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丙烯酸酯改性制备铝颜料及其漂浮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佘娜 王智鑫 +5 位作者 董前年 陈国庆 曹明 夏茹 陈鹏 钱家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通过两步法制备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制备铝颜料.首先,以丙烯酸硅烷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协同水解,在铝颜料表面形成双键功能化二氧化硅包覆层;接着通过原位聚合再形成一层含氟包覆层,得到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铝颜料.利用FTI... 通过两步法制备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制备铝颜料.首先,以丙烯酸硅烷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协同水解,在铝颜料表面形成双键功能化二氧化硅包覆层;接着通过原位聚合再形成一层含氟包覆层,得到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铝颜料.利用FTIR、TG、XPS、接触角测试、光泽度测试、耐酸碱腐蚀性能测试、漂浮性能测试等一系列分析手段对改性后的铝颜料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与未改性铝颜料相比,改性后的铝颜料在古马隆树脂和乙二醇丁醚中的漂浮力、对水面的遮盖力和耐酸碱性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颜料 漂浮 含氟丙烯酸酯 表面改性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苑 刘伟区 闫振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0,共6页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光谱对聚合物乳液分子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有机氟质量分数为12%的聚合物乳液涂膜综合性能最佳,较不含有机硅氟的聚合物乳液涂膜,其水表面接触角由77.5°增加到96°,24 h吸水率由5.3%下降到2.3%,耐水性大大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由8.53℃下降到-2.74℃,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有所提高;同时乳液涂膜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77~92℃,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说明此方法合成的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可作为一类具有优良疏水性及低表面能的功能材料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聚硅氧烷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乳液 高硅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涂料中3种含氟烷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含量
3
作者 李支薇 张兰兰 +2 位作者 李勇 钟琳 秦宇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5-1279,共5页
取2.000 g涂料样品,加入15 mL乙腈,涡旋30 s,于30℃超声萃取40 min。冷却至室温,用乙腈定容至20 mL。分取1 mL,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ZORBAX SB-Aq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3种含氟烷基... 取2.000 g涂料样品,加入15 mL乙腈,涡旋30 s,于30℃超声萃取40 min。冷却至室温,用乙腈定容至20 mL。分取1 mL,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ZORBAX SB-Aq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3种含氟烷基丙烯酸酯化合物(FTAs)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8∶2 FTA)、全氟癸基乙基丙烯酸酯(10∶2 FTA)和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6∶2FTA),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3种FTAs的质量浓度在0.2~5.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7~0.34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3.5%~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0%~4.7%。方法用于10款涂料样品的分析,在2款样品中检出了8∶2 FTA,检出量分别为226.7 mg·kg^(-1)和4.1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烷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为芯材的微胶囊制备及自修复性能
4
作者 辛华 彭琪 +3 位作者 李阳帆 张岩 陈悦 李新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06-5413,共8页
首先自制了含氟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TFXPUA)大单体,然后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TFXPU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HMPP)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的含氟聚氨酯微胶囊(MTFXPUA),再将其添加到水性聚氨酯中... 首先自制了含氟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TFXPUA)大单体,然后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TFXPU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HMPP)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的含氟聚氨酯微胶囊(MTFXPUA),再将其添加到水性聚氨酯中制备自修复涂膜及涂层。通过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粒度分析(PSA)、接触角测试、拉伸试验、耐盐水浸泡实验以及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了TFXPUA以及MTFXPUA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自修复及力学等性能。结果表明:含氟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TFXPUA)大单体成功制备,其数均分子量为14275。基于TFXPUA为芯材制得的含氟聚氨酯微胶囊(MTFXPUA)平均粒度为24.05μm,SEM结果表明MTFXPUA微胶囊在聚氨酯涂层中对微裂纹进行了良好自修复,随着TFXPUA中四氟对苯二甲醇(TFB)用量增加,MTFXPUA的修复处接触角、拉伸强度、在低频处阻抗值、Nyquist曲线半径呈现增大的趋势;当TFB用量超过6%时,增加趋势变缓。TFB用量为6%时,修复处的接触角可达96.80°,修复后涂膜拉伸强度由17.94MPa增加到25.21MPa,基于含氟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TFXPUA)大单体制备的微胶囊对聚氨酯涂层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实现了对修复后材料的二次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 大单体 微胶囊 自修复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乳型自消光丙烯酸酯共聚物涂层的制备
5
