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用于金属离子的示波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建斌 高敏 +1 位作者 傅业伟 高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36-638,共3页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ic ammonium can cause a sensitive incision on the cathodic branch of dE/dt-E oscillogram at -0.80 V(vs.SCE) in 0.1 mol/L KCl solution. When Co. 2+、Ni. 2+、Cd. 2+、Ga. 3+ and In. 3+ are present...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ic ammonium can cause a sensitive incision on the cathodic branch of dE/dt-E oscillogram at -0.80 V(vs.SCE) in 0.1 mol/L KCl solution. When Co. 2+、Ni. 2+、Cd. 2+、Ga. 3+ and In. 3+ are present in KCl solution containing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ic ammonium the depth of the incision varie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sion depth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metal ion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simple oscillographic voltammetry is applied to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for these ions. The cobalt ion in molecular sieve is also determine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示波分析 伏安法 氨基甲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对黄铜在3%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2
作者 廖强强 李伟 +3 位作者 岳忠文 潘杰文 杨伊黎 李义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0,30,共4页
目前,对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缓蚀性的研究不多,而有关其对黄铜在3%NaCl溶液中的缓蚀未见报道。采用失重、电化学方法考察了3%NaCl溶液中APDTC对黄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APDTC对黄铜的缓蚀有一最佳浓度,刚开始随着APDTC浓度... 目前,对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缓蚀性的研究不多,而有关其对黄铜在3%NaCl溶液中的缓蚀未见报道。采用失重、电化学方法考察了3%NaCl溶液中APDTC对黄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APDTC对黄铜的缓蚀有一最佳浓度,刚开始随着APDTC浓度的增加,APDTC对铜的缓蚀作用不断增大,在6mg/L时缓蚀效率最大可达85%,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缓蚀效果反而有所下降;APDTC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同时抑制了阳极反应过程和阴极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氨基甲酸铵 黄铜 缓蚀性能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有助于提高卡铂对宫颈癌SiHa细胞化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闫亚妮 吴静 +3 位作者 张颖 徐丹 潘荣 刘变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提高人宫颈癌SiHa细胞对卡铂化疗的敏感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分为空白组、PDTC组、卡铂组和PDTC+卡铂联合组。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提高人宫颈癌SiHa细胞对卡铂化疗的敏感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分为空白组、PDTC组、卡铂组和PDTC+卡铂联合组。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NF-κB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PDTC能够有效地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小剂量PDTC(12.5μmol/L)和卡铂联合应用与单用卡铂相比,能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各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及PDTC+卡铂联用组与单用卡铂组比较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SiHa细胞经PDTC作用后G0/G1期比例较空白组明显增加,卡铂单用组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DTC+卡铂组使细胞周期进一步阻滞于G2/M期,同时降低S期比例。免疫细胞化学显示,NF-κBp65在宫颈癌SiHa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卡铂诱导24 h后细胞质中的NF-κBp65转移至细胞核,其活性增强,PDTC能够抑制此作用。结论卡铂能够诱导NF-κBp65的活化,小剂量PDTC(12.5μmol/L)和卡铂联合应用与单用卡铂相比,能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提高宫颈癌SiHa细胞对卡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卡铂 吡咯氨基甲酸 核转录因子Κ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组织凋亡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锦明 范绍辉 +2 位作者 干瑶 王红嫚 张兴毅 《现代医院》 2019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腹腔内注射LPS20mg/kg复制小鼠ARDS动物模型,干预组在注射LPS前30min腹腔...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腹腔内注射LPS20mg/kg复制小鼠ARDS动物模型,干预组在注射LPS前30min腹腔内注射PDTC120mg/kg,分别在注射LPS后4、8、12h三个时相收集标本;对照组腹腔内注射NS20mL/kg进行比较。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荧光酶标分析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caspase-3蛋白酶水平。结果①一般状况:对照组小鼠呼吸平顺、饮食正常、活动自如;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LPS后,呼吸急促,饮食量下降,活动减少;干预组小鼠相对模型组其呼吸较畅顺,饮食量及活动能力下降不明显。模型组及干预组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其症状呈加重趋势。②各组肺组织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模型组及干预组肺组织Bcl-2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干预组增加程度较模型组多,模型组及干预组随实验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P<0.05)。