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徐兰平 陈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 目的:分析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吞咽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吞咽功能、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行动研究理论 健康教育 吞咽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芳 康梅娟 +2 位作者 刘义锋 孙军 王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0例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不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情况、性格特点、居住情况、照顾者、职业状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0例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不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情况、性格特点、居住情况、照顾者、职业状况、脑卒中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食方式、焦虑程度、医保情况、吞咽功能、家庭情况)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性格特点、照顾者、脑卒中病程、进食方式、职业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吞咽功能、医保情况、焦虑程度、家庭情况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SS-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格特点、进食方式、脑卒中病程、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医保情况、焦虑程度、家庭情况均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身心健康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病程、性格特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食方式、焦虑程度、吞咽功能、家庭情况、医保情况均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身心健康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
3
作者 何竹韵 唐磊磊 李国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及功能训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南京鼓楼医院接受全喉切除术治疗的150例喉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 目的探究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及功能训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南京鼓楼医院接受全喉切除术治疗的150例喉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存在吞咽困难,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吞咽困难,发生率为16.00%。肿瘤分期、术后有无接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均与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困难有关(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肿瘤分期(Ⅲ~Ⅳ期)、术后接受放疗、颈部有淋巴结转移均为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影响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多与肿瘤分期、术后有无接受放疗、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护理人员术前需结合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并重视术后对吞咽功能的评估,早期实施功能训练,以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全喉切除术 吞咽困难 影响因素 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咽喉测压在口咽性吞咽困难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贾雪 李懿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36-739,744,共5页
高分辨率咽喉测压(high resolution pharyngeal manometry,HRPM)是一种用于评估咽喉部肌肉功能和压力变化的检测技术[1]。HRPM通过压力地形图获取咽部和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的压力变化,从而获取精确的咽压信息... 高分辨率咽喉测压(high resolution pharyngeal manometry,HRPM)是一种用于评估咽喉部肌肉功能和压力变化的检测技术[1]。HRPM通过压力地形图获取咽部和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的压力变化,从而获取精确的咽压信息[2]。吞咽是极为复杂的生理活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e disease,MND)及头颈部放射疾病等多种累及口咽期吞咽的疾病均会引起口咽性吞咽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咽喉测压 口咽 吞咽困难 咽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艳 孙洁 +2 位作者 张莉 高思宇 司徒功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96-99,1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摄食吞咽困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低频组、...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摄食吞咽困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低频组、高频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认知功能恢复训练,而低频组则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右侧低频rTMS治疗,高频组则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左侧高频rTMS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三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及营养状况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吞咽造影评分量表、Roenbek渗漏-误吸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高频组低于低频组、对照组,低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简易智能状态评分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微型营养评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频组高于低频组、对照组,低频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较低频rTMS及常规认知功能恢复训练,可更好地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后认知障碍 摄食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管理证据应用审查及障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雪丹 王慧文 +4 位作者 晏蓉 罗婕 李瑞 刘欢 曾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管理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因素,为开展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规范化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指导,通过系统检索、评价及汇总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确定证...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管理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因素,为开展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规范化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指导,通过系统检索、评价及汇总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确定证据。建立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预防及管理证据审查指标并进行质量审查,依据基线审查情况开展障碍因素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27条最佳证据,据此制定11条审查指标,其中有6条依从率>60%,5条依从率<60%,其中有1条指标依从率为0。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包括缺乏颈椎吞咽困难筛查和标准化吞咽评估工具,术后患者吞咽困难预防相关护理措施,颈椎术后吞咽困难预防规范化措施,护士缺乏评估意识和评估知识、颈椎术后吞咽困难预防的相关知识、对颈椎吞咽困难机械预防方法不了解等。结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吞咽困难预防证据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应针对障碍因素实施改进,促进证据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吞咽困难 证据审查 障碍因素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法构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方案
7
作者 何竹韵 唐磊磊 李国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5期134-136,共3页
