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一必然地抑或自由地流溢?——论《九章集》Ⅵ.8中流溢学说的内在悖论以及作为意志的自因概念
1
作者 徐逸飞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本文讨论了《九章集》Ⅵ.8中自由与必然性的内在悖论及其解决。普罗提诺厘定了两种自由,属人的自由与太一的绝对自由,前者建立在人之理智活动的基础上,其内核隶属于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意愿学说,后者则由普罗提诺独立发展出来。这种绝... 本文讨论了《九章集》Ⅵ.8中自由与必然性的内在悖论及其解决。普罗提诺厘定了两种自由,属人的自由与太一的绝对自由,前者建立在人之理智活动的基础上,其内核隶属于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意愿学说,后者则由普罗提诺独立发展出来。这种绝对自由概念有三重基础:其一,太一的绝对不可被把握性,借此亚氏作为目的因的可理知的善被替换为不可理知的太一;其二,对基于存在的自因概念的批判,太一的活动性优先于它的存在,只有基于活动的自因才属之于太一;其三,这种第一性的活动即是自愿、自爱的意愿活动,这种活动的优先性原则激发出一种“前”理知性的、作为意志的自因概念。在这三重基础下,普罗提诺以超越且独一的自由概念终结了流溢论中必然与自由的内在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柏拉图主义 太一 自由 意志 自因 否定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简神学与零度书写——阿甘本《剩余的时间》的一种另类解读
2
作者 姜宇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6,共7页
对阿甘本《剩余的时间》的解读,一般都围绕弥赛亚时间这个主题展开。但实际上,贯穿整个文本,语言是另一条潜在的、但却不可被忽视的线索。唯有基于语言与时间相互关联的角度,才能充分揭示阿甘本对《罗马书》进行重释的内在动机。看似阿... 对阿甘本《剩余的时间》的解读,一般都围绕弥赛亚时间这个主题展开。但实际上,贯穿整个文本,语言是另一条潜在的、但却不可被忽视的线索。唯有基于语言与时间相互关联的角度,才能充分揭示阿甘本对《罗马书》进行重释的内在动机。看似阿甘本仍然沿袭德里达式的否定神学的思路,但纪尧姆的运作时间概念的引入不仅揭示了语言内部创生的运动,更是敞开了另一条截然不同于德里达的思索途径。经由巴迪欧的极简形上学和罗兰·巴特的零度书写的中介性迂回,我们得以从哲学、神学和语言这三个基本向度展现兼具简约化语言和凝缩性时间的弥赛亚性的丰富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作时间 否定神学 极简形上学 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向上帝的否定之路:德里达与艾克哈特
3
作者 李永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0,共7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艾克哈特的否定神学有很深的渊源。两人都采用了充满悖论、挑衅逻辑的言说方式,都拒绝正面描述上帝的性质。艾克哈特的上帝源与德里达早期的延异有许多相通之处,德里达晚期以"弥赛亚精神"为核心的宗教思想...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艾克哈特的否定神学有很深的渊源。两人都采用了充满悖论、挑衅逻辑的言说方式,都拒绝正面描述上帝的性质。艾克哈特的上帝源与德里达早期的延异有许多相通之处,德里达晚期以"弥赛亚精神"为核心的宗教思想也受到了艾克哈特的启发。德里达和艾克哈特都试图用一种否定的方式接近上帝之名所代表的先于宗教和神学的原初性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宗教 语言 否定神学 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