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红霞 李玉博 +4 位作者 张颂函 吴竞 董茂锋 王伟民 赵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8,271,共8页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对各类消费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分别在0.01~1.0 mg/L和0.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6 7。在3个添加水平下,芥蓝中2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0.6%~113.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5%,定量限均为0.01 mg/kg。10%高氯·吡丙醚微乳剂以推荐高剂量施药,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半衰期分别为3.9~10.1 d和4.8~6.3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最后一次施药3、5、7、10 d后,芥蓝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最终残留量≤0.904 mg/kg,吡丙醚的最终残留量≤0.202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我国不同人群的长期慢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27.26%;短期急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67.17%,表明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高效氯氰菊酯 吡丙醚 膳食摄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振国 谢道燕 +6 位作者 李玲利 邵榆岚 苏振国 柴建萍 江秀均 倪婧 白兴荣 《广西蚕业》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明确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12种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力与复配杀虫剂的毒性相关,吡丙醚与螺虫乙酯、虫螨腈复配对家蚕的... 为了明确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12种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力与复配杀虫剂的毒性相关,吡丙醚与螺虫乙酯、虫螨腈复配对家蚕的毒性显著低于吡丙醚单剂,而与呋虫胺、吡虫啉、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复配的毒性分别是吡丙醚单剂的41.92倍、55.19倍、127.37倍和946.14倍。吡丙醚复配剂对家蚕4龄起蚕连续添食,在吡丙醚有效成分含量为10^(-3)mg/L的处理下不能上蔟结茧而全部死亡;含量为10^(-4)和10^(-5)mg/L的处理能够上蔟结茧,但结茧率整体低于对照处理,且吡丙醚分别与虫螨腈、吡蚜酮、氟啶虫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处理的结茧率显著低于吡丙醚单剂的结茧率;同时,与虫螨腈、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处理中的蚕所结的蚕茧的死笼率显著高于吡丙醚单剂处理的死笼率;茧层量和茧层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和吡丙醚单剂的处理,蛹体重却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和吡丙醚单剂的处理。因此,吡丙醚与虫螨腈、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增强了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即相同吡丙醚剂量下,其结茧率、茧层量、茧层率显著低于吡丙醚单剂的处理,死笼率则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 吡丙醚 家蚕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丙醚和烯虫酯对嗜卷书虱控制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3
作者 丁伟 EliHAAYA +2 位作者 王进军 赵志模 陶卉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5-22,共8页
采用饲料混毒法系统测定了吡丙醚和烯虫酯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 (IGRs)对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 L 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 ,对若虫发育情况、成虫繁殖力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吡丙醚和烯虫酯... 采用饲料混毒法系统测定了吡丙醚和烯虫酯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 (IGRs)对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 L 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 ,对若虫发育情况、成虫繁殖力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吡丙醚和烯虫酯 10 mg/ kg的混毒饲料饲喂嗜卷书虱 2龄幼虫 4 9d后 ,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0 .0 0 %和 31.11% ;取食 2 0、10和 5 mg/ kg吡丙醚的若虫最长存活天数分别为 71.0、98.2和 116 .4 d,而对照仅 11.3d即全部羽化为成虫 ;取食 2 0 mg/ kg以下烯虫酯混毒饲料的若虫一部分仍可羽化成成虫 ,而且成虫仍可繁殖后代 ;取食吡丙醚混毒饲料的若虫 ,6 0 d后存活下来的若虫大多以超龄若虫的形式存在 ,而取食烯虫酯的若虫则很少出现超龄若虫。成虫取食烯虫酯 (2 0 0 mg/ kg)和吡丙醚 (40 mg/ kg)混毒饲料后 7d,死亡率分别为 2 6 .6 7%和 2 3.33% ,成虫产卵量分别是对照的 39.77%和 2 6 .13% ,产卵后 15 d,卵的孵化率分别是6 5 .71%和 8.6 9% ,而对照仅为 93.18%。该项研究表明 ,采用 4 0 mg/ kg吡丙醚和 2 0 0 mg/ kg的烯虫酯对嗜卷书虱虫口数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卷书虱 昆虫生长调节剂 吡丙醚 烯虫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丙醚的残效期及低浓度添食对家蚕结茧影响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文光 刘惠芬 +3 位作者 衣葵花 娄齐年 王照红 李云芝 《北方蚕业》 2018年第4期5-8,共4页
