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咯烷并手性噁唑硼烷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1
作者 何荣幸 李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63-967,共5页
在不用模型分子的条件下 ,用量子化学半经验 AM1方法研究了吡咯烷并手性唑硼烷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该不对称还原反应是放热的 ;在氢的转移过渡态中 ,存在一个B— N— B— H— C— O六元环 ,该六元环具有扭曲... 在不用模型分子的条件下 ,用量子化学半经验 AM1方法研究了吡咯烷并手性唑硼烷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该不对称还原反应是放热的 ;在氢的转移过渡态中 ,存在一个B— N— B— H— C— O六元环 ,该六元环具有扭曲的椅式结构 ;还原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是含有 B— O— B— N四元环的催化剂 -烷氧基硼烷加合物的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并手性恶唑硼烷 芳香酮 不对称催化还原 反应机理 量子化学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噁唑硼烷酮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袁艺 周海兵 +1 位作者 谢如刚 陈新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10-614,共5页
本文论述了手性口恶唑硼烷酮在催化不对称 aldol反应中的应用 ,讨论了反应机理。
关键词 ALDOL反应 恶唑 不对称催化 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噁唑硼烷酮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的研究
3
作者 张骥 袁艺 +3 位作者 周海兵 谢如刚 陈新滋 杨登贵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噁唑 ALDOL反应 不对称催化 手性二胺 大学化学 不对称合成 β-羟基酮 氨基酸配体 配合物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噁唑硼烷酮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的研究
4
作者 张骥 袁艺 谢如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9-501,共3页
以廉价易得的手性氨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氮磺酰化氨基酸配体 ,并将之与硼烷原位制备成手性口恶唑硼烷酮催化苯甲醛与烯醇硅醚的不对称Aldol反应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各种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对其不对称诱导机理进行... 以廉价易得的手性氨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氮磺酰化氨基酸配体 ,并将之与硼烷原位制备成手性口恶唑硼烷酮催化苯甲醛与烯醇硅醚的不对称Aldol反应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各种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对其不对称诱导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 苯基甘氨酸衍生的手性口恶唑硼烷酮催化剂对这种反应的催化效能明显好于L 缬氨酸、L 亮氨酸、L 异亮氨酸等其它脂肪侧链氨基酸衍生的口恶唑硼烷酮催化剂。其所得产物的化学产率和ee值分别为 38.7%和 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手性恶唑 不对称催化 ALDOL反应 苯甲醛 烯醇硅醚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噁唑硼烷催化芳醛不对称炔基化反应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 何荣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0-895,共6页
对手性(口恶)唑硼烷催化芳醛不对称炔基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研究.研究表明,该反应是放热的,炔基转移是反应的控制步骤,炔基转移的过渡态具有扭曲的椅式结构,还原的主要产物是R-手性醇.
关键词 手性噁唑 不对称炔基化 半经验方法 芳香醛 催化剂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1S,2S)—伪麻黄碱制备噁唑硼烷催化甲硼烷不对称还原含氟酮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敏 肖繁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2-283,共2页
前手性酮的对映选择性还原在不对称合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对这类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Itsuno和Cory等发现的用手性硼杂口恶唑烷催化不对称还原的方法,已成为高对映选择性还原羰基化合物最成功的方法之一[1... 前手性酮的对映选择性还原在不对称合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对这类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Itsuno和Cory等发现的用手性硼杂口恶唑烷催化不对称还原的方法,已成为高对映选择性还原羰基化合物最成功的方法之一[1,2]。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手性 手性 催化剂 恶唑 不对称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方酰麻黄碱配体的合成及催化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守茂 周海兵 +4 位作者 张骥 谢如刚 周忠远 陈新滋 杨登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46-1851,共6页
方酸与醇反应生成方酸二酯 ,后者与天然麻黄碱反应得到 N -方酰麻黄碱或 N -方酰双麻黄碱 .单 N -方酰麻黄碱与脂肪胺及硫氢化钠等反应合成了 C-3位含氮和含硫的系列配体 .首次将这些方酰麻黄碱配体经原位制备手性唑硼烷催化前手性芳... 方酸与醇反应生成方酸二酯 ,后者与天然麻黄碱反应得到 N -方酰麻黄碱或 N -方酰双麻黄碱 .单 N -方酰麻黄碱与脂肪胺及硫氢化钠等反应合成了 C-3位含氮和含硫的系列配体 .首次将这些方酰麻黄碱配体经原位制备手性唑硼烷催化前手性芳酮及二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得到化学产率和 e.e.值分别为 85 %~98%和 5 2 .5 %~ 87.4 %的手性仲醇 .新化合物的结构已用 IR,1 H NMR,MS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化合物 4 b的晶体结构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方酰麻黄碱 手性恶唑 不对称催化 还原 配体 合成 手性芳酮 二酮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