作者 王娟 马鑫磊 +2 位作者 夏宇正 陈晓农 石淑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8-1856,共9页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选择同时带长亲水链段和长疏水链段的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25甲基丙烯酸酯(BEM)为功能单体,连同BEM混合液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MAA)通过乳液共聚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选择同时带长亲水链段和长疏水链段的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25甲基丙烯酸酯(BEM)为功能单体,连同BEM混合液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MAA)通过乳液共聚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以此乳液制备了涂层。在BEM用量为15.0%(以3种主单体St、BA和MMA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条件下,考察了3种乳化剂复配比例、缓冲剂(Na HCO_(3))加入方式对聚合稳定性、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在固定乳化剂复配比例、Na HCO_(3)全部随引发剂溶液同时加入的条件下,考察了BEM用量(0、5.0%、10.0%、15.0%、20.0%)对涂层光泽度和透光率的影响。采用FTIR、SEM、AFM表征了涂层的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利用乳化剂与功能单体BEM长烷基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通过复配乳化剂及随引发剂共同滴加缓冲剂Na HCO_(3)的方式,可提高聚合稳定性(絮凝率为0.38%)和单体转化率(≥98%)。利用长链烷基自迁移构建粗糙表面可提高涂层自消光性能,在BEM用量为20.0%时可保持高透光率(≥89%)和低光泽度(35.4%),实现了涂层消光性能和透光性能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消光 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25甲基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光泽度 透光率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振猛 李志文 +1 位作者 杨硕 陈栋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合成简便和性能易调等优点,所得涂膜表面能低、耐污性能好、化学稳定性优异,因而在水性氟碳涂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组成对乳液和涂膜性能影响很大。该文分类总结了含氟核心... 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合成简便和性能易调等优点,所得涂膜表面能低、耐污性能好、化学稳定性优异,因而在水性氟碳涂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组成对乳液和涂膜性能影响很大。该文分类总结了含氟核心单体包括含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氟杂原子(甲基)丙烯酸酯、含氟芳香(甲基)丙烯酸酯、含氟(甲基)丙烯酰胺和含氟磺酰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结构与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关系,然后对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乳液的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最后简要介绍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并对乳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 涂料 (甲基)丙烯酸氟酯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2
7
作者 林义 余自力 徐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6,共4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乳化剂)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制备了甲基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OFPM 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三元共聚乳液。通过FT-IR、1H-NM 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乳化剂)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制备了甲基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OFPM 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三元共聚乳液。通过FT-IR、1H-NM 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溶剂性进行了研究,用接触角法研究了共聚物膜表面的性质。结果表明,加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共聚合反应时,所得共聚物膜的表面自由能与无氟共聚物膜比较有显著的降低,当含氟单体的加入量达到质量分数为20%时,所得膜的表面自由能降低到25.12 m J/m2。对该含氟膜进行退火处理后,其表面自由能进一步降低到23.52 m 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1 1 5-三氢全氟戊酯 含氟丙烯酸酯 乳液共聚 甲基丙烯酸酯 表面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4
8
作者 唐敏锋 范晓东 +1 位作者 刘涛 刘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三阶段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制得了以BA(丙烯酸丁酯)-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核,BA-MMA-TFE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共聚物为壳的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对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的变化,特别是乳胶粒子的增长及分布的演变进... 采用三阶段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制得了以BA(丙烯酸丁酯)-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核,BA-MMA-TFE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共聚物为壳的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对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的变化,特别是乳胶粒子的增长及分布的演变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证实了乳胶粒子核壳结构的形成。乳液聚合物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相同含氟单体用量的常规乳液相比,含氟聚合物富集于壳层的核壳形态有利于含氟结构单元在聚合物膜表面的分布,使用少量的含氟单体即可显著降低聚合物膜的表面能,提高其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形态 乳液聚合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三嵌段共聚物水基分散体的合成及膜结构 被引量:36
9
