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宏程 李丹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6,共5页
汉语言的否定标记不包括作谓词成分的否定词。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是通过添加否定标记来实现的,操作的具体位置是句法的谓头敏感位置。这种句法处理方式符合与全句功能范畴相关的普遍语法原则。
关键词 汉语言 全句否定范畴 语法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疑问范畴与否定范畴间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诸允孟 洪波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3,共9页
传统研究认为,反问句形式上是疑问,实际上却表示否定,因此,疑问跟否定是相通的。但从命题条件、命题方式以及施事意图来看,反问句的本质属性是否定问句。否定问句的命题方式中必须包含否定疑问词语。否定问句的命题内容具有"互明&q... 传统研究认为,反问句形式上是疑问,实际上却表示否定,因此,疑问跟否定是相通的。但从命题条件、命题方式以及施事意图来看,反问句的本质属性是否定问句。否定问句的命题方式中必须包含否定疑问词语。否定问句的命题内容具有"互明"及"交互主观性"等特征。在交际中,当说话人想要实现"建议""劝说"以及"忠告"等施事意图时,否定问句则成为最恰当的命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范畴 否定范畴 否定疑问词语 交互主观性 施事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否定范畴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曲家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70-75,共6页
否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和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立科学的否定观,对于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否定 否定范畴 外在否定 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 部分否定 否定方式 辩证的否定 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诘类语气副词的否定功能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齐沪扬 丁婵婵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共11页
本文把“难道”、“岂”和“何X”看成是反诘类语气副词,考察这一类副词的语用功能。文章主要讨论与这类副词相关的三个问题:(1)反诘类语气副词与否定范畴,认为这类副词对反问句中深层语义结构上的“肯定-否定”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2... 本文把“难道”、“岂”和“何X”看成是反诘类语气副词,考察这一类副词的语用功能。文章主要讨论与这类副词相关的三个问题:(1)反诘类语气副词与否定范畴,认为这类副词对反问句中深层语义结构上的“肯定-否定”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2)反诘类语气副词与否定标记,认为在反问句中,肯定形式是无标记项,而否定形式则是有标记项;(3)反诘类语气副词与否定预设,认为这类副词在表示反诘的同时,否定了句子的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功能 否定范畴 否定标记 否定预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汉语史视角构建的汉语排除范畴 被引量:1
5
作者 岳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6,共9页
直接排除和间接排除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思维模式,反映到语言中便形成了直接排除范畴和间接排除范畴。这不仅是人类语言共有的语言范畴,也是汉语自古就有的语言范畴,但目前还没有引起汉语学界的相关重视。基于汉语史的视角构建汉语的... 直接排除和间接排除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思维模式,反映到语言中便形成了直接排除范畴和间接排除范畴。这不仅是人类语言共有的语言范畴,也是汉语自古就有的语言范畴,但目前还没有引起汉语学界的相关重视。基于汉语史的视角构建汉语的排除范畴,排除范畴的语义本质是将排除对象特殊化,并凸显这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或区别,从而具有排除或追加的语法功能。它与其他相关范畴有密切关系,如"否定范畴、假设范畴、量范畴、转折范畴、递进范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排除范畴 间接排除范畴 否定范畴 范畴 递进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及其条件与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是语言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疑问和否定之间具有语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主要体现在非现实性、疑问词与否定词关系密切、允准否定极项和向下蕴涵等方面;并且,疑问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隐... 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是语言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疑问和否定之间具有语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主要体现在非现实性、疑问词与否定词关系密切、允准否定极项和向下蕴涵等方面;并且,疑问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隐性否定语义,这是疑问和否定相通的语义基础。当然,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有条件的,即反问是疑问与否定相通的桥梁,是促使疑问向否定转化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反问这种疑问的强化形式与否定在语义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对某个预先假设的命题的否认或反驳,且都带有语义确定性。而惊异、怀疑分别是推动疑问向否定转化的重要语义动因和心理机制。简言之,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反问、惊异和怀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范畴 否定范畴 语义相通 反问 惊异 怀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周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 否定范畴 焦点范畴 语义指向 词法 方言语法 句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