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精细化管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静 宋惠珠 +2 位作者 周晓 虞琳 马红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促进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简称“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处方前置审核及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借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MIND系统)开发自维护规则库,对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处方权限、病原学送检、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疗程等进... 目的促进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简称“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处方前置审核及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借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MIND系统)开发自维护规则库,对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处方权限、病原学送检、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疗程等进行精细化设置;统计管理前后药品的使用率、会诊率、疗程,以及抽样点评中医嘱合格率,评价精细化设置的效果。结果精细化管理后,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使用率由8.25%降至5.82%,会诊率由11.43%提高至77.40%,平均疗程缩短,抽样点评医嘱不合格率由38.33%降至4.76%,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疗程不适宜等问题均显著改善。结论对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信息化精细设置可促进前置审方工作的开展,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 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用药规则 精细化管理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2
作者 田淼梅 郭思维 +3 位作者 颜冰倩 蒋蓉 徐兵 李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卡尔加里生物膜装置测定所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卡尔加里生物膜装置测定所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低生物膜根除浓度(MBE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估亚MIC剂量下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阿维巴坦、氨曲南/阿维巴坦、美罗培南/法硼巴坦及亚胺培南/雷利巴坦抑制生物膜形成和根除成熟生物膜的效果;筛选出抗生物膜活性最佳的联合方案,采用硫酸苯酚法、细菌运动试验以及群体感应抑制试验初步探讨该联合方案的抗生物膜机制。结果所有抗菌药物的MBIC和MBEC均高于MIC,基于多黏菌素B的联合方案均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并根除成熟的生物膜,其中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抑制率和根除率最高,分别为67.99%~90.16%、58.26%~63.86%。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胞外多糖,抑制率为34.04%~61.10%,该组合还能减小细菌的泳动和蹭行运动直径。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单药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多黏菌素B联合后,抑制作用与单药效果一致。结论多黏菌素B和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可能是临床治疗多黏菌素B耐药菌株生物膜相关严重感染的潜在方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菌胞外多糖和运动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多黏菌素B 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雪婷 嵇金如 +5 位作者 应超群 刘志盈 王培培 陈云波 沈萍 肖永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4-531,共8页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哌拉西林/舒巴坦(PIS,2:1,4:1)和头孢哌酮/舒巴坦(CSL,2:1)对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上述抗菌药物对6319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哌拉西林/舒巴坦(PIS,2:1,4:1)和头孢哌酮/舒巴坦(CSL,2:1)对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上述抗菌药物对6319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大多数非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PIP的敏感率均高于50%[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菌属外]。TZP、PIS(2:1)和CSL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_(90)分别为128/4,64/32和64/32 mg·L^(-1),敏感率分别为75.9%,66.2%和72.1%。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4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敏感率均低于50%。对非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SL、PIS 2:1和4:1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_(90)分别为16/8、16/8和32/8 mg·L^(-1),敏感率分别为76.7%,83.6%和82.8%。对非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种抗菌药物均展现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敏感率均高于80%。结论4种复方制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突出抗菌活性,CSL和PIS(2:1)对非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PIS(2:1)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PIS(4:1),对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两者活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抑制复方制剂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