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慢启动影响的TCP吞吐量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涛 朱耀庭 +1 位作者 朱光喜 姚文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TCP吞吐量模型的研究是网络协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一些其它模型相比 ,Padhye提出的TCP吞吐量模型比较精确地描述了TCP吞吐量与往返时间、丢包率和超时时限的关系 ,但在丢包率很高的场合 ,Padhye模型误差较大 ,本文分析了高网络负荷... TCP吞吐量模型的研究是网络协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一些其它模型相比 ,Padhye提出的TCP吞吐量模型比较精确地描述了TCP吞吐量与往返时间、丢包率和超时时限的关系 ,但在丢包率很高的场合 ,Padhye模型误差较大 ,本文分析了高网络负荷下TCP传输的性能 ,提出了一个高网络负荷下TCP吞吐量的改进Padhye模型 ,实验表明 ,该模型在高网络负荷环境下更接近实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吞吐量模型 拥塞控制 网络协议 Padhye模型 慢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Rab的吞吐量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汤旭红 刘正蓝 朱淼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4-35,共12页
基于接收端通告的TCP(TCP-Rab,receiver advertisement based TCP)协议是我们实现的一种新的TCP协议,在文献[1]中对TCP-Rab的算法设计、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对TCP-Rab进行了少量改进,重点导出了TCP-Rab的吞吐量性能模型,并对TCP-Ra... 基于接收端通告的TCP(TCP-Rab,receiver advertisement based TCP)协议是我们实现的一种新的TCP协议,在文献[1]中对TCP-Rab的算法设计、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对TCP-Rab进行了少量改进,重点导出了TCP-Rab的吞吐量性能模型,并对TCP-Rab进行了试验研究。该模型采用统计的方法,在导出TCP-Rab的吞吐量性能模型的时候,不仅考虑了TCP连接的拥塞避免阶段对吞吐量的影响,也考虑了慢启动阶段对吞吐量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一个发送窗口内多个数据包随机丢失对吞吐量的影响,因此该模型能适用于实际的网络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协议 吞吐量模型 带宽估计 立即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SACK突发分组丢失吞吐量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明 曾孝平 +2 位作者 李娟 刘学 陈礼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8-156,共9页
利用Gilbert分组丢失模型描述端对端突发分组丢失特性,提出了基于RFC6675的快重传和快恢复模型,推导并基于该模型建立TCP SACK吞吐量模型。数值实验和仿真实验表明,快重传和快恢复模型能准确描述基于RFC6675的快重传和快恢复过程;TCP S... 利用Gilbert分组丢失模型描述端对端突发分组丢失特性,提出了基于RFC6675的快重传和快恢复模型,推导并基于该模型建立TCP SACK吞吐量模型。数值实验和仿真实验表明,快重传和快恢复模型能准确描述基于RFC6675的快重传和快恢复过程;TCP SACK流吞吐量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 SACK 快重传和快恢复 吞吐量模型 时延带宽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hye TCP吞吐量模型分析及改进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胜 刘文予 +1 位作者 王曜 朱光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5-1019,共5页
在充分研究 Padhye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 Gilbert模型从另外一个角度计算了 TCP吞吐量原理公式 ,计算结果与原有 Padhye模型完全一致 .同时定性分析了 Padhye模型中各主要参数在丢包率较大时的误差情况 ,以及造成的Padhye模型在高网络负... 在充分研究 Padhye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 Gilbert模型从另外一个角度计算了 TCP吞吐量原理公式 ,计算结果与原有 Padhye模型完全一致 .同时定性分析了 Padhye模型中各主要参数在丢包率较大时的误差情况 ,以及造成的Padhye模型在高网络负载下与实际结果的误差情况 .基于这种状况 ,我们提出了一种分段的精确 Padhye模型 (Ex-Padhye模型 ) ,试验结果表明 ,Ex- Padhye模型在丢失指示率较高的情况下仍能够较好的与精确值相拟合 ,在精确度上比 Padhye模型有了很大的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吞吐量模型 Padhye模型 Gilber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P NewReno的稳态吞吐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伟 温涛 +1 位作者 冯自勤 郭权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8-406,共9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当前网络未启用SACK选项的TCP流中,有超过一半的数据流采用TCP New Reno的快速恢复算法.而Padhye提出的基于TCP Reno的TCP吞吐量分析模型,不能准确反映TCP New Reno数据流的吞吐量.Padhye模型在建立过程中采用猝发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当前网络未启用SACK选项的TCP流中,有超过一半的数据流采用TCP New Reno的快速恢复算法.而Padhye提出的基于TCP Reno的TCP吞吐量分析模型,不能准确反映TCP New Reno数据流的吞吐量.Padhye模型在建立过程中采用猝发性丢包模型,同时忽略了快速恢复阶段和超时后的慢启动阶段,影响了预测的准确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CP New Reno的吞吐量分析模型.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更符合真实网络丢包特征的丢包模型,并且充分考虑了快速恢复阶段和超时后的慢启动阶段对吞吐量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TCP New Reno数据流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 NewReno 拥塞控制 吞吐量模型 快速恢复 网络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并行传输中吞吐量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宋飞 苏伟 +1 位作者 张宏科 张思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7-893,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吞吐量的建模方法,并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给出了优化算法.模型结合不同传输阶段的特点对拥塞窗口的增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通过往返传输时间和拥塞窗口的变化情况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在Matlab平台...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吞吐量的建模方法,并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给出了优化算法.模型结合不同传输阶段的特点对拥塞窗口的增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通过往返传输时间和拥塞窗口的变化情况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在Matlab平台上实现该模型可以发现,优化算法能够大大降低复杂度,同时模型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的拟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吞吐量模型 拥塞窗口 往返传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接收缓存下CMT稳态吞吐量建模与分析
7
作者 刘杰民 徐长明 +2 位作者 于长永 王兴伟 黄敏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528,共14页
多路径并行传输(CMT)是一个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新传输协议,它使用SCTP协议的多宿特性,在一条端到端偶联中的多条路径上并行地进行数据分发,相对单路径传输具有聚合带宽、可以提高端到端吞吐量的优点.文中针对受限接收缓存下发... 多路径并行传输(CMT)是一个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新传输协议,它使用SCTP协议的多宿特性,在一条端到端偶联中的多条路径上并行地进行数据分发,相对单路径传输具有聚合带宽、可以提高端到端吞吐量的优点.文中针对受限接收缓存下发送窗口是否受接收窗口影响两种情况分别对多路径并行传输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关联的CMT吞吐量模型.首先以轮为单位,分别对两种情况下的超时阶段、慢开始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的拥塞窗口进行了分析.其次,综合3个阶段传输情况,得到1个多路径并行传输过程中,稳态吞吐量关于RTT、RTO和丢包率的函数关系,它能够很好地估计多路径并行传输协议在受限接收缓存下稳态吞吐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验证了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吞吐量模型 发送窗口 接收窗口 受限接收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拥塞控制分析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炯 张树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6-791,共6页