为探讨大田农药吡丙醚对蚕茧生产的影响,进行了低浓度吡丙醚添食试验。结果表明,吡丙醚对家蚕结茧影响较大,5龄第4天添食1.00×10^(-3) mg/L、5.00×10^(-4) mg/L、2.50×10^(-4) mg/L的吡丙醚24 h,对家蚕的结茧有影响,但到... 为探讨大田农药吡丙醚对蚕茧生产的影响,进行了低浓度吡丙醚添食试验。结果表明,吡丙醚对家蚕结茧影响较大,5龄第4天添食1.00×10^(-3) mg/L、5.00×10^(-4) mg/L、2.50×10^(-4) mg/L的吡丙醚24 h,对家蚕的结茧有影响,但到5龄第14天能够全部结茧;用1.00×10^(-2) mg/L、1.00×10^(-3) mg/L的吡丙醚,在5龄不同时间分别添食24 h,添食越晚,结茧率越低;从5龄第4天连续添食6.25×10^(-5) mg/L、3.13×10^(-5) mg/L的吡丙醚、从5龄第5天连续添食6.25×10^(-5) mg/L的吡丙醚,均可造成家蚕不结茧。吡丙醚在桑叶上的残效期超过4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吡丙醚 家蚕 结茧 残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吡丙醚的农药种类与防治对象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振国 谢道燕 +1 位作者 柴建萍 白兴荣 《中国蚕业》 2022年第3期45-48,共4页
吡丙醚是保幼激素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属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食下微量吡丙醚污染的桑叶就可致使家蚕结茧率显著降低。为避免桑园及周边作物因使用含有吡丙醚的农药而造成家蚕不结茧,调查统计了含有吡丙醚的农药种类和防治对象。结... 吡丙醚是保幼激素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属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食下微量吡丙醚污染的桑叶就可致使家蚕结茧率显著降低。为避免桑园及周边作物因使用含有吡丙醚的农药而造成家蚕不结茧,调查统计了含有吡丙醚的农药种类和防治对象。结果表明,含有吡丙醚的农药共登记了87个,其中原药18个、卫生杀虫剂48个、农用杀虫剂21个,而农用杀虫剂中吡丙醚单剂4个、复配剂17个,主要用于防治姜蛆、双孢菇菌蛆、柑橘树介壳虫和木虱、番茄白粉虱和烟粉虱、蔷薇科观赏花卉介壳虫、枣树蚜虫、甘蓝小菜蛾、茶小绿叶蝉、大葱蓟马等害虫。桑园及周边作物应禁止使用含有吡丙醚的农药,避免造成家蚕不结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丙醚 杀虫剂 家蚕 不结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的吡丙醚残留量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广宇 郭德华 +2 位作者 赵善贞 盛永刚 邓晓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1-424,共4页
建立了测定蔬菜、水果中吡丙醚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样品在醋酸钠缓冲液下用酸性乙腈提取,取1mL提取液用PSA(N-丙基乙二胺)填料净化后,采用CAPCELLPAKC18色谱柱(50mm×2.0mm,3μm)分离,以含0.1%甲酸的乙... 建立了测定蔬菜、水果中吡丙醚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样品在醋酸钠缓冲液下用酸性乙腈提取,取1mL提取液用PSA(N-丙基乙二胺)填料净化后,采用CAPCELLPAKC18色谱柱(50mm×2.0mm,3μm)分离,以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和含0.1%甲酸的2m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吡丙醚在2.5~5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在5,50,100μ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4.7%~91.5%,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低于10%。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和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为5μg/kg),适用于蔬菜、水果中吡丙醚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吡丙醚 水果 蔬菜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上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文源 张盈 +4 位作者 魏进 龙家寰 张昌朋 李明 段婷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84-390,共7页
目的:为评价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上的使用安全性,在湖南、湖北等13地进行田间实验,研究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方法:柑橘样品采用1%冰乙酸-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为评价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上的使用安全性,在湖南、湖北等13地进行田间实验,研究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方法:柑橘样品采用1%冰乙酸-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在0.001~0.5 mg/L范围内,啶虫脒和吡丙醚的质量浓度与其响应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0.01、0.5、2.5 mg/kg添加水平时,柑橘全果和果肉中啶虫脒的添加回收率为83.0%~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3.8%~10.0%;吡丙醚添加回收率为74.8%~98.7%,相对标准偏差为2.0%~6.0%,2种农药的方法定量限均为0.01 mg/kg。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全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半衰期为5.1~15.8 d和4.5~21.2 d。