模型组肺组织Bax、caspase-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干预组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模型组及干预组随实验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0.05)。③各组肺组织caspase-3蛋白酶水平:模型组肺组织caspase-3蛋白酶水平较对照组含量增加明显,干预组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模型组及干预组蛋白酶水平随实验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P<0.05)。结论PDTC预处理能减轻LPS诱导小鼠ARDS肺组织损伤,其机制与上调抑凋亡因子Bcl-2、下调促凋亡因子Bax及caspase-3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凋亡因子 吡咯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螯合纤维素对Cd^(2+)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中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97-1099,共3页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d 2+ onto cellulose pyrrolidinedithiocarboxylic ammomium(CC-APDC)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ellulose and the ad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d 2+ onto cellulose pyrrolidinedithiocarboxylic ammomium(CC-APDC)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ellulose and the adsorption occurs through a chelating reaction between Cd 2+ and O of OH from cellulose and S from pyrrolidine thiocarboxyl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甲酸铵 螯合纤维素 吸附机理 螯合棉纤维 镉离子 配位吸附 环境监测 重金属离子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对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的影响
6
作者 焦建新 季万胜 +5 位作者 高志星 张红梅 李蕾 张小茜 原皓 冯玉光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8期1597-1600,共4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肝癌细胞株Hep3B增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DTC、吡柔比星(pirarubicin)及PDTC预处理后联合吡柔比星对Hep3B细胞...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肝癌细胞株Hep3B增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DTC、吡柔比星(pirarubicin)及PDTC预处理后联合吡柔比星对Hep3B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 B,NF-κB)的活性及PDTC对该活性的影响。结果MTT结果示:PDTC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株Hep3B的增殖,并有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PDTC作用后Hep3B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用1μg/ml吡柔比星作用后,细胞存活率(87.3±5.4)%,用PDTC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为(58.6±3.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2,P<0.01),PDTC预处理能明显增强吡柔比星的细胞毒作用。EMSA结果示,PDTC浓度依赖性地抑制NF-κB的激活,不同浓度的PDTC作用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TC能抑制肝癌细胞株Hep3B的增殖,增强吡柔比星的细胞毒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NF-κB的激活。PDTC有望用于肝癌的化学预防,联合化疗药可进一步提高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抗氧化剂 氨基甲酸吡咯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对大鼠急性肺损伤TNF-α的影响
7
作者 王红嫚 薛关生 +2 位作者 万义增 王东辉 徐文颖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6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在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N组)6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mL/kg;ALI组(L组)30只,腹腔...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在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N组)6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mL/kg;ALI组(L组)30只,腹腔注射LPS 3 mg/kg;PDTC干预组(P+L组)30只,先腹腔注射PDTC120 mg/kg,半小时后再腹腔注射LPS 3 mg/kg。后两组分别于腹腔注射LPS后1、2、4、8、12 h作为观测时间点。观察肺组织匀浆及血浆中TNF-α的变化。结果 L组各时相肺组织匀浆及血浆中TNF-α较N组升高(P<0.01),且以2 h组升高最为显著,但P+L组TNF-α与L组比较减少(P<0.05)。结论 LPS引起肺组织和血中TNF-α大量释放,NF-κB参与炎症的调控,在ALI中起重要作用。PDTC通过调控炎性介质的表达和释放,可有效地减轻LPS所致大鼠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吡咯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MDR-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吴星 张豫华 徐之良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降低HL-60细胞耐药的新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降低HL-60细胞耐药的新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PDTC及PDTC(150μmol/L)联合阿糖胞苷(Ara-C)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PDTC作用后HL-60细胞TNF-α水平变化;RT-PCR法分析HL-60细胞中MDR-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PDTC作用后HL-60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PDTC(150μmol/L)作用后可增强Ara-C诱导HL-60细胞凋亡;不同浓度PDTC作用后HL-60细胞TNF-α水平及MDR-1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PDTC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增强HL-60细胞对Ara-C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PDTC抑制NF-κB的信号转导通路,下调TNF-α、MDR-1 mR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吡咯氨基甲酸 多药耐药基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MT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姜子英 王佳伟 +1 位作者 雷新兰 胡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2-1079,共8页
