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壳质酶蛋白-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及ASPECTS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王冀伟 李辉 +4 位作者 刘建峰 徐丽峰 毕红玲 谢雄伟 田洋洋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180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介入取栓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41例)与存活组(13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介入取栓前YKL-40、Caspase-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探讨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预测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及梗死灶面积大于存活组,ASPECTS低于存活组(均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141.37±12.40)μg/L vs.(115.05±11.40)μg/L]、Caspase-1水平([13.05±1.15)ng/L v s.(8.61±0.64)n g/L]均高于存活组(均P<0.001)。C 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灶面积大(HR 1.011,95%CI 1.001~1.022)、YKL-40水平高(HR 1.033,95%CI 1.001~1.066)、Caspase-1水平高(HR 1.576,95%CI 1.264~1.966)均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高(HR 0.887,95%CI 0.794~0.991)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联合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效能(AUC 0.940,95%CI 0.890~0.990)优于上述3项指标单独预测[AUC分别为0.869(95%CI 0.806~0.933)、0.897(95%CI 0.828~0.966)、0.724(95%CI 0.642~0.806)]。结论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均与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 甲壳质酶蛋白-40 蛋白水解酶-1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大鼠皮肤丝聚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一梅 艾儒棣 +1 位作者 钟振东 朱晓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4是参与皮肤屏障的重要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表皮细胞的分化及皮肤屏障的形成^([1-3])。它们在分子调节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皮肤损伤及某些屏障受损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马齿苋是马齿苋科植物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皮炎 接触性 皮肤屏障系统 特异性蛋白-14 丝象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活化在胆红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洁 李梦文 +2 位作者 韦倩 李胜君 华子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96-1802,共7页
目的明确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活化是否参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VX-765抑制caspase1活化是否能抑制胆红素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caspase-1蛋白的表达,EL... 目的明确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活化是否参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VX-765抑制caspase1活化是否能抑制胆红素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caspase-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中GFAP蛋白的表达;VX-765干预后动态观察各组新生鼠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记录新生鼠体质量变化,评估生活能力。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星型胶质细胞分为胆红素组、VX-765组、对照组:改良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IL-1β的水平。结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建模后12 h,胆红素组较对照组,脑组织中活化型caspase-1表达增加(P<0.05),IL-1β水平增高(P<0.01),脑组织切片皮层区星型胶质细胞活化(P<0.05)。与胆红素组相比,VX-765组新生鼠建模后异常神经系统表现减少(P<0.01),生活能力改善(P<0.05)。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星型胶质细胞,胆红素干预6h后,活化型caspase-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胆红素组相比,VX-765干预可抑制caspase-1活化(P<0.05),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减少培养液上清IL-1β的释放(P<0.01)。结论胆红素可诱导活化型caspase-1表达增加;VX-765抑制caspase-1活化可减轻胆红素神经毒性,提高原代培养星型胶质细胞存活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神经毒性 星型胶质细胞 蛋白-1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及脊髓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许明 张泓 +4 位作者 张健 刘继生 尹秀婷 艾坤 邓石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髓内细胞凋亡率及脊髓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从6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36只,按脊髓横断法制作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后,将符合要求的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髓内细胞凋亡率及脊髓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从6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36只,按脊髓横断法制作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后,将符合要求的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各12只,其余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12只;术后第19天取"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行电针干预,连续治疗7天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并用TUNEL法测定髓内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尿流动力学,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的膀胱基础压力、膀胱最大压力、漏尿点压力升高(P<0.05),膀胱最大容量及顺应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膀胱基础压力、膀胱最大压力、漏尿点压力均降低(P<0.05),膀胱最大容量及顺应性均升高(P<0.01);(2)髓内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的脊髓组织TUNEL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脊髓组织TUNEL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3)Caspase-3蛋白表达,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脊髓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脊髓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可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膀胱压力、最大容量及顺应性,降低受损脊髓组织的凋亡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脊髓组织中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骶上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 尿流动力学 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磷酸化蛋白激酶B及半胱氨酸天冬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晓东 李云 +2 位作者 刘惠萍 赵东 张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12只(模型成功率为75(,死亡后补充动物)约300g的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12只(模型成功率为75(,死亡后补充动物)约300g的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6)、缺血模型对照组(n=48)及治疗组(n=48)。