目的:基于Delphi法构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CPL)后吞咽困难快速康复护理方案。方法:组建研究小组,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SCPL后吞咽困难患者需求初步制定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利用Delphi法,邀请21名专家进行专家函询,基于肯德尔和谐系数(... 目的:基于Delphi法构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CPL)后吞咽困难快速康复护理方案。方法:组建研究小组,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SCPL后吞咽困难患者需求初步制定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利用Delphi法,邀请21名专家进行专家函询,基于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与专家权威系数(Cr)等指标的分析,确定最终护理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1名专家的Cr为0.895,第1轮Kendall's W为0.80,第2轮Kendall's W为0.85。最终确定SCPL后吞咽困难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包括4个维度,14个条目,条目重要性评分均>4分,变异系数<0.20。结论:本研究中专家参与研究的积极程度与权威程度较高,意见协调程度良好,构建的SCPL后吞咽困难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 吞咽困难 快速康复护理 专家函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王超臣 蔺姗 宋宝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头项针组接受头项针治疗,NMES组接受N... 目的探讨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头项针组接受头项针治疗,NMES组接受NMES治疗,联合组接受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图(s EMG),评估3种措施的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WST分级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治疗前,颏下肌群s 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头项针组、NMES组,颏下肌群s 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头项针组、NM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PSD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头项针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营养路径管理对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及吞咽功能的应用
9
作者 翁宝莹 林容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改良营养路径管理后对其营养状态、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30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营养管理,30例观察组...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改良营养路径管理后对其营养状态、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30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营养管理,30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营养路径管理。比较两组的营养状态、吞咽功能、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营养指标、吞咽功能以及心理状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心理状态(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改良营养路径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同时对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也可起到有效作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营养路径管理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吞咽功能 营养状态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邹敏 席淑新 +2 位作者 曾长娟 吴沛霞 王丽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93-96,共4页
鼻咽癌放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鼻咽癌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包括生活质量的评估、预防改善、营养干预、心理护理以及对照顾者的护理等。提出综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改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对患... 鼻咽癌放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鼻咽癌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包括生活质量的评估、预防改善、营养干预、心理护理以及对照顾者的护理等。提出综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改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吞咽困难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申健 邓红亮 崔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及血氧饱和度(SaO2)测定对其疗效的评价。方法选取首次发病合并有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180例,入院后按患者及家属意愿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A组)和传统康复治疗组(B组)。对A组患者早...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及血氧饱和度(SaO2)测定对其疗效的评价。方法选取首次发病合并有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180例,入院后按患者及家属意愿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A组)和传统康复治疗组(B组)。对A组患者早期给予基础训练、摄食直接训练、电刺激治疗、针灸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B组进行传统护理及冷刺激训练治疗。3周后两组均采用饮水实验及统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来评价康复治疗后的疗效,并比较A组吞咽前后SaO2的变化。结果 A组饮水实验评分好于B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在3周时吞咽后SaO2降低值小于入院时(P<0.05)。结论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恢复更加有效,SaO2测定可以作为脑卒中床旁吞咽困难及疗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康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血氧饱和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海波 耿爱香 +3 位作者 赵东英 刘焕 李丽娜 王曼曼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2期2050-2051,共2页
目的探讨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将150例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加冰刺激... 目的探讨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将150例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加冰刺激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病程缩短。结论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刺激 康复训练 脑梗死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训练联合针刺对颅脑外伤吞咽困难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志红 季慧芳 +2 位作者 段青梅 张丽 王润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4期347-348,共2页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吞咽困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吞咽困难恢复训练,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疗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吞咽困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吞咽困难恢复训练,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疗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功能恢复训练及针刺对颅脑外伤吞咽困难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吞咽困难 功能训练 针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关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桑裴铭 张明 +3 位作者 陈斌辉 顾仕荣 李杰 卢良杰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相关原因。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进行颈前路手术的3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7例,女171例;年龄28-81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相关原因。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进行颈前路手术的3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7例,女171例;年龄28-81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体次全切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间盘置换。