目的:探究吡咯脘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转化生长因子-beta2(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逆转机制。方法: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MT,并给予不同浓度PDTC处理TGF-β2诱导的LECs。CCK-8、划痕试验... 目的:探究吡咯脘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转化生长因子-beta2(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逆转机制。方法: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MT,并给予不同浓度PDTC处理TGF-β2诱导的LECs。CCK-8、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α-SMA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_1的表达。结果:TGF-β2处理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活力明显高于未添加TGF-β2的实验组;E-cadherin表达下调,α-SMA表达上调。在TGF-β2的作用下NF-κB p65和磷酸化的NF-κB p65表达增加(P<0.05)且在TGF-β210 ng/mL刺激浓度时LECs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PDTC逆转EMT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表明,PDTC干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都显著降低,PDTC抑制IκB的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核移位,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p65/p-NF-κB p65、Iκκ-α/p-Iκκ-α表达下调(P<0.05),诱导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_1表达下调,NF-κB/IκB mRNA表达下调,凋亡相关mRNA 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结论:PDTC可显著逆转由TGF-β2诱导的LECs细胞EMT过程,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使NF-κB p65/IκB/Iκκ-α表达降低以及激活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PDTC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达到逆转EMT的进程并使异常增殖的细胞发生凋亡,这将为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氨基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Β2 核因子-κB 上皮-间质转化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盐酸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及其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向银洲 彭平 +2 位作者 许军 章松勤 宁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1-14,19,F0004,共6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盐酸(PDTC)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增殖及其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DTC(25、50、100μmol/L)作用CNE-2Z细胞不同时间后(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盐酸(PDTC)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增殖及其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DTC(25、50、100μmol/L)作用CNE-2Z细胞不同时间后(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DTC对CNE-2Z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不同浓度的PDTC(25、50、100μmol/L)作用于CNE-2Z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强度PDTC作用下CNE-2Z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25、50、100μmol/L PDTC处理的CNE-2Z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S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受阻于G0/G1期。与对照(无PDTC处理)比较,PDTC作用后CNE-2Z细胞PCNA表达降低(P<0.05),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结论 PDTC具有显著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的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鼻咽癌CNE-2Z细胞 吡咯氨基甲盐酸 核转录因子-ΚB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体和大气颗粒物中的痕量镉
11
作者 陈蓓蓓 杨光冠 张占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取10 mL处理后的样品(p H 6.0)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0.2 mL 2 g·L^(-1)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溶液和0.3 mL低共熔溶剂(由物质的量比1∶1∶1的壬酸-癸酸-十二酸混合溶液制备而成),涡旋3 min,超声3 min,离心4 min,收集0.1 mL上... 取10 mL处理后的样品(p H 6.0)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0.2 mL 2 g·L^(-1)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溶液和0.3 mL低共熔溶剂(由物质的量比1∶1∶1的壬酸-癸酸-十二酸混合溶液制备而成),涡旋3 min,超声3 min,离心4 min,收集0.1 mL上层有机相置于1 mL石墨炉自动取样杯中,采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镉(以Cd^(2+)计)的含量。结果表明,镉的质量浓度在0.05~3.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μg·L^(-1)。对不同样品溶液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7.0%。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6%~103%。将此方法用于检测水体和大气颗粒物中的痕量镉,得到水体中镉的检出量为0.105~0.622μg·L^(-1),大气颗粒物中镉的检出量为0.090~0.168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分散液液微萃取 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吡咯烷基氨基甲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锑
12