27%啶虫脒-吡丙醚可分散液剂在柑橘上的施药浓度为500 g/hm^(2)(2000倍液),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7 d时,柑橘中啶虫脒的最终残留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45 mg/kg,吡丙醚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68 mg/kg;安全间隔期为10 d时,柑橘中啶虫脒的最终残留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40 mg/kg,吡丙醚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56 mg/kg,残留量均低于GB 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5、2.0 mg/kg)。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吡丙醚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介于0.0%~53.0%之间,远低于100%,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本研究为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上中的安全性评估和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啶虫脒 吡丙醚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吡丙醚·甲维盐SL对二代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伟 李国慧 +3 位作者 万宣伍 田卉 蒲颇 夏先全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33-35,共3页
水稻二化螟是四川省水稻上危害最广泛的害虫之一,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本文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20%吡丙醚·甲维盐SL防治二代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吡丙醚·甲维盐SL 900、1200mL/hm 2处理虫伤株防效分别为92.... 水稻二化螟是四川省水稻上危害最广泛的害虫之一,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本文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20%吡丙醚·甲维盐SL防治二代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吡丙醚·甲维盐SL 900、1200mL/hm 2处理虫伤株防效分别为92.34%、96.61%,白穗防效分别为96.18%和98.90%,残虫防效都达到了100%,整体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mL/hm 2处理。由此可见,20%吡丙醚·甲维盐SL对二代水稻二化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吡丙醚·甲维盐SL 水稻二化螟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枣中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爱娟 卞艳丽 +4 位作者 狄春香 冯义志 马新刚 潘金菊 梁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枣中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PSA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2.00 mg/L范围内,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枣中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PSA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2.00 mg/L范围内,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1。在0.02~1.00 mg/kg添加水平下,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3%~10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5%。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2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施药后28 d,枣最终样品中吡丙醚的残留量为0.11 mg/kg,氟啶虫酰胺的残留量<0.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丙醚 氟啶虫酰胺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吡丙醚乳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建华 刘文华 季美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93-95,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用C18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230 nm)测定10%吡丙醚乳油的含量,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检测波长为230 nm,流动相为乙腈—水混合液(V_(乙腈)∶V_水=50∶50),流速为1.0 mL/min。同时,验证了...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用C18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230 nm)测定10%吡丙醚乳油的含量,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检测波长为230 nm,流动相为乙腈—水混合液(V_(乙腈)∶V_水=50∶50),流速为1.0 mL/min。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11 4,变异系数为0.11%,平均回收率为99.6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方法分离完全、峰形对称、线性范围宽,对10%吡丙醚乳油含量的分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吡丙醚乳油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对两广二号亲本F1代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兰艳妮 李枫烨 +6 位作者 黄扬玉 莫炳巧 谭福洋 陈枝 叶建蔚 韦红群 浦月霞 《广西蚕业》 2020年第3期37-40,共4页