术后1个月根据Bazaz食道功能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将所有患者分成吞咽困难组和吞咽正常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数、颈前路钛板使用率。结果:术后1个月共有63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男19例,女44例,男女性别之间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9.1×10-28〈0.05);吞咽困难组: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5.0岁;吞咽正常组: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3.6岁;发生吞咽困难组与吞咽正常组之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4×10-8〈0.05);63例吞咽困难患者均使用钛板内固定,而21例吞咽正常患者均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未使用颈前路钛板固定),应用颈前路钛板固定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吞咽困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手术单节段3例,双节段24例,3节段及3个以上节段36例,3节段及3个以上节段钛板内固定组与单、双节段钛板内固定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6×10-33〈0.05)。结论 :颈前路术后吞咽困难的原因较多,其中应包括女性、高龄、钛板内固定的应用以及多节段手术等因素,临床医生在进行颈前路手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颈椎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晓晖 田伟 +2 位作者 刘波 李勤 张贵林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8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颈椎手术患者354例,其中行颈椎前路手术172例(AC组),颈椎后路手术182例(PC组);术后随访平均28个月,了解患者术后当天及1、3、6、12个月吞咽困难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颈椎手术患者354例,其中行颈椎前路手术172例(AC组),颈椎后路手术182例(PC组);术后随访平均28个月,了解患者术后当天及1、3、6、12个月吞咽困难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与吞咽困难发生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吞咽困难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吞咽困难发生均与年龄、性别、BMI、翻修手术比例、手术时间、出血量无关,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手术方式(AC或PC)、手术节段数目、最高手术节段水平、翻修手术比例、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无显著关联,P均>0.05。结论颈椎手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不受患者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方式、翻修手术比例、手术节段数目、最高手术节段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后路手术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丽丽 李红 +2 位作者 林榕 陈秋华 涂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对13家养老机构40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根据有无吞咽困难分为两组,对多个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 目的评估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对13家养老机构40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根据有无吞咽困难分为两组,对多个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为52.5%,吞咽困难组的年龄、痴呆程度、基础疾病、进食依赖、进食时间、食物类型、牙齿缺失与无吞咽困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者的年龄≥75岁、痴呆程度(中度、重度)、并存基础疾病(脑血管)、进食依赖(喂食)、进食时间(≥30min)、食物类型(固体食物)、牙齿缺失(6颗及以上)是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应及早发现并预防相关危险因素,多途径延缓吞咽困难的发生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吞咽困难 吞咽功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陆军伟 孙建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与合理组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假性球麻... 目的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与合理组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为主的文献共230篇,共使用124个穴位,总频次为1 812次,十四经穴109个,总频次1 532次,占85%;经外奇穴280次,占15%。其中出现频率占10%以上的经穴16个,阳经穴8个,阴经穴6个,经外奇穴2个。结论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宜分部位加辨证取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针灸疗法 选穴规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三针治疗中风吞咽困难76例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孔江 赵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1-361,共1页
关键词 咽三针 风池 中风 吞咽困难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困难患者两种肠内营养方式与发生吸入性肺炎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娟 金小慧 +1 位作者 叶丹茹 高志立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1803-1804,共2页
目的比较普通鼻饲与胃造瘘管饲两种营养方式对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的吞咽困难患者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53例因吞咽困难需肠内营养的患者,按常规留置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其中有45例四个月后吞咽困难仍无改善且符合造瘘指征... 目的比较普通鼻饲与胃造瘘管饲两种营养方式对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的吞咽困难患者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53例因吞咽困难需肠内营养的患者,按常规留置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其中有45例四个月后吞咽困难仍无改善且符合造瘘指征者予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经胃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患者术前术后采用正确的注食体位,间隔相同的注食时间、注食量。统计两种方式下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普通鼻饲4个月内发生吸入性肺炎10例,发生率为18.87%,胃造瘘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2例,发生率为4.44%,两种方式比较(χ2=4.712,P=0.03<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胃造瘘管饲有助于降低吞咽困难患者食物返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胃肠内营养 胃造瘘 鼻饲 吸入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手术后吞咽困难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杰 陶晓晖 +1 位作者 靳培浩 田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82例颈椎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均行颈椎后路棘突纵割式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型术。参照国际通用的Bazaz分级系统,术后即刻发生吞咽困难17例(吞咽困难组),未发生...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82例颈椎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均行颈椎后路棘突纵割式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型术。参照国际通用的Bazaz分级系统,术后即刻发生吞咽困难17例(吞咽困难组),未发生吞咽困难165例(无症状组)。采集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BMI、翻修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节段数),计算手术前后C2~C7角度变化(d C2~C7),对上述资料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BMI、翻修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吞咽困难组d C2~C7为4.8°±1.2°,无症状组为2.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d C2~C7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 C2~C7增大是颈椎后路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OR=1.144,95%CI为1.012~1.293,P〈0.05)。结论颈椎后路手术前后C2~C7角度变化过大是患者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颈椎曲度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