作者 陈建兵 王武生 +2 位作者 王宇 曾俊 王爱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采用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分子量为6 000左右含有1个端羟基的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与端异氰酸酯基亲水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反应获得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聚含氟丙烯酸酯A-B-... 采用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分子量为6 000左右含有1个端羟基的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与端异氰酸酯基亲水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反应获得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聚含氟丙烯酸酯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将此共聚物分散在水中获得含氟嵌段共聚物水基分散体。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三嵌段共聚物分散体具有核壳结构;其干燥膜结构中含氟丙烯酸酯链段形成微区分布在聚氨酯连续相中;采用ATR和XPS分析技术及表面接触角研究表明,在膜材料表面形成了主要由含氟丙烯酸酯链段组成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表面结构 核壳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UV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游 张力 +2 位作者 刘金玲 李冠荣 吴业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3,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可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利用FT-IR、PCS、TG、TG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以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可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利用FT-IR、PCS、TG、TG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PCS分析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含量达到6%时,乳液可以获得良好的粒径分布及稳定性。TG和DTG分析结果表明:氟改性的丙烯酸酯树脂的热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含氟丙烯酸酯 水性 UV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与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沛智 陈艳军 严斌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1-14,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 ,以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半连续滴加法制备了共聚物乳液。讨论了含氟丙烯酸酯用量、交联剂用量、乳化剂体系对共聚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红外光谱和共聚物中氟元素的定量分析... 以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 ,以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半连续滴加法制备了共聚物乳液。讨论了含氟丙烯酸酯用量、交联剂用量、乳化剂体系对共聚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红外光谱和共聚物中氟元素的定量分析证明共聚反应发生 ,并对乳胶膜的吸水性及耐溶剂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 丙烯酸酯 共聚物乳液 制备 含氟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8
12
作者 盛艳 李慧 +3 位作者 李珍 韩炜 钱军 韩哲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作为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在乳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通过激光粒度分析、FT-IR、DSC、TGA、表面性能测试、力学...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作为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在乳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通过激光粒度分析、FT-IR、DSC、TGA、表面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乳液及其乳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检测,另外,还着重探讨了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的含量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材料具有预期结构,并且表面能及吸水率低,力学性能优异。氟单体的引入使乳胶膜的表面能大大降低,而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微相分离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皮革防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爽 安秋凤 +2 位作者 许伟 袁俊敏 亢玲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8-140,共3页
以阴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全氟壬氧基苯磺酸钠F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复配物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LMA)/丙烯酸羟乙酯(HEAA)(按质量比FA... 以阴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全氟壬氧基苯磺酸钠F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复配物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LMA)/丙烯酸羟乙酯(HEAA)(按质量比FA∶LMA∶HEAA=80∶16.5∶3.5)三元无规共聚乳液(FLHA),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FLHA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乳化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的5%,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的2%时,单体转化率最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FLHA)物化性能稳定。将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整理,可使蓝湿革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39.6°,赋予其良好的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防水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含硅、氟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月文 刘伟区 +1 位作者 寇勇 罗广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基)硅烷W D、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通过IR、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和DSC等手段研究了共聚工艺、含...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基)硅烷W D、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通过IR、水接触角、吸水率、铅笔硬度和DSC等手段研究了共聚工艺、含氟单体、硅烷单体及催化交联剂对共聚物膜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延迟滴加有机硅单体尤其是W D和含氟单体可使低用量硅氟单体下的共聚物膜表面憎水性大大增强;催化交联剂可使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从31.21℃提高到53.12℃,膜的铅笔硬度达到4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基)硅烷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明月 陈广美 +2 位作者 张晓亮 吴立霞 黄毅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1-1045,1074,共6页