吡丙醚是一种昆虫保幼激素类农药,微量吡丙醚农药中毒会不同程度影响家蚕结茧、化蛹、制种,严重影响家蚕种茧育生产和品种资源保存。为了探讨受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对家蚕F1代的影响,以受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的两广二号亲本芙蓉、932、湘... 吡丙醚是一种昆虫保幼激素类农药,微量吡丙醚农药中毒会不同程度影响家蚕结茧、化蛹、制种,严重影响家蚕种茧育生产和品种资源保存。为了探讨受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对家蚕F1代的影响,以受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的两广二号亲本芙蓉、932、湘晖、7532的F1代及两广二号亲本芙蓉、932、湘晖、7532原原种为材料,饲育并制种,调查其蚕期发育经过、体质成绩、茧质成绩及卵质成绩。结果表明: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的F1代能孵化饲养,能结茧、化蛹、制种;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的F1代蚕期发育经过及卵质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体质指标影响程度不同,有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茧质指标除了932有显著差异,其他品种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广二号 吡丙醚 微量农药中毒 F1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吡丙醚类农药对两广二号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美霞 唐亮 +5 位作者 陈枝 黄扬玉 莫炳巧 冉艳萍 谭福洋 汤庆坤 《广西蚕业》 2018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了调查含吡丙醚类农药对两广二号的眠性、营茧功能和蚕茧成绩的影响,试验通过给4龄第2 d的蚕和5龄第1 d的蚕分别添食不同浓度的吡丙醚和吡丙·虫螨腈1次,饲养至上蔟结茧,观察两广二号蚕的眠性并调查蚕茧成绩。试验结果表明,两广... 为了调查含吡丙醚类农药对两广二号的眠性、营茧功能和蚕茧成绩的影响,试验通过给4龄第2 d的蚕和5龄第1 d的蚕分别添食不同浓度的吡丙醚和吡丙·虫螨腈1次,饲养至上蔟结茧,观察两广二号蚕的眠性并调查蚕茧成绩。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食下吡丙醚类农药,不会发生急性中毒症状,但部分蚕的眠期推迟1 d;食下浓度较高的吡丙醚类农药会导致蚕儿不能上蔟结茧,甚至不能化蛹,食下微量浓度的吡丙醚类农药会导致蚕儿结茧率低、化蛹率低、死笼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丙醚类农药 两广二号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杀虫剂吡丙醚制定残留许可限量最终法规
13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0年第2期77-77,共1页
近日,美国环保署发布了吡丙醚(Pyriproxyfen)许可限量最终法规,对杀虫剂吡丙醚制定了残留许可限量的最终法规。
关键词 美国环保署 吡丙醚 杀虫剂 法规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二号小蚕对微量吡丙醚耐受性研究
14
作者 莫柳静 韦师妮 +5 位作者 廖乃有 杨杰 梁小静 叶建蔚 徐开遵 磨长寅 《广西蚕业》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吡丙醚是一种苯醚类农药,在防治果蔬害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喷洒时常会发生漂移现象污染桑叶,进而对养蚕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给两广二号小蚕(1~3龄)添食含不同浓度吡丙醚的桑叶,调查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茧层率及丝质成绩... 吡丙醚是一种苯醚类农药,在防治果蔬害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喷洒时常会发生漂移现象污染桑叶,进而对养蚕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给两广二号小蚕(1~3龄)添食含不同浓度吡丙醚的桑叶,调查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茧层率及丝质成绩等指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小蚕对不同浓度吡丙醚耐受性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0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1.67 d,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10 mg/kg和0.01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2d,表明添食吡丙醚浓度和小蚕蚕期延长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添食浓度越大,熟蚕时间推迟越长;处理组的病蚕率、上蔟率、结茧率、死笼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处理组家蚕全茧量、茧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吡丙醚浓度为0.005mg/kg和0.010mg/kg时表现为显著差异,浓度为0.015mg/kg时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处理组中蚕的解舒光折、丝量和纤度三个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丝质成绩中其他指标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丙醚 两广二号 小蚕期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B型烟粉虱药剂筛选及药效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伟 宋旭明 李慧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89-90,92,共3页