作者 李月 杨光冠 张占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17,共4页
提出了以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乙腈为萃取剂,氯化钠为无机盐的双水相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锑的方法。优化的双水相萃取Sb^(3+)的条件如下:螯合反应体系酸度为pH 4,0.5 mL的2 g·L^(-... 提出了以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乙腈为萃取剂,氯化钠为无机盐的双水相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锑的方法。优化的双水相萃取Sb^(3+)的条件如下:螯合反应体系酸度为pH 4,0.5 mL的2 g·L^(-1)APDC储备溶液,1.6 mL的乙腈,1.2 g的氯化钠,反应时间为20 min。在此试验条件下,Sb^(3+)的质量浓度在1.00~20.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 s/k)为0.048μg·L^(-1)。分别对5.00,10.00μg·L^(-1)的Sb^(3+)标准溶液测定10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和3.3%。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8%~102%。将此方法用于检测自来水、河水、湖水中的痕量锑,显示这些环境样品中含有部分痕量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吡咯烷基氨基甲酸铵(AP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柱现场预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钴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冬梅 王爱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2-554,557,共4页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三种螯合剂的活性炭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钴,并在实验室中采用在线解吸流动注射火...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三种螯合剂的活性炭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钴,并在实验室中采用在线解吸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吸附柱中富集的钴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钴的测定,10 mL富集水样的检出限(3σ)为1.13μg.L-1,分析了3件水样中的钴,测定结果的RSD(n=6)值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柱现场采样 在线解吸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活性炭 8-羟基喹啉 乙基氨基甲酸 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样中镍的微型柱现场预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冬梅 王爱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5-857,861,共4页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3种螯合剂的活性炭(AC)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MFS)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Ni,并在实验室中采用流动注射(F...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3种螯合剂的活性炭(AC)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MFS)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Ni,并在实验室中采用流动注射(FI)-火焰原子吸收(FAAS)联用技术对吸附柱中富集的Ni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Ni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10 mL水富集Ni的检出限(3δ)为2.62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柱现场采样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 8-羟基喹啉 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乙基 氨基甲酸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PDTC对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焦建新 季万胜 +5 位作者 高志星 张红梅 李蕾 原皓 冯玉光 张小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在肝细胞性肝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PDTC、阿霉素及PDTC联用阿霉素作用于Hep3B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凋亡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在肝细胞性肝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PDTC、阿霉素及PDTC联用阿霉素作用于Hep3B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凋亡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NF-κB活性。结果PDTC作用后Hep3B存活率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P<0.01。阿霉素联用PDTC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阿霉素(P<0.01)。PDTC为10μmol/L时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50μmol/L时(P<0.01)。EMSA示PDTC作用后NF-κB表达降低,不同浓度PDTC作用两两相比P<0.01。结论PDTC能抑制肝癌细胞株Hep3B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NF-κB激活。PDTC可用于肝癌的化学预防,联用阿霉素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 细胞凋亡 肝肿瘤 氨基甲酸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对纤维化肝组织中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维芳 徐军全 +3 位作者 许瑞玲 王登妮 王明亮 宋彬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07-41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上调是否与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有关。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纤维化模型组(n=32)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n=32)。纤维... 目的探讨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上调是否与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有关。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纤维化模型组(n=32)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n=32)。