治疗组于缺血前6h和2h各灌胃给予1次西洛他唑,以后每隔24h在相应时间点给药,其它各组灌胃给予等量二甲基亚砜。缺血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于缺血10min再灌注0h、1h、12h、24h、72h、7d后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p-Akt和再灌注后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后0h、1h,治疗组海马CA1区p-Akt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5)。缺血后24h、72h、7d,治疗组海马CA1区caspase-3平均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可以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水平,并可抑制再灌注后p-Akt水平的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B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组织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石磊 张兵 夏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37-740,746,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组(8髋);另取19例(19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对应部位骨松质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空骨陷窝计数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比色法检测股骨头组织Caspase-3活性。结果骨陷窝空虚百分率(F=45.43,P=0.000)、成骨细胞凋亡率(F=120.86,P=0.000)等凋亡指标均随ANFH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升高,ANFH早、中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q=18.899,P<0.05;q=6.398,P<0.05),但并不随着ANFH病变进展而增强,而呈现进行性下降;ANFH晚期组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Caspase-3活性无统计学差异(q=2.021,P>0.05)。Caspase-3活性与细胞凋亡率统计学相关性不显著(r=0.126,P=0.425)。结论在ANFH进展过程中,Caspase-3可能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分子;Caspase-3在ANFH进展中可能发挥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蛋白-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FK506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峰 陈安民 +3 位作者 郭风劲 祝成亮 陶凤华 赵东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38-2641,共4页
目的:观察FK506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应用FK506治疗组(n=30)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n=30),... 目的:观察FK506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应用FK506治疗组(n=30)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n=30),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同时以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治疗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存在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两者都于伤后24h达高峰,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P<0.05);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K506能抑制脊髓损伤后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继发性损害,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吞噬作用 蛋白-3 FK5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环杓后肌形态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贤 王茂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失神经支配环杓后肌形态学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为晚期喉神经修复选择时限提供参考。方法45例不同时间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损伤时间分为3组:3~6个月(18例)、7... 目的:探讨长期失神经支配环杓后肌形态学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为晚期喉神经修复选择时限提供参考。方法45例不同时间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损伤时间分为3组:3~6个月(18例)、7~12个月(15例)、13~24个月(12例);取行喉全切除术喉癌患者未受肿瘤侵犯侧的正常环杓后肌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12例),各组标本均通过 H E染色观察肌肉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观察环杓后肌Caspase-3表达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环杓后肌肌纤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肌细胞核内移、集中,呈串珠状排列。失神经各组Caspase-3在肌细胞核均有表达,3~6个月组表达量最高,其他各组逐渐下降,而对照组基本无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失神经3~6个月、7~12个月、13~24个月组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0±0.03、20.78±0.11、11.33±0.43、3.14±0.17,失神经3~6个月组为对照组的21倍,7~12个月组为对照组的11倍,13~24个月组为对照组的3倍。结论失神经支配1年内是喉肌凋亡较严重时期,以后凋亡速度减慢,喉神经修复应尽量在1年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3 失神经支配 环杓后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何纲 黄培新 刘茂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注射后2h开始,每日灌胃给予脑脉Ⅱ号口服液(8mL/d)或等容积蒸馏水直至处死。注射后6、12h,1、3、7d取脑,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荧光分光计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在注射6h后显著增加(P<0.01),3d达到高峰,持续增加至7d以后;模型组caspase-3活性值在注射6h后开始增加(P<0.01),1d后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持续增加至7d以后。注射后12h~7d各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和caspase-3活性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caspase-3活化可能是脑脉Ⅱ号口服液抗高血压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大鼠 特异性蛋白-3 细胞凋亡 脑脉Ⅱ号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caspase3的活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霁 王玉芳 +3 位作者 王树人 杨志梅 杜琳琳 朱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Hcy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以Hcy诱导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h后,通过检测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改变,DNAladder的形成确证细胞凋亡,并检测caspase3及其抑制蛋白c-IAP1/2mRNA及蛋白质水平,以及caspase3的活化...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Hcy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以Hcy诱导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h后,通过检测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改变,DNAladder的形成确证细胞凋亡,并检测caspase3及其抑制蛋白c-IAP1/2mRNA及蛋白质水平,以及caspase3的活化情况。结果:Hcy(0.3mmol/L)即可引起内皮细胞凋亡,随Hcy浓度升高caspase3酶原含量增加,活化增强;c-IAP2mRNA及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Hcy(0.3-3mmol/L)可增加细胞内caspase3酶原表达,通过活化caspase3信号途径诱导HUVEC凋亡。