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学生肯定自我的形成
被引量:
2
1
作者
师海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文章首先论述了自我与自我意识的概念、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接着分析了肯定的自我与否定的自我的表现,最后,就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肯定的自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自我
自我
意识
肯定
的自我
否定的自我
归属感
自我
认识
自我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6,61,共9页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者在探究不安的“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不安
中日大学生
中国的大学生
自我
接纳
中国大学生
性别差异
同一性地位
自我
同一性
否定的自我
认知
的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狗悖论”的生命现象学诠释——以《大话西游》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海龙
韦政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6,共7页
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主张,非意向性的先验情感的被给予性是意向性的认识活动的被给予性的基础,前者是纯粹现象学生命的特征,后者则是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矛盾:生命的自我否定。触及人的存在的电影中往...
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主张,非意向性的先验情感的被给予性是意向性的认识活动的被给予性的基础,前者是纯粹现象学生命的特征,后者则是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矛盾:生命的自我否定。触及人的存在的电影中往往存在这个矛盾。生命现象学的这些主张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得到生动体现,尤其是影片中的同一个孙悟空既是人、又是狗的悖论切合了生命现象学的主题:生命的自我否定。在孙悟空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个悖论中非意向性与意向性的矛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现象学
情感
生命
的自我
否定
《大话西游》
人狗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学生肯定自我的形成
被引量:
2
1
作者
师海玲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文摘
文章首先论述了自我与自我意识的概念、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接着分析了肯定的自我与否定的自我的表现,最后,就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肯定的自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自我
自我
意识
肯定
的自我
否定的自我
归属感
自我
认识
自我
体验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日昇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6,61,共9页
文摘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者在探究不安的“消极...
关键词
心理不安
中日大学生
中国的大学生
自我
接纳
中国大学生
性别差异
同一性地位
自我
同一性
否定的自我
认知
的自我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狗悖论”的生命现象学诠释——以《大话西游》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海龙
韦政希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6,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马克思美感思想研究”(KYSK02072018-0009)阶段性成果。
文摘
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主张,非意向性的先验情感的被给予性是意向性的认识活动的被给予性的基础,前者是纯粹现象学生命的特征,后者则是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矛盾:生命的自我否定。触及人的存在的电影中往往存在这个矛盾。生命现象学的这些主张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得到生动体现,尤其是影片中的同一个孙悟空既是人、又是狗的悖论切合了生命现象学的主题:生命的自我否定。在孙悟空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个悖论中非意向性与意向性的矛盾关系。
关键词
生命现象学
情感
生命
的自我
否定
《大话西游》
人狗悖论
分类号
B834.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学生肯定自我的形成
师海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狗悖论”的生命现象学诠释——以《大话西游》为例
王海龙
韦政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