纤维化模型组和PDTC组各自再随机分为1周、2周、4周、6周组。纤维化模型组给予CCl4建立化学性肝损伤模型;PDTC组大鼠在给予CCl4的同时给予PDTC灌胃。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GF的表达。结果纤维化模型组NF-κBp65、CTGF表达呈递增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NF-κBp65和CTGF表达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r=0.875,P<0.01);PDTC组NF-κBp65和CTGF表达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且二者呈正相关(r=0.765,P<0.01)。结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通路上调CT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吡咯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TC对LPS诱导小鼠肝组织IL-6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堂 鲁秀敏 +1 位作者 李关荣 伍亚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以小鼠肝组织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不同剂量LPS诱导肝组织中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观察了抗氧化剂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对肝组织IL-6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5mg/kgLPS后3h,肝组... 以小鼠肝组织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不同剂量LPS诱导肝组织中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观察了抗氧化剂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对肝组织IL-6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5mg/kgLPS后3h,肝组织IL-6的水平达峰值,PDTC能有效抑制肝组织中IL-6的表达。因此,抗氧化剂有望成为炎症疾病治疗中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TC 吡咯啉烷氨基甲酸 抗氧化剂 炎症疾病 抑制作用 内毒素 感染性休克 肝组织 脂多糖 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左心功能影响中的作用
18
作者 罗勤 赵智慧 +1 位作者 柳志红 张洪亮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NF-κB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CIH+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F-κB抑制剂)组。CIH组每天白天置于间歇性低氧... 目的了解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NF-κB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CIH+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F-κB抑制剂)组。CIH组每天白天置于间歇性低氧箱(最低氧浓度5%~7%)8h,共5周;CIH+PDTC组每天腹腔注射PDTC100mg/kg,饲养环境与CIH组相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似的处理,但是维持空气氧浓度不变。测量大鼠体重、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最后提取大鼠心肌组织核蛋白,Western blot法测量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第5周时CIH组和CIH+PDTC组体重低于NC组。CIH组和CIH+PDTC组血压明显高于NC组[分别为(136.3±6.8)、(134.3±6.7)和(122.3±4.1)mmHg,P<0.01],CIH组和CIH+PDTC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H组LVEF低于NC组[分别为(73±6)%和(86±4)%,P<0.001],CIH+PDTC组[(84±4)%]较CIH组明显升高(P<0.001),与NC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1 17)。各组心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CIH组高于NC组和CIH+PDTC组,NC组与CIH+PDT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左心功能减低,NF-κB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氧 心室功能障碍 核因子-ΚB 吡咯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园地
19
作者 吴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乙酸氨基甲酸铵 显色剂 光度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阻断剂对内毒素致大鼠葡萄膜炎中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翁欣瑜 吴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acid,PDTC)对内毒素脂多糖致大鼠葡萄膜炎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24只Srague...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acid,PDTC)对内毒素脂多糖致大鼠葡萄膜炎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24只S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6只,A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00μL)双足底注射作空白对照组,B、C、D组均给予2g.L-1的内毒素脂多糖(200μg)双足底注射制作葡萄膜炎动物模型,并在注射后0h及6h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kg-1)、PDTC(20μg.kg-1)、地塞米松(100μg)结膜下注射。通过观察前房炎症反应、房水白细胞和蛋白含量测定以及通过虹膜铺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TLR-4阳性表达细胞数等方法,对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大鼠眼部未见明显炎症反应,房水中白细胞数量及蛋白含量为:(0.67±0.82)μL-1、(1.75±2.37)g.L-1,虹膜铺片TLR-4阳性细胞计数为(24.67±10.35)个;B组大鼠眼部炎症较重,房水中白细胞数量及蛋白含量为:(91.83±32.87)μL-1、(43.93±8.66)g.L-1,虹膜铺片TLR-4阳性表达为(134.67±32.98)个,较A组明显增多(P<0.05);C组与D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较B组轻,房水中白细胞数量分别为:(23.00±8.05)μL-1、(17.50±6.09)μL-1,蛋白含量分别为(12.97±7.76)g.L-1、(9.13±6.29)g.L-1,虹膜铺片TLR-4阳性计数分别为(57.50±15.44)个、(63.00±14.57)个,均较B组明显减少(均为P<0.05);C组与D组相比较治疗后眼部炎症反应无显著差异,房水内白细胞数量、蛋白含量及虹膜铺片中TLR-4表达也均无差异(均为P>0.05)。结论PDTC结膜下注射对葡萄膜炎治疗效果与地塞米松比较接近,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的方法为治疗葡萄膜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吡咯氨基甲酸 葡萄膜炎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