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熙年间孤本《青铜君传》考述
1
作者 田富军 叶根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6期201-205,共5页
内蒙古图书馆藏康熙刻本《青铜君传》是清康熙年间湖广提督俞益谟的传记。它的成书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由黎宗周、王基等多人参与共同完成的。黎宗周所"纪实"俞益谟生平事迹,当止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俞益谟升任山西... 内蒙古图书馆藏康熙刻本《青铜君传》是清康熙年间湖广提督俞益谟的传记。它的成书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由黎宗周、王基等多人参与共同完成的。黎宗周所"纪实"俞益谟生平事迹,当止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俞益谟升任山西大同总兵初期这一时段。王基于俞益谟死后,对该传进行了全面的续写。康熙五十二年(1713)当年或此后不久,由俞礼、张祯等人刊刻成书。《青铜君传》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史料价值,在人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益谟 《青铜君传 黎宗周 王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如意君传》(明清艳情小说书目钞补之二)
2
作者 悠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于《如意君传》,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记云:“《如意君传》,未见,刘衡如先生云:日人某书中记有青霞室刊本,四册。此书演唐武后事,嘉庆十五年御史伯依保奏禁。见《癸已存稿》。按:……据此,则《如意君传》亦明人作。”我所... 关于《如意君传》,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记云:“《如意君传》,未见,刘衡如先生云:日人某书中记有青霞室刊本,四册。此书演唐武后事,嘉庆十五年御史伯依保奏禁。见《癸已存稿》。按:……据此,则《如意君传》亦明人作。”我所见的另外两种《如意君传》如下:1.前有“甲戌秋华阳散人题”的《如意君传序》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君传 武后 御史 明清艳情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 刘衡如 书目 孙楷第 嘉庆 书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瓶梅》的性描写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朔方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3期79-82,共4页
论《金瓶梅》的性描写徐朔方外国人学汉语有一个特殊的困难,他们学习任何一种西方语言都不会有这样的经历:相当多的词汇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它们词义相同或相近,而用法大异。如果对此混淆不清,那比搞错法语、俄语或德语中的阴阳词性... 论《金瓶梅》的性描写徐朔方外国人学汉语有一个特殊的困难,他们学习任何一种西方语言都不会有这样的经历:相当多的词汇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它们词义相同或相近,而用法大异。如果对此混淆不清,那比搞错法语、俄语或德语中的阴阳词性更为尴尬。本文题目总算找到一个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性描写 《如意君传 现实主义 《牡丹亭》 自然主义 《西厢记》杂剧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潘金莲 西门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欲描写移植错位:《金瓶梅》非文士之作 被引量:1
4
作者 傅憎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6-118,120,共4页
1 与《金瓶梅词话》关系密切的情欲小说,当推《如意君传》,对两书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弄清文学上的传承关系,且能为成书找到新的佐证。《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七回,写西门庆与王六儿秽事“犹如武则天遇敖曹”,虽未明指书名,然确为《如意... 1 与《金瓶梅词话》关系密切的情欲小说,当推《如意君传》,对两书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弄清文学上的传承关系,且能为成书找到新的佐证。《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七回,写西门庆与王六儿秽事“犹如武则天遇敖曹”,虽未明指书名,然确为《如意君传》之本事。《如意君传》不仅对《金瓶梅》,对后来的情欲小说影响也大。《肉蒲团》在书中两次直指《如意君传》、《绣榻野史》、《痴婆子传》之书名。《如意君传》为短篇,卷首有华阳散人甲戌秋所作之序。《肉蒲团》今见为日刊本,时当清康熙乙酉(1705年)刊行。初曾疑“如”传华阳散人甲戌序,或伪托“假虚”即子虚乌有也。词话本“犹如武则天遇敖曹”一说,给人们提供了证据,此书确在《金瓶梅》之前。今且以《肉蒲团》刊行之康熙乙酉为终点,将此前的“甲戌”列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如意君传 武则天 西门庆 比较研究 描写 移植 小说 错位 文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序《郑风》的话语构设与汉初继嗣语境关系研究
5
作者 杨秀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毛《序》解读《郑风》作品主要采用概念转换、取譬转义等意义置换手法,聚焦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郑庄公诸子间两场因君位传替而引发的政治斗争,认为由此造成的社会混乱是郑国走向衰败的根源之一。毛《序》将郑国君位传替斗争作为《郑风... 毛《序》解读《郑风》作品主要采用概念转换、取譬转义等意义置换手法,聚焦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郑庄公诸子间两场因君位传替而引发的政治斗争,认为由此造成的社会混乱是郑国走向衰败的根源之一。毛《序》将郑国君位传替斗争作为《郑风》言说内容并加以批判,体现出在汉初继嗣不明的政治局势下,作者尝试重建周代嫡长子继承宗法传统的话语权力,借由文本注释实现构设符合大一统背景的新秩序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序》 郑国 《郑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循《里堂书跋》补遗一则
6
作者 王少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77,共1页
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甘泉(今扬州市)人。嘉庆六年(1801),乡试中举,次年入京会试落第,从此不与科考。曾入阮元幕府,因生母抱病,不再入幕,居家授徒,读书治学。焦氏学问广博,涉及经学、史学、文学、数学等诸多领... 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甘泉(今扬州市)人。嘉庆六年(1801),乡试中举,次年入京会试落第,从此不与科考。曾入阮元幕府,因生母抱病,不再入幕,居家授徒,读书治学。焦氏学问广博,涉及经学、史学、文学、数学等诸多领域,著有《易通释》《易章句》《易图略》《周易补疏》《尚书补疏》《毛诗补疏》《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陆氏草木鸟兽虫鱼疏疏》《毛诗地里释》《礼记补疏》《孟子正义》《群经宫室图》等。生平事迹详见《清史稿》《清史列传》本传及阮元《通儒扬州焦君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传 《清史稿》 《清史列 入幕 读书治学 《孟子正义》 焦循 阮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