含量对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尺寸为20~30nm,乳液膜的性能与膜表面氟和硅的含量及相容性有较大的相关性,当m(氟):m(硅单体)=3:1时,形成的膜均匀透明,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核壳结构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化学改性含氟聚合物涂料的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毛淑才 张会平 +1 位作者 瞿金清 陈焕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68-71,共4页
评述了两类丙烯酸酯化学改性含氟聚合物涂料的新进展,即氟化丙烯酸酯单体与不含氟单体的共聚物以及丙烯酸酯单体对含氟共聚物的改良物。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提高高耐候性含氟聚合物涂膜的防粘污性能,发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预测此... 评述了两类丙烯酸酯化学改性含氟聚合物涂料的新进展,即氟化丙烯酸酯单体与不含氟单体的共聚物以及丙烯酸酯单体对含氟共聚物的改良物。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提高高耐候性含氟聚合物涂膜的防粘污性能,发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预测此类涂料服务年限的方法,确定乳胶粒结构与单体间比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含氟聚合物 化学改性 氟碳涂料 种子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聚硅氧烷接枝(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赵苑 刘伟区 闫振龙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8-812,共5页
该文首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和链中含硅烷偶联剂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然后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硅丙聚合物乳液。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的聚合物乳液涂膜性能最佳,与不含... 该文首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和链中含硅烷偶联剂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然后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硅丙聚合物乳液。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的聚合物乳液涂膜性能最佳,与不含有机硅的聚合物乳液涂膜相比,其水表面接触角由77.5°增加到95°,24 h吸水率由4.9%下降到2.3%,耐水性大大增加,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由8.53℃下降到-1.36℃,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有所提高,说明该法合成的高硅含量硅丙乳液涂膜可作为一类具有优良耐水性及良好的表面疏水性的功能材料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聚氧烷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乳液 含量 耐水性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洪 林劲冬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26,29,共6页
以分子链一端为巯基的聚乙烯醇(PVA-SH)为保护胶体,合成了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在微碱性乳液聚合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异丙氧基硅烷含量高达11.2%(质量分数)的硅丙聚合物。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证明,在... 以分子链一端为巯基的聚乙烯醇(PVA-SH)为保护胶体,合成了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在微碱性乳液聚合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异丙氧基硅烷含量高达11.2%(质量分数)的硅丙聚合物。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证明,在种子乳液聚合阶段,PVA-SH与MMA单体发生了接枝反应,形成具有PVA-S-PMMA结构的线型两亲接枝聚合物。TEM观察显示,所得到的乳胶粒大小均匀并且PVA-SH对其包覆均匀完整。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测试结果表明,PVA-SH和(或)PVA-S-PMMA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可以控制在60000-70000之间。在水解性能十分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成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pH值到微酸性,催化硅氧烷基团的水解反应,提高聚合物膜的交联速率和密度。PVA-SH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P(MMA-BA)共聚物乳液能够经受24000r/min(约62m/s)的高速剪切作用而保持粒径的稳定性。这种聚合物乳液能获得性能良好的涂膜,是潜在的新型建筑涂料的成膜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烷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空间稳定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秦欢 李正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季铵盐、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共聚单体,采用阳/非离子乳化体系合成了阳离子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CFPA-R。AFM观察表明,CFPA-R聚合物乳胶膜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抗菌试验显... 以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季铵盐、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共聚单体,采用阳/非离子乳化体系合成了阳离子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CFPA-R。AFM观察表明,CFPA-R聚合物乳胶膜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抗菌试验显示,CFPA-R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相当,MIC为18~20 g/L,而对真菌类黑曲酶的抗菌性能较弱,MIC高于30 g/L。CFPA-R应用于织物整理,拒水性能明显提高;应用于皮革涂饰,涂层耐湿擦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 阳离子 抗菌性 耐湿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含氟丙烯酸酯嵌段聚合物/环氧树脂自分层涂料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瑶 朱俊 +4 位作者 张蓉 刘超 任强 汪称意 李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2,共7页
