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管子》的君臣观初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裴传永
孙希国
-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8年第1期4-8,共5页
-
文摘
《管子》的君臣观初探裴传永孙希国《管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深刻精到,但由于其具体成书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悬而不决,致使关于《管子》思想的研究迟迟不能得到深入、系统的开展,使《管子》的许多创见迟迟不能得到合理、准确的历史定位,此诚为古代思想史研究的一大...
-
关键词
《管子》
君臣观
君臣关系
人臣
兴利除害
思想品德
进步性
中共山东省委
《大匡》
商周时期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黄石公三略》的君臣观
- 2
-
-
作者
郭海燕
-
机构
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
-
出处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63-167,共5页
-
文摘
在《黄石公三略》所提倡的君臣关系中,君占据着主导,掌握着臣的生杀大权,臣处于依附从属的地位,不能冒犯君主的权威。《黄石公三略》既把臣看作君治理国家的重要辅佐,提倡君主要竭力选贤任能,同时又把臣放到了君的对立面,认为君主要尽力控制、监督甚至打击那些把持政权或手握重兵的重臣。《黄石公三略》的君臣观是博采兼容众家思想而形成的。
-
关键词
《黄石公三略》
君臣观
君
臣
-
分类号
E892
[军事]
-
-
题名晏子君臣观浅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边树本
-
机构
临淄区第三中学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3年第4期29-30,37,共3页
-
文摘
对《晏子春秋》中大量的对问材料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晏子对君臣之道的看法,既反映了前代和当代思想家们对他的世界观的影响,又影响了后世大批学者的观点。晏子生当周室衰微的春秋末期,他的君臣观既受周代礼法的影响,又有个人独特的创见,表现了晏子顺应时代而又超越时代的入世思想。
-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君臣观
国君
世界观
入世思想
超越时代
君臣关系
思想家
百姓
看法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杜甫君臣观新探
- 4
-
-
作者
康伊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86年第2期47-52,共6页
-
文摘
(一)唐人评论杜甫,着眼点并不在对君王的态度。樊晃称杜甫诗为“大雅之作”;韩愈赞杜甫诗“光焰万丈长”;元稹大力肯定杜甫的“集大成”;白居易则盛称杜诗“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宋人评杜的角度,与唐人大异。苏轼认为:“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
关键词
杜甫诗
杜子美
樊晃
白居易
元稹
君臣观
苏轼
集大成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管子》历史观探微
- 5
-
-
作者
刘佳益
-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8期70-72,共3页
-
文摘
《管子》一书集中体现了管仲学派的历史思想,包括天人观与君臣观两大方面,天人观中既有浓厚的天命鬼神色彩,也注重人事人为的作用。君臣观方面对君主和臣子的责任与义务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君臣和谐治理观。《管子》虽非系统论述历史思想的史学典籍,但仍能反映出先贤对社会历史的深刻见解。
-
关键词
《管子》
天人观
君臣观
-
分类号
B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浅谈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意识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少玉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
文摘
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历史上著名盛世之一,它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指导思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人才观、君臣观、君民观、民族观四方面阐述了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意识及其作用。
-
关键词
和谐意识
人才观
君臣观
君民观
民族观
-
Keywords
Harmony Consciousness
Talent Concept
Concept of monarch - official
Concept of monarch - common people
Nationality Concept
-
分类号
K24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