[目的]筛选烟草上防治B型烟粉虱的良好药剂配方。[方法]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阿维菌素、吡虫啉、吡丙醚、噻嗪酮4种药剂及阿维菌素与吡丙醚混配对烟粉虱的毒力及增效作用,并按最佳配比加工成乳油进行田间测试。[结果]4种药剂中,阿维菌素... [目的]筛选烟草上防治B型烟粉虱的良好药剂配方。[方法]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阿维菌素、吡虫啉、吡丙醚、噻嗪酮4种药剂及阿维菌素与吡丙醚混配对烟粉虱的毒力及增效作用,并按最佳配比加工成乳油进行田间测试。[结果]4种药剂中,阿维菌素对烟粉虱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774 mg/L,阿维菌素与吡丙醚混配比例为2∶1时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127.52。5.4%阿维菌素·吡丙醚EC在300 g/hm2剂量下药后15 d对烟粉虱的防效为82.41%,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单剂。[结论]阿维菌素与吡丙醚混配是防治烟草烟粉虱的良好替代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阿维菌素 吡丙醚 药剂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剂对淡色库蚊幼蚊的室内药效及其室外防效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奎宇 孙强 +1 位作者 王国发 李文帅 《现代农业》 2016年第7期96-99,共4页
为探讨微生物源药剂、保幼激素抑制剂类药剂与常规化学药剂对淡色库蚊幼蚊的室内致死效果,及其在野外环境下的防效问题,本研究分别选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0.5%吡丙醚颗粒剂与1%安备双硫磷颗粒剂三种药剂。室内试验显示: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为探讨微生物源药剂、保幼激素抑制剂类药剂与常规化学药剂对淡色库蚊幼蚊的室内致死效果,及其在野外环境下的防效问题,本研究分别选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0.5%吡丙醚颗粒剂与1%安备双硫磷颗粒剂三种药剂。室内试验显示:苏云金杆菌悬浮剂LC50:7.4×10^(-3)毫升/升<1%安备双硫磷杀虫颗粒剂LC50:3.4×10^(-2)毫克/升<0.5%吡丙醚颗粒剂LC50:2.8×10^(-1)毫克/升;药效试验显示,在第6天时,苏云金杆菌悬浮剂与1%安备双硫磷颗粒剂均能致使幼蚊的死亡率达到100%,而0.5%吡丙醚颗粒剂的处理下,幼蚊死亡率在前期较低,但最终也能达到94%。室外人工药效试验显示: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药效持效期能达到3周以上,且能使淡色库蚊幼蚊达到80%多的死亡率,羽化率也较低。但在室外条件下,0.5%吡丙醚颗粒剂与1%安备双硫磷颗粒剂对幼蚊,均具有比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更高的死亡率,更低的羽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安备双硫磷杀虫颗粒剂 吡丙醚颗粒剂 淡色库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丽花 刘惠芬 《北方蚕业》 2020年第4期37-39,共3页
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代表的第三代农药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文章介绍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农药的种类,分述了灭幼脲、氟啶脲、吡丙醚、苯氧威、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7种农药的毒杀作用、毒力大小、残... 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代表的第三代农药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文章介绍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农药的种类,分述了灭幼脲、氟啶脲、吡丙醚、苯氧威、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7种农药的毒杀作用、毒力大小、残效期以及家蚕的中毒症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幼脲 氟啶脲 吡丙醚 苯氧威 虫酰肼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防家蚕农药中毒,保障蚕业生产安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深惠 蒋满贵 《广西蚕业》 2020年第3期33-33,共1页
2020年春夏以来,广西河池、百色、贵港等大蚕区发生多起家蚕农药中毒事件,造成蚕农较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蚕业生产。总结蚕区养蚕农药中毒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蚕区桑园或周边果园、林木使用了对蚕为剧毒类的农药,如菊酯类、新烟碱类等... 2020年春夏以来,广西河池、百色、贵港等大蚕区发生多起家蚕农药中毒事件,造成蚕农较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蚕业生产。总结蚕区养蚕农药中毒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蚕区桑园或周边果园、林木使用了对蚕为剧毒类的农药,如菊酯类、新烟碱类等农药,即使微量的农药污染桑叶也会导致家蚕死亡的中毒现象发生。(2)蚕区桑园周边使用了吡丙醚等保幼激素类农药,轻度的桑叶污染则引起家蚕出现不吐丝不结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生产 中毒现象 农药中毒 蚕区 保幼激素 吡丙醚 新烟碱类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苍蝇扼杀在成虫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本刊编辑 《猪业科学》 2014年第7期28-28,共1页
猪场内的苍蝇可传播很多疾病,消灭苍蝇一直是一大难题。在美国位于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农业研究局(ARS)的医疗、农业与兽医昆虫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称为吡丙醚(pyriproxyfen)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来杀灭苍蝇,
关键词 苍蝇 SITE 昆虫生长调节剂 农业研究局 成虫 佛罗里达州 兽医昆虫学 吡丙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制定杀虫剂许可限量法规
20
《中国标准化》 2010年第2期79-79,共1页
美国近日发出通报,美环保署对杀虫剂吡丙醚(Pyriproxyfen)制定了残留许可限量的最终法规。法规规定吡丙醚在叶类蔬菜(芸苔类除外)上的残留许可限量为3.0ppm;根茎块茎叶类蔬菜为2.Oppm;芦笋为2.0ppm。上述法规已获批准。
关键词 杀虫剂 法规 美国 叶类蔬菜 吡丙醚 残留 块茎 根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