利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b-PDFHMA)嵌段共聚物,并将其与环氧树脂E-20共用制备了混合涂料。基于各个组分及基... 利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b-PDFHMA)嵌段共聚物,并将其与环氧树脂E-20共用制备了混合涂料。基于各个组分及基材的表面能对混合涂料的分层行为进行了理论预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证实了部分涂料在固化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分层行为。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时,含氟链段的含量对分层行为影响不大;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含氟链段含量高时,自分层行为才容易发生。当含氟嵌段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10^(4),含氟链段占嵌段共聚物质量的20%时,自分层涂料漆膜分层情况最好且水接触角达到108°。当含氟嵌段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10^(4),含氟链段含量为20%时,其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分层涂料 嵌段聚合物 环氧树脂 含氟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劲冬 黄洪 陈焕钦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0-43,45,共5页
以分子链一端为巯基的聚乙烯醇(PVA-SH)为保护胶体,合成了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在微碱性乳液聚合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异丙氧基硅烷质量分数高达11.2%的硅丙聚合物。在水解性能十分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 以分子链一端为巯基的聚乙烯醇(PVA-SH)为保护胶体,合成了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在微碱性乳液聚合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异丙氧基硅烷质量分数高达11.2%的硅丙聚合物。在水解性能十分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成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pH值到微酸性,催化硅氧烷基团的水解反应,提高聚合物膜的交联速率和密度。PVA-SH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P(MMA-BA)共聚物乳液能够经受24 000 r/min(约62 m/s)的高速剪切作用而保持粒径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烷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空间稳定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嵌段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自分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葛攀峰 任强 +3 位作者 卞建华 方建波 邓健 李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利用引发剂连续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ICAR-ATRP)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可控的含有含氟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两嵌段丙烯酸酯聚合物,即聚(甲基丙烯酸丁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 利用引发剂连续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ICAR-ATRP)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可控的含有含氟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两嵌段丙烯酸酯聚合物,即聚(甲基丙烯酸丁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BMA-co-GMA)-b-PDFHMA,BGF]。将嵌段聚合物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自分层涂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SEM-EDS)测试表明,当两嵌段聚合物中P(BMA)-co-GMA与PDFHM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300和2 300、GMA结构单元相对分子质量占总相对分子质量的20%,且BGF用量为10%时,漆膜固化过程中含氟嵌段聚合物可以部分迁移到漆膜表面,共混漆膜氟元素自迁移效果较好,表层氟含量达到20%以上,且增加含氟树脂中GMA含量时漆膜氟元素迁移效果下降;耐紫外老化性测试结果表明,含氟树脂的加入使得漆膜的光泽保持率更好,耐黄变性变化不大;水接触角和耐盐雾性测试结果表明,相对纯环氧树脂,加入10%含氟嵌段聚合物使漆膜的水接触角均提高到了100°以上,自分层漆膜的耐盐雾性都有一定提高,可以有效防止漆膜的起泡。嵌段聚合物的加入量低于4%时,对漆膜的基本力学性能没有影响,但光泽有一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含氟丙烯酸酯 嵌段聚合物 环氧树脂 自分层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聚硅氧烷改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月文 刘伟区 +1 位作者 罗广建 寇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23-126,共4页
制备了低毒性溶剂型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共聚物,通过测量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IR光谱、DSC和TGA等测试,探讨了含硅丙烯酸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种类和用量及其共聚工艺及... 制备了低毒性溶剂型硅烷偶联剂改性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共聚物,通过测量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IR光谱、DSC和TGA等测试,探讨了含硅丙烯酸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种类和用量及其共聚工艺及羟基硅油共混改性对共聚物表面憎水性能、强度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延时后滴加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工艺和使用催化交联剂可使的共聚物膜表面的憎水性能和强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含氟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UV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游 张力 +2 位作者 刘金玲 李冠荣 吴业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3,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可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利用FT-IR、PCS、TG、TG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以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可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利用FT-IR、PCS、TG、TG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PCS分析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含量达到6%时,乳液可以获得良好的粒径分布及稳定性。