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70%吡蚜·呋虫胺WG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简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杜晓君
谢志娟
马丽云
王律
-
机构
靖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科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131-132,共2页
-
文摘
为验证江苏省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70%吡蚜·呋虫胺WG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适宜施用量和持效期,以常规药剂25%吡蚜酮SC、60%烯啶虫胺WP为对照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稻飞虱低龄若虫盛期,每667 m2施用70%吡蚜·呋虫胺WG 8~10 g,可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因此,该药剂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70%吡蚜·呋虫胺WG
稻飞虱
田间试验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S435.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等防治稻飞虱效果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左桂英
夏仕龙
孙俊铭
-
机构
庐江县盛桥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庐江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5期107-108,共2页
-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57%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田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防治褐飞虱在卵孵至1龄若虫盛期施药,防治灰飞虱、白背飞虱在低龄若虫盛期施药,用药量为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50~195g/hm^2、57%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75g/hm2交替轮换使用。
-
关键词
稻飞虱
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57%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S481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50%吡蚜酮·呋虫胺WDG防治稻飞虱效果简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玮强
姜斌
金云皓
-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20-120,122,共2页
-
文摘
为探究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在水稻生产上示范推广;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期,每667 m^2用50%吡蚜酮·呋虫胺WDG 20 g,兑水50 kg喷雾,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关键词
稻飞虱
50%吡蚜酮·呋虫胺WDG
防效
安全性
-
分类号
S435.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几种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富启
刘暮莲
马德发
黄向荣
-
机构
广西合浦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广西植保》
2017年第1期28-29,共2页
-
基金
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项目(201536)
-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0%噻虫胺SC 40 ml/667 m^2、50%吡蚜酮WP 16g/667 m^2、80%烯啶·吡蚜酮WDG 10g/667m^2、20%呋虫胺SG 20g/667m^2、75%吡蚜·呋虫胺WG 10g/667m^2,于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1次,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效,5种药剂中防效最好的是75%吡蚜·呋虫胺WG 10g/667m^2处理,达88.0%~94.21%;其次是20%呋虫胺SG 20g/667m^2、80%烯啶·吡蚜酮WDG 10g/667m^2处理,为83.5%~94.48%;20%噻虫胺SC 40ml/667m^2处理施药后3d、7d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7.8%和92.43%,与80%烯啶·吡蚜酮WDG 10g/667 m^2处理防效相当,施药后14d的防效较差,仅为87.53%,均差于其他各处理;50%吡蚜酮WP 16g/667 m^2药后3d的防效较差,为84.84%;施药后7d、14d的防效较好,为93.07%和92.13%,与20%呋虫胺SG 20g/667m^2、80%烯啶·吡蚜酮WDG 10g/667m^2防效相当。建议在生产应用上5种药剂交替使用,避免抗性的产生,保持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良好防效。
-
关键词
噻虫胺
吡蚜酮
烯啶·吡蚜酮
呋虫胺
吡蚜·呋虫胺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