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同时代西方哲学的否定──对一种复旧性观点的回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放桐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4,共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否定过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在重新评价现代西方哲学、克服全盘否定倾向时,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的前提下,对这些哲学的实际所是及它们发生作用的历史和理论条件作出具体分析,既对它... 马克思和恩格斯否定过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在重新评价现代西方哲学、克服全盘否定倾向时,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的前提下,对这些哲学的实际所是及它们发生作用的历史和理论条件作出具体分析,既对它们作出求实的评价,又对马恩当年的否定作出合理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二版《跋》等论著中对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处于公开敌对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不是评价现代西方哲学的普遍标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待现代西方思潮上与对待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样一直强调应当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性评价 《资本论》跋 求实态度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频率副词“常常/总是/老是”在语气及功能上的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凯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9-591,共13页
文章主要考察和分析频率副词“常常/总是/老是”在语气及语法、语用功能上的差异。我们认为这些副词之间存在的频率差异并不是它们的本质性差异,因此,仅从频率高低还难以辨别它们之间功能上的差异。本文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和分析后发现,... 文章主要考察和分析频率副词“常常/总是/老是”在语气及语法、语用功能上的差异。我们认为这些副词之间存在的频率差异并不是它们的本质性差异,因此,仅从频率高低还难以辨别它们之间功能上的差异。本文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和分析后发现,表较高值频率的“常常”等是命题内副词,使用限制较宽,而“总是/老是”是表评价义语气的假性语气副词,使用限制较严。同样作为“假性语气副词”,“老是”与“总是”相比更接近“真性语气副词”,基本用于否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副词 功能 命题内副词 假性语气副词 否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道德化批判之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嘉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9-24,32,共7页
泛道德化批判是将一切社会现象道德化后再用理想主义乃至双重道德标准予以否定性道德评价的一种批判方式。道德评价、泛化和否定性评价是泛道德化批判研究中的三个核心概念,三者既构成了对泛道德化批判的基本定义,又是泛道德化批判的基... 泛道德化批判是将一切社会现象道德化后再用理想主义乃至双重道德标准予以否定性道德评价的一种批判方式。道德评价、泛化和否定性评价是泛道德化批判研究中的三个核心概念,三者既构成了对泛道德化批判的基本定义,又是泛道德化批判的基本特征。借助这三个概念,人们能够更好和更全面地把握泛道德化批判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从而更好地扬弃或克服泛道德化批判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道德化批判 道德评价 泛化 否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干部如何适应“不利”的成长环境
4
作者 王秀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8-49,共2页
不少年轻干部总是被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或者是所谓的挫折蒙蔽了双眼,总是抱怨成长环境的"不利"、领导用人的不公。不可否认,在当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确存在一些不够科学规范,甚至是不公平公正的地方,但那毕竟是少数。年轻干部要坚信一... 不少年轻干部总是被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或者是所谓的挫折蒙蔽了双眼,总是抱怨成长环境的"不利"、领导用人的不公。不可否认,在当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确存在一些不够科学规范,甚至是不公平公正的地方,但那毕竟是少数。年轻干部要坚信一点,就是任何单位、任何领导选用干部的第一标准都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这是保证单位事业发展的第一需要,任何领导都不会含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需要 保证单位 人际交往 否定性评价 从众心理 成长机遇 知错就改 定海神针 定力 心胸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是尊重和理解
5
作者 丁维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6-46,共1页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否使批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青少年也不例外。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整个人处...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否使批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青少年也不例外。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整个人处于消极情感的包围之中,对教师有关他个人的消极或否定性评价特别敏感,极易激起自尊心的抗拒,从而加深消极反抗情绪,使批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性评价 批评教育 学生行为 语言教育 青少年学生 自我意识 《学记》 心理背景 情惑 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管理十法
6
作者 吴维根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1,共1页
一、灌输。校长应适时通过有效途径,即报告、会议、培训班、广播及各种活动手段对所属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灌输教育。灌输教育要力求深入浅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以启开人的心灵之窗。 二、诱导。诱导的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一、灌输。校长应适时通过有效途径,即报告、会议、培训班、广播及各种活动手段对所属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灌输教育。灌输教育要力求深入浅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以启开人的心灵之窗。 二、诱导。诱导的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激发被诱导对象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教育 以行 导之 心灵之窗 思想观念 否定性评价 终结性 职责范围 评估依据 写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