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抑制蛋白c-IAP-2表达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 细胞凋亡 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α酶切片段的产生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瑞 刘建民 +4 位作者 赵文元 黎莉 霍克克 许奕 黄清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8-320,i015,共4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中,对其已知底物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eIF2α)的作用。方法:制备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模型,记录模型发作行为及脑电图表现,以TUNEL法检测模型癫痫发作终止...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中,对其已知底物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eIF2α)的作用。方法:制备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模型,记录模型发作行为及脑电图表现,以TUNEL法检测模型癫痫发作终止后12、24、48、72和96h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同时以Westernblot法检测模型鼠海马eIF2α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癫痫发作后12h出现凋亡神经元,随时间延长,海马神经元凋亡数不断增加,72h达高峰;发作后24h海马神经元出现了Caspase3酶切eIF2α产生的片段,并逐渐变浓,至72h。结论:癫痫模型大鼠海马中Caspase3酶切eIF2α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时间一致,提示在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eIF2α被Caspase3酶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凋亡 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光化学损伤视网膜中c-Jun和caspase-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卡 糜漫天 +2 位作者 余小平 许红霞 陈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2-824,共3页
目的:从c-Jun以及caspase-1表达变化的角度探讨牛磺酸减轻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牛磺酸组,分别以标准饲料或添加4%牛磺酸饲料喂饲15d后接受0、1、3、6、9、12、24h的(3000±200)lx持续... 目的:从c-Jun以及caspase-1表达变化的角度探讨牛磺酸减轻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牛磺酸组,分别以标准饲料或添加4%牛磺酸饲料喂饲15d后接受0、1、3、6、9、12、24h的(3000±200)lx持续光照。RT-PCR法、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视网膜内c-Jun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1在视网膜中分布及表达变化。结果:光照后2组动物视网膜内c-Jun mRNA在3h表达开始增高,6h达到高峰,12h仍然有较高表达,但牛磺酸组6h、12h对应时点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内c-Jun蛋白在光照后6h开始增高,9h达到高峰,其后表达量仍然维持较高水平,牛磺酸组c-Jun蛋白表达相对量相应时点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发现caspase-1异常表达于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胞浆,光照9h阳性细胞数(14.5%±3.5%)显著高于牛磺酸组(6.8%±3.2%),P<0.05,随光照时间延长,caspase-1阳性细胞越密集,光照12h阳性细胞数达(32.4%±5.0%),而牛磺酸组(12.3%±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条件下,牛磺酸可能通过下调视网膜c-Jun和caspase-1表达,影响光感受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从而保护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 视网膜 光化学损伤 蛋白酶1 蛋白质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天冬酶家族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晓芳 张勇 朱宇旌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蛋白 CASPASE CASPASES 家族 细胞凋亡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熊果酸调控NLRP3/caspase-1轴在抗结核药物致人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窦增花 于国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究沙棘熊果酸调控NLRP3/caspase-1轴在抗结核药物致人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分正常组、模型组及沙棘熊果酸低、中、高浓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120μg/mL异烟肼和240μg/mL利福平联合处理构建抗结核药... 目的探究沙棘熊果酸调控NLRP3/caspase-1轴在抗结核药物致人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分正常组、模型组及沙棘熊果酸低、中、高浓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120μg/mL异烟肼和240μg/mL利福平联合处理构建抗结核药物致人肝细胞损伤模型,沙棘熊果酸低、中、高浓度组同时添加0.018、0.18、1.8μmol/L沙棘熊果酸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ELISA检测上清液中TNF-α、白IL-1β水平;SOD活性检测试剂盒、MDA检测试剂盒检测上清液中SOD、MD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NLRP3、pro-caspase-1、caspase-1(p10)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12、24、36 h)细胞存活率、上清液中SOD水平降低(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MDA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中NLRP3、pro-caspase-1、caspase-1(p10)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沙棘熊果酸低、中浓度组(24、36 h)、沙棘熊果酸高浓度组(12、24、36 h)细胞存活率,沙棘熊果酸低、中、高浓度组上清液中SOD水平升高(P<0.05);沙棘熊果酸低、中、高浓度组上清液中TNF-α、IL-1β、凋亡率、细胞中NLRP3蛋白水平,沙棘熊果酸中、高浓度组上清液中MDA,细胞中pro-caspase-1、caspase-1(p10)蛋白水平降低(P<0.05)。随着沙棘熊果酸浓度的升高,(12、24、36 h)细胞存活率、上清液中SOD水平逐渐升高(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MDA、凋亡率,细胞中NLRP3、pro-caspase-1、caspase-1(p10)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呈浓度依赖效应。结论沙棘熊果酸在抗结核药物致人肝细胞中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抑制细胞病变发生,从而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实现对肝细胞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熊果 肝细胞损伤 抗结核药物 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度酸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喜乐 林建江 +2 位作者 徐骁 谢海洋 郑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69-1774,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依托度酸(etodolac)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etodolac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依托度酸(etodolac)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etodolac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半胱氨酸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TransAMTMNF-κBp65/p50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etodolac(0.25、0.50、1.0、2.0mmol/L)作用SMMC7721细胞48h后,与对照组(0mmol/L)相比,出现明显凋亡峰(P<0.01vscontrol);高浓度etodolac处理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DNALadder,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0.25mmol/L)caspase-3活性未明显活化(P>0.05),NF-κB活性也未受明显抑制(P>0.05),随着etodolac浓度的增大(0.50、1.0、2.0mmol/L),caspase-3活性明显活化(P<0.05vscontrol);NF-κB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vscontrol)。经Pearson相关分析,caspase-3活性和NF-κB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919,P<0.01)。