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夹矸厚煤层地面定向钻预注浆围岩改性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贤 孟祥瑞 +3 位作者 程详 赵光明 顾清恒 纪宝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4-69,共6页
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掘进期间施工难,工序复杂等问题,以淮北矿业信湖煤矿818里机巷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利用地面定向钻预注浆技术对巷道围岩进行掘前治理的方案,运用FLAC^(3D)软件模拟了注浆前、后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特征,并在现场... 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掘进期间施工难,工序复杂等问题,以淮北矿业信湖煤矿818里机巷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利用地面定向钻预注浆技术对巷道围岩进行掘前治理的方案,运用FLAC^(3D)软件模拟了注浆前、后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特征,并在现场注浆试验后,通过钻孔窥视的手段,观察了浆液在围岩中的扩散情况;结合巷道的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确定了夹矸顶板巷道的支护形式,并对注浆区域与非注浆区域进行长期持续性的矿压监测。结果显示:同一支护形式下,治理区域相较于非治理区域,两帮移近量和顶板下沉量分别降低了31.82%、36.77%,证明了地面定向钻预注浆围岩改性技术,对加强围岩自承载性能,提高巷道稳定性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夹矸厚煤层 地面定向钻 预注浆 围岩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滩煤矿含夹矸厚煤层综放开采实践
2
作者 张迎弟 张恩瑞 李伟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24,30,共4页
通过43上02工作面现场支架受载测试和矿压显现特征的观测、分析,以及通过夹矸厚度变化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观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成功地回收了该工作面3上A煤,消除了不安全隐患,提高了资源采出率,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通过43上02工作面现场支架受载测试和矿压显现特征的观测、分析,以及通过夹矸厚度变化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观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成功地回收了该工作面3上A煤,消除了不安全隐患,提高了资源采出率,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类似条件下的回采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夹矸厚煤层 综放开采 采煤 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夹矸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托夹矸回采工艺优化
3
作者 吴小斌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3年第7期29-31,56,共4页
以官地矿18502含夹矸厚煤层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跟直接顶回采时存在的回采效率低、丢煤多、煤质差、矸石量大等问题,按照“分层分段、先托后放”的调整策略及正规循环作业顶板控制思路,提出托夹矸回采工艺优化技术。实施该技术后,煤... 以官地矿18502含夹矸厚煤层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跟直接顶回采时存在的回采效率低、丢煤多、煤质差、矸石量大等问题,按照“分层分段、先托后放”的调整策略及正规循环作业顶板控制思路,提出托夹矸回采工艺优化技术。实施该技术后,煤质灰分降低了3.4%,含矸率降低了5.7%,硫分降低了20%,该工作面多回收原煤22万t,达到了安全、环保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夹矸厚煤层 回采工艺 顶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含夹矸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出率的途径
4
作者 贾永军 赵富 《山东煤炭科技》 2002年第2期6-8,共3页
该文针对东滩矿主采 3煤层含有夹矸的特点 ,分析了综放开采的煤炭损失 ,提出了提高综采放顶煤采出率的措施。
关键词 含夹矸厚煤层 综采放顶煤 采出率 采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层夹矸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樊中恩 李博洋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2年第7期36-40,共5页
以铺龙湾煤业5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结合COMSOL数值模拟方法,对含夹矸厚煤层开采过程中顶煤变形破坏机理、开采后煤岩层应力、塑性变形情况及位移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含多层夹矸厚煤层进行开采后,煤层上覆煤岩层或夹矸... 以铺龙湾煤业5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结合COMSOL数值模拟方法,对含夹矸厚煤层开采过程中顶煤变形破坏机理、开采后煤岩层应力、塑性变形情况及位移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含多层夹矸厚煤层进行开采后,煤层上覆煤岩层或夹矸层失去支撑作用,上覆煤岩层的变形破坏不断向上传递,一段时间后,放顶煤采动区域内应力重新分布;采动范围对含夹矸煤层变形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开采15 m后,含夹矸煤层开始出现塑性变形区,夹矸层向下产生凸起,变形范围约为7 m,开挖到25 m时,煤、夹矸层塑性变形区充分变形,变形范围增大到12 m左右,表现为开挖距离越大,塑性变形范围越大,垮落程度越大;开采距离越大,产生的位移量越大,工作面开挖5 m时,上覆岩层向下产生位移约0.25 m,当开挖到25 m时,上覆岩层产生位移约4.1 m,煤层采动后产生位移区域总体呈“V”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夹矸厚煤层 放顶煤开采 楔形破坏区 顶煤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含夹矸顶煤综放覆岩移动规律试验研究
6
作者 张磊 王蒙 +2 位作者 任玉琦 王佳源 易蔚勋 《中国矿业》 2025年第3期125-133,共9页
针对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时,夹矸分布不均、顶煤夹矸强度较大等引起的顶煤冒放块度大、顶煤冒放性差的问题,以大同矿区塔山矿8230工作面3-5#特厚煤层赋存条件作为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特厚煤层含夹矸顶煤综放开采... 针对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时,夹矸分布不均、顶煤夹矸强度较大等引起的顶煤冒放块度大、顶煤冒放性差的问题,以大同矿区塔山矿8230工作面3-5#特厚煤层赋存条件作为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特厚煤层含夹矸顶煤综放开采夹矸与顶板破断对覆岩移动规律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综放工作面推进至64m与92m时,直接顶与基本顶依次发生初次来压;直接顶与基本顶初次来压时的支承压力峰值分别达到940.51MPa和1027.86MPa,来压结束后,支承压力瞬间下降至最低点,分别为626.81MPa和702.96MPa。同时,含夹矸顶煤在放煤期间,由于夹矸强度较大易形成“短悬臂梁”结构,会发生与直接顶或基本顶相类似的周期破断从而带动直接顶与基本顶的同步破断,造成局部来压显现剧烈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作面的开采安全与生产效率。顶煤夹矸形成的“短悬臂梁”结构的周期性破断,导致直接顶、基本顶形成的“悬臂梁”结构的长度依次增加,造成直接顶、基本顶周期同步来压。此外,顶煤夹矸越靠近顶煤且夹矸层越厚越容易产生“短悬臂梁”结构,“短悬臂梁”极限破断长度与岩性、夹矸层厚度成正比,与“短悬臂梁”结构上部煤层煤厚成反比。研究结果为与塔山矿类似的煤层赋存条件的矿井,以及其他煤层赋存条件的矿区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综放开采 相似模拟实验 顶煤运移规律 短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