TG和DTG分析结果表明:氟改性的丙烯酸酯树脂的热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含氟丙烯酸酯 水性 UV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含硅、氟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月文 刘伟区 +1 位作者 寇勇 罗广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基)硅烷W D、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通过IR、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和DSC等手段研究了共聚工艺、含...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基)硅烷W D、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通过IR、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和DSC等手段研究了共聚工艺、含氟单体、硅烷单体及催化交联剂对共聚物膜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延迟滴加有机硅单体尤其是W D和含氟单体可使低用量硅氟单体下的共聚物膜表面憎水性大大增强;催化交联剂可使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从31.21℃提高到53.12℃,膜的铅笔硬度达到4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基)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防水防油性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辛华 李小瑞 沈一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4-478,共5页
以自乳化自交联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PU)为种子乳液进行含氟丙烯酸酯(F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等乙烯基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合,制得阳离子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表面自由能计算、... 以自乳化自交联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PU)为种子乳液进行含氟丙烯酸酯(F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等乙烯基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合,制得阳离子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表面自由能计算、粒径及粒径分布测试及透射电镜测试对聚合物乳液及其膜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FA)达到20%左右,FPUA才兼具良好防水防油性;水和二碘甲烷在FPUA(w(FA)=20%)乳胶膜上所成接触角分别为110和86°;计算得30℃时FPUA(w(FA)=20%)乳胶膜表面自由能为14.64mJ/m2,比改性前PU膜表面自由能下降78.65%;120℃热处理后FPUA(w(FA)=20%)表面自由能可进一步降低17.69%;FPUA乳液粒径较PU明显增大且分布变宽;推测FPUA复合粒子既有胶束成核又有水相成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氨酯 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 防水防油性 表面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复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一丁 辛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溶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在使用中会产生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乳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开发和应用,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通过乳液聚合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其他烯类单体共聚,以及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和其他乳液通过共混... 溶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在使用中会产生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乳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开发和应用,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通过乳液聚合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其他烯类单体共聚,以及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和其他乳液通过共混和偶联进行复配。本文对这2 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含氟 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 配研 制备 丙烯酸酯单体 环境污染 单体共聚 乳液聚合 溶液型 乳液型 烯类 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AFSN及其与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共聚物PAMF的合成与共聚物水溶液粘度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云芳 孔瑛 +2 位作者 杨金荣 辛伟 冯志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35,342,共4页
将杜邦公司的商品氟表面活性剂ZonylFSN(含全氟烷基的脂肪醇)与丙烯酰氯(AC)等在低温下反应,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AFSN,按产物收率和纯度确定最佳摩尔比FSN∶AC=1∶1 05,最佳反应时间为11~12小时。用IR谱表征了AFSN的结构。将AFSN、AM、A... 将杜邦公司的商品氟表面活性剂ZonylFSN(含全氟烷基的脂肪醇)与丙烯酰氯(AC)等在低温下反应,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AFSN,按产物收率和纯度确定最佳摩尔比FSN∶AC=1∶1 05,最佳反应时间为11~12小时。用IR谱表征了AFSN的结构。将AFSN、AM、AA在水溶液中共聚,得到了含氟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PAMF 3和PAMF 5(混合单体总质量中AFSN分别占0 3%和0 5%)。PAMF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增粘性、抗盐性和耐温性远高于超高分子量HPAM。室温下浓度为1 5g/L的HPAM、PAMF 5、PAMF 3水溶液不含盐时粘度分别为520、690、530mPa·s,NaCl浓度为15g/L时粘度分别为41、410、325mPa·s,粘度下降率分别为92%、40%、38%。1 5g/LPAMF 3水溶液在90℃时保有的粘度高达300mPa·s,而1 5g/LHPAM水溶液在90℃时粘度为14mPa·s。PAMF共聚物可望用作耐温抗盐的驱油聚合物。图5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水溶液 共聚物 丙烯酰胺 粘度性能 合成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氟表面活性剂 最佳反应时间 HPAM NaCl浓度 超高分子量 驱油聚合物 杜邦公司 丙烯酰氯 全氟烷基 产物收率 混合单体 耐温抗盐 FSN 脂肪醇 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拒油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钱海洪 杜金梅 +2 位作者 傅佳佳 王文聪 王鸿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8,共7页