以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为反应型高分子,全氟丁基磺酸钾为含氟乳化剂,实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和聚氨酯的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FPU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以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为反应型高分子,全氟丁基磺酸钾为含氟乳化剂,实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和聚氨酯的共聚,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FPU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聚物组成、乳胶粒的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表面接触角、拉伸实验和热重分析等分别研究了FPUA胶膜的表面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含氟乳化剂和氟单体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0.15%和20%时,乳液稳定性好,聚合物胶膜表面能由45.6mN/m下降至22.5 mN/m,表现出良好的疏水疏油性,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由348℃提高至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耐水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路建美 朱秀林 +2 位作者 鲁新宇 余俊 朱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51,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质量的11.8倍的煤油、1...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质量的11.8倍的煤油、14.7倍的苯、6.5倍的泵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性树脂 丙烯酸酯 共聚 甲基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单良 李战雄 +3 位作者 臧雄 蔡露 许燕 吴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以聚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核,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丙烯酰氧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TEAC-6)共聚物为壳,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 以聚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核,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丙烯酰氧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TEAC-6)共聚物为壳,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及接触角(CA)研究了核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以及不同含氟量与交联剂用量对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和织物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单体与有机硅交联剂参与了共聚合,所合成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为76 nm左右。当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的氟含量为6.7%,交联剂用量为3%时,用于织物整理效果最佳,整理棉织物的拒水评分达到80,拒油达5级,水接触角为138.2°。共聚时有机硅交联剂的加入使整理织物拒水拒油和耐热性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含氟丙烯酸酯 共聚物乳液 拒水拒油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俊 陈庆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8,共5页
含氟聚丙烯酸酯除具备丙烯酸酯聚合物本身的成膜性好、网络结构疏松特点外,还表现出了氟聚合物的特点,有较低的表面能,疏水、疏油、耐腐蚀、耐热、抗氧化性等性能。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与防水防油作用机理... 含氟聚丙烯酸酯除具备丙烯酸酯聚合物本身的成膜性好、网络结构疏松特点外,还表现出了氟聚合物的特点,有较低的表面能,疏水、疏油、耐腐蚀、耐热、抗氧化性等性能。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与防水防油作用机理相应的结构特点,同时概括介绍了含氟丙烯酸酯中的碳原子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常用的性能表征方法及应用研究作了简要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结构 制备 表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刚辉 李小瑞 沈一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96,共5页
为了得到低表面自由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胶膜,以2,2,3,4,4,4-六氟丁醇甲基丙烯酸酯(F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在交联聚氨酯溶液(PU)中通过溶液聚合相转化法制得阳离子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FPUA).通过FT-IR、TE... 为了得到低表面自由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胶膜,以2,2,3,4,4,4-六氟丁醇甲基丙烯酸酯(F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在交联聚氨酯溶液(PU)中通过溶液聚合相转化法制得阳离子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FPUA).通过FT-IR、TEM、粒径分析及接触角测试对聚合物结构、乳胶粒径及形态、乳胶膜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含氟丙烯酸酯的引入使聚氨酯-丙烯酸酯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降低50%以上,常温固化的FPUA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小于0·0172J·m-2;该复合乳液的粒子形态呈球形,粒径约为2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阳离子聚氨酯 表面自由能 粒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疏水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正军 丁克毅 +1 位作者 林芳 张廷有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48,50,共4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含氟乳化剂(AEO/SDS/FSA)为复合乳化剂体系,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A)、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原料合成了稳定的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PFA)。考察了FSA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含氟乳化剂(AEO/SDS/FSA)为复合乳化剂体系,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A)、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原料合成了稳定的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PFA)。考察了FSA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FMA用量和FSA用量等因素对PFA疏水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接触角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