介绍了研究传输控制协议 (TCP)拥塞控制问题的各种分析模型 ,指出了研究TCP拥塞控制的主要目标 .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给予了讨论 ,并对当前现有模型根据其流量范围和使用的分析工具进行了分类概括 .
关键词 传输控制协议 拥塞控制 吞吐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TCP性能分析模型
9
作者 刘建平 刘增基 文爱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34,共6页
针对光突发交换网络的特殊传送方式,提出了一种稳态连接条件下TCP的吞吐量模型;该模型采用统计的方法,综合考虑了突发组装和突发丢失的因素,分析了突发所包含同一连接TCP分组数对TCP吞吐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个吞吐量与突发丢失率、突... 针对光突发交换网络的特殊传送方式,提出了一种稳态连接条件下TCP的吞吐量模型;该模型采用统计的方法,综合考虑了突发组装和突发丢失的因素,分析了突发所包含同一连接TCP分组数对TCP吞吐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个吞吐量与突发丢失率、突发包含TCP/IP分组数及往返时延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突发所包含TCP/IP分组数存在一个最佳临界值,使吞吐量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突发交换 TCP协议 突发汇聚 吞吐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并行传输中接收缓存阻塞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飞 王博 +1 位作者 张宏科 张思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2-55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接收缓存阻塞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分析的建模方法.该模型能够通过路径丢包率、往返传输时间等参数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了快速重传、拥... 本文研究了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接收缓存阻塞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分析的建模方法.该模型能够通过路径丢包率、往返传输时间等参数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了快速重传、拥塞窗口与接收缓存容量的关系对结果的影响.通过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该模型能够在网络性能参数发生变化时很好的预测吞吐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吞吐量模型 接收缓存阻塞 往返传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的多信道多址接入协议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红艳 李建东 曹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5-908,883,共5页
本文对一种基于IEEE 802.11 DCF协议多信道多址接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该接入方案中,节点在公共的控制信道上预约数据信道,随后在预约成功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分组的传输.本文采用马尔科夫链构建了控制信道的预约模型,给出了多... 本文对一种基于IEEE 802.11 DCF协议多信道多址接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该接入方案中,节点在公共的控制信道上预约数据信道,随后在预约成功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分组的传输.本文采用马尔科夫链构建了控制信道的预约模型,给出了多信道吞吐量的理论分析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的一致性,并给出了信道吞吐量与信道数、数据分组长度、节点密度、信道切换时延等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址接入协议 多信道 吞吐量模型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TCP Reno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建平 文爱军 +1 位作者 刘增基 靖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51-1955,共5页
该文在分析光突发交换(OBS)网络对TCP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个突发所包含的属于同一TCP/IP连接的分组数对TCP Reno吞吐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个吞吐量与突发丢失率、单个突发所包含分组数以及往返时延(RTT)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仿真... 该文在分析光突发交换(OBS)网络对TCP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个突发所包含的属于同一TCP/IP连接的分组数对TCP Reno吞吐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个吞吐量与突发丢失率、单个突发所包含分组数以及往返时延(RTT)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接入链路带宽较大时,突发所包含的分组数存在一个最佳值,使TCP吞吐量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突发交换 TCP协议 突发汇聚 吞吐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for single-hop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13
作者 徐贵森 谭学治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32-1544,共13页
A novel distributed cognitive radio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was proposed.The protocol divided a transmission interval into two parts for exchang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 A novel distributed cognitive radio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was proposed.The protocol divided a transmission interval into two parts for exchang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system saturation throughput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a three-dimensional multi channel Markov chain model to describe the sate of the cognitive users (CUs) in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was presented.The proposed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packet transmission schemes employed by the basic,RTS/CTS access mechanism adopted in the normal IEEE 802.11.Analyz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two methods,a hybrid access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ystem throughpu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close to the value computed by the model (less than 5%),and the proposed protocol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roughput by borrowing the licensed spectrum.By analyzing the dependence of throughput on system parameters,hybrid mechanism dynamically selecting access mechanism can maintain high through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multichannel cognitive radio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aturation throughp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