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etodol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结合活性,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活化cas-pase-3,从而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加氧酶-2 NF-ΚB 细胞凋亡 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caspase-8依赖的骨肉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晓波 高翔 +2 位作者 冯洁 师钟丽 杨迪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Z-LLL-CHO(MG132)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G132作用于骨肉瘤细胞MG-63,采用显微镜观察形态改变、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Z-LLL-CHO(MG132)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G132作用于骨肉瘤细胞MG-63,采用显微镜观察形态改变、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改变、RT-PCR检测基因转录、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G132能有效诱导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周期在G2-M期的停滞,并引起MG-63的凋亡,出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同时出现p27kip1蛋白的积累,caspase-8活化蛋白表达增加,Bax∶Bcl-2蛋白含量比例的增高,而对正常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MG132并未表现诱导其凋亡的活性。结论:MG132引起的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凋亡也许是与caspase-8、p27kip1和Bcl-2蛋白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 骨肉瘤 细胞凋亡 蛋白质p27^Kip1 蛋白酶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在心肌重构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晨 唐其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27-1329,共3页
炎性小体是在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刺激下细胞质中形成的蛋白复合物,其分子结构主要由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组成... 炎性小体是在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刺激下细胞质中形成的蛋白复合物,其分子结构主要由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组成。NLRP3炎性小体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种炎性小体,它可以在各种疾病中诱导无菌的炎性反应。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最早由Hoffman等在2001年发现,并提出其可能与先天免疫反应、凋亡和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死亡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兵兵 李世朋 +2 位作者 宋浩森 季敏 赵龙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2-420,共9页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肝脏IRI模型,随机分别予再灌注6 h(6 h组)与12 h(12 h组),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分析IRI对小鼠肝组织及血清...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肝脏IRI模型,随机分别予再灌注6 h(6 h组)与12 h(12 h组),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分析IRI对小鼠肝组织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分析小鼠肝脏IRI过程中PGAM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的表达情况。建立肝细胞IRI模型(IRI组),采用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预处理后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抑制剂组),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抑制Caspase-1活性对细胞焦亡的影响。采用脂质体3000将PGAM5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siRNA组)和siRNA阴性对照(siRNA-NC)(siRNA-NC组)转染至AML12细胞,再建立肝细胞IRI模型,将未处理的AML12细胞作为对照组,分析PGAM5调控细胞焦亡对肝细胞IRI的影响。结果 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中部分肝细胞水肿,肝窦区变窄,中央静脉充血,偶见点灶状坏死等,且12 h组较6 h组病变加重。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IL-1β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12 h组低于6 h组(P<0.01~0.05)。与Sham组小鼠比较,6 h组和12 h组小鼠肝组织PGAM5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12 h组高于6 h组(P<0.01~0.05);6 h组和12 h组肝组织PGAM5、Caspase-1蛋白表达增多。IRI组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裂解Caspase(cleaved Caspase)-1及Gasdermin D(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GSDMD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增强;抑制剂组NLRP3、cleaved Caspase-1及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较IRI组下降,GSDMD荧光强度较IRI组减弱(P<0.01~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NC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0.05);与siRNA-NC组比较,siRN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GAM5、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0.05)。结论 PGAM5可加重小鼠肝脏IRI,其机制可能为通过PGAM5/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焦亡,加速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甘油变位酶5(PGAM5) 蛋白酶(Caspase)-1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轴在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邵琦 王举 +2 位作者 于雪 刘婷 赵雅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4-1106,共3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严峻课题,衰老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导致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自噬和线粒体自噬能力下降[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严峻课题,衰老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导致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自噬和线粒体自噬能力下降[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多蛋白复合物,其活化可激活下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进而促使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分泌与成熟,可引发炎性细胞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诱导自噬和线粒体自噬减轻NLRP3炎症小体激活引起的炎性反应在衰老相关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自噬 心血管疾病 蛋白酶1 核苷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包强伟 曹云山 +5 位作者 王阿倩 吴善连 袁会军 王丽 孙琦 张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8-660,共3页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病因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免疫因素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病因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免疫因素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存在争议[2]。炎性小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可参与到固有免疫系统应答的过程当中。固有免疫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出生就具有的非特异性天然免疫防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Nod信号接头蛋白质类 心血管疾病 再灌注损伤 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