以含氟丙烯酸酯(C_4F)、丙烯酸十八酯(S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短链含氟共聚物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各聚合单体参与了聚合反应,且反应完全;X射线电子能谱显示聚合物乳胶... 以含氟丙烯酸酯(C_4F)、丙烯酸十八酯(S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短链含氟共聚物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各聚合单体参与了聚合反应,且反应完全;X射线电子能谱显示聚合物乳胶膜表面存在C、O、F元素;热重分析和粒径分布说明制备的乳液固含量高,稳定性良好。探讨了阳离子-非离子乳化剂的配比、含氟单体用量、聚合温度对乳液稳定性、棉织物拒水拒油效果影响。结果显示,当阳离子与非离子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4时乳液具有最佳稳定性,C4F与SA摩尔比为2∶1时,织物达到最优拒水拒油性能,其θ_(water)=157°,θ_(olive oil)=148°,θ_(hexadecane)=128°。经30次洗涤后,织物仍有较好的拒水拒油效果,说明GMA的加入可提高其耐水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 短氟碳链 细乳液聚合 棉织物 拒水拒油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氟碳侧链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与表面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庆华 王琼燕 +1 位作者 詹晓力 陈丰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1-2395,共5页
合成出了可赋予织物表面良好拒水拒油性能的环保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以自制的丙烯酸(N-甲基全氟丁烷磺酰胺基)乙酯(C4SA)和丙烯酸十八酯(SA)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环境友好型的含氟丙烯酸酯均聚物和共聚物乳液.分别采... 合成出了可赋予织物表面良好拒水拒油性能的环保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以自制的丙烯酸(N-甲基全氟丁烷磺酰胺基)乙酯(C4SA)和丙烯酸十八酯(SA)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环境友好型的含氟丙烯酸酯均聚物和共聚物乳液.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结构和热性能;测定了均聚物和共聚物膜的静态、动态接触角,以及表面自由能;并根据AATCC的标准测试了共聚物乳液所能赋予织物表面的拒水拒油等级.结果表明:均聚物和共聚物膜表面均具有稳定的低表面张力,可赋予织物表面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同时不会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拒水拒油 含氟聚合物 低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全氟己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宁 冯泽峰 +2 位作者 谭业邦 袁培林 王明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5,37,共4页
分别将几种含氟单体(FA)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酸乙酯(EA)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通过IR、DSC、GPC、TGA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其涂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全氟己基侧链的引入能有效提高涂膜的拒水能力和耐高温性能;芳香环的引... 分别将几种含氟单体(FA)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酸乙酯(EA)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通过IR、DSC、GPC、TGA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其涂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全氟己基侧链的引入能有效提高涂膜的拒水能力和耐高温性能;芳香环的引入提高了涂膜的硬度及耐高温性能。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镜(OXFORD EDX)对聚合物薄膜截面的氟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显示退火工艺有助于含氟基团更好的向涂膜表面迁移,氟元素沿膜截面呈梯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 拒水能力 耐高温 退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贾正锋 周静芳 +2 位作者 张治军 孙蓉 党鸿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以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N 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 (MPSAEA)、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共聚 ,利用原位复合技术引入纳米SiO2 微粒 ,制备了均匀透明的SiO2 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材料。用红外光谱 (FT IR)表... 以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N 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 (MPSAEA)、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共聚 ,利用原位复合技术引入纳米SiO2 微粒 ,制备了均匀透明的SiO2 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材料。用红外光谱 (FT IR)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将聚合物用做涂层材料 ,用扫描电镜 (SEM )、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定仪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表征和测定了涂层的形貌、涂层与水的接触角和涂层的透光率。结果表明 :纳米复合聚合物可在玻片表面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 ,其厚度约 1μm ,纳米SiO2 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涂层的疏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含氟聚合物 丙烯酸酯 涂层性能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