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及其特异性模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瑞珩 付立 +2 位作者 马兴涛 李丽 叶志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9期33-35,共3页
综述了欧洲癌症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乳腺癌、肺癌、胰腺疾病、头颈癌等四个特异性模块的内容及应用情况,并指出该领域发展趋势,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生命质量 QOQ-C30 异性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的制定及考评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曦兮 孙丁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1期46-47,共2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其方法的研究也越显重要。文章主要讨论生命质量评价方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的制定步骤及考评方法。
关键词 异性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乡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振兴 唐晓君 +3 位作者 金娅娜 何苗 龙倩 汤胜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6-911,共6页
目的调研重庆城乡地区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情况,探讨城乡间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获得2型糖尿病患者496例,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特异性量表(D... 目的调研重庆城乡地区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情况,探讨城乡间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获得2型糖尿病患者496例,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进行生命质量测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城乡各维度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平均(62.80±14.47)分,农村患者生命质量低于城镇患者(P<0.01),受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和治疗维度。城乡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精神和社会关系维度存在差异(P<0.01)。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总分与病程(β=0.169,P=0.004)、文化程度(β=-0.105,P=0.043)和人均月收入(β=-0.126,P=0.007)有关,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总分与性别(β=0.157,P=0.040)、人均月收入(β=-0.116,P=0.025)有关。结论重庆城镇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较农村患者好。针对城乡患者生命质量的不同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城乡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生命质量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针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NSE、VEGF、BDNF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灿 蔡燕 +1 位作者 何泽液 宋曼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项针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3例,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项针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3例,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项针治疗,治疗疗效28 d,观察治疗前后者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NSE、VEGF、BDNF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FO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FOI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3(IL-1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IL-18、IL-13、hs-CR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SE、VEGF、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NSE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VEGF、BDNF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67.31%(35/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针治疗能明显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NSE水平,提高VEGF、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 炎性反应 神经元异性烯醇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应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武杰 王玉 +3 位作者 刘建 陈洁 邱晓伟 刘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38-3342,3348,共6页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应,探讨该治疗方案的利弊,为临床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脑梗死后...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应,探讨该治疗方案的利弊,为临床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调脂、控血压、血糖等措施)及表面肌电生物反馈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行中医辨证,并以涤痰汤为基础方加减辨治。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摄食功能(FOIS)评分、饮水功能(蛙田饮水评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F)、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测评,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判断2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治疗后蛙田饮水评级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治疗后ND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2组患者治疗后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显著增强患者吞咽功能效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高,可作为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良好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 涤痰汤加减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吞咽功能效应 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 摄食功能 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