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析韩非君主专制主义的法律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5-28,共4页
韩非认为:在“人民众而货财寡”及“皆挟自为心”的情况下,需要法律来“禁暴止乱”;国家应重视法律的运用,实行酷刑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君主治理国家关键要集大权于一身,以法律为主要工具,“法”、“势”、“术”三者并重,以达到...
韩非认为:在“人民众而货财寡”及“皆挟自为心”的情况下,需要法律来“禁暴止乱”;国家应重视法律的运用,实行酷刑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君主治理国家关键要集大权于一身,以法律为主要工具,“法”、“势”、“术”三者并重,以达到维护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目的。韩非的法律思想对统治中国数千年的以刑法为主体的封建法律体系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君主专制主义
法
势
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的民族与文化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韦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7-91,共5页
《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载刘雨涛同志的《秦与华夏文化》一文(以下简称《刘文》)重申了蒙文通先生之说,认为秦乃非华夏之裔的西戎民族,秦文化是与华夏文化“不两立”的西戎文化,由于秦入主中原的结果,造成了华夏的夷化和华夏文化的“...
《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载刘雨涛同志的《秦与华夏文化》一文(以下简称《刘文》)重申了蒙文通先生之说,认为秦乃非华夏之裔的西戎民族,秦文化是与华夏文化“不两立”的西戎文化,由于秦入主中原的结果,造成了华夏的夷化和华夏文化的“大质变”,使法家学说即源于西北民族的狄之教在中国建立了统治地位,从而才导致了尧舜至孔孟时代形成的富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华夏文化的中断,形成了秦汉以后的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及为之服务的一系列上层建筑。而宋明理学家之所以提出复兴孔孟儒学,正是为了复兴和发扬尧舜至孔孟时代富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华夏文化。显然,上述观点不仅涉及了如何认识秦的民族和文化及其历史影响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秦汉以后居于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是不是华夏文化?秦汉以后绝对君主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渊源?如何认识和估价孔孟儒学的民主性和人民性?以及如何认识宋明理学复兴孔孟儒学的意义等,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人
戎狄
华夏文化
秦汉以后
封建
专制
主义
人民性
君主专制主义
民主性
孔孟时代
夷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
被引量:
30
3
作者
李振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8,165,共24页
刘泽华建树了一个王权主义的中国历史解释体系,并通过带学生的方式,培育了一个阵容可观的学术群体。这个学术群体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以研究和剖析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为职志,以王权主义历史观为分析工具,与现代新儒家有明显对立的学术立场...
刘泽华建树了一个王权主义的中国历史解释体系,并通过带学生的方式,培育了一个阵容可观的学术群体。这个学术群体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以研究和剖析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为职志,以王权主义历史观为分析工具,与现代新儒家有明显对立的学术立场,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抱持历史批判的科学态度;就其内部说有诸多学术共性,就其外部说显示出鲜明的学术个性,形成了在当代中国史坛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派别。这个学派的学术旨趣集中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而王权主义历史观是其解读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分析工具,故称其为王权主义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权
主义
学派
王权
主义
君主专制主义
阴阳组合结构
政治思想史
政治哲学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韩非的“专制”与“法治”思想
4
作者
唐忠民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55-57,共3页
刘海年同志在《论秦始皇的法律思想》一文中指出: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从李悝到吴起、商鞅,再到韩非、李斯,他们都主张以法律治理国家和实行君主专制,然而,“恰恰是在‘法治’和‘专制’这两个问题上,他们的思想常常发生矛盾”。刘...
刘海年同志在《论秦始皇的法律思想》一文中指出: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从李悝到吴起、商鞅,再到韩非、李斯,他们都主张以法律治理国家和实行君主专制,然而,“恰恰是在‘法治’和‘专制’这两个问题上,他们的思想常常发生矛盾”。刘文着重分析了这一对矛盾在法家学说主要实践者秦始皇身上的充分表现。本文赞同刘文所提出的这一重要观点,并步其路子,通过对集法家学说大成者——韩非思想的分析,企求对这一观点有所补充和扩展。一、韩非的“法治”统一于“专制”众所周知,韩非是一个极端的君主专制主义者。韩非所处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韩非思想
专制
统治
法律思想
君主专制主义
法家
秦始皇
两个问题
治理国家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诸特征
被引量:
3
5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0-64,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其间又可大略区分为两个段落。如果说,在土地王有、集体生产的农村公社——领主经济的土壤中,养育了殷商西周神权至上的官学文化,那么,在土地地主——自耕农所有、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的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其间又可大略区分为两个段落。如果说,在土地王有、集体生产的农村公社——领主经济的土壤中,养育了殷商西周神权至上的官学文化,那么,在土地地主——自耕农所有、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则养育了崛起于晚周的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又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总之,要把握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和发展大势,除必须注意文化的自身逻辑外,还应当把握文化得以运行的经济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明
中国古代
民本
主义
君主专制主义
农业社会
中华文化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
中国传统文化
精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腐败不除,天国难兴——太平天国腐败问题初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葆惠
贾东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5,共5页
腐败不除,天国难兴———太平天国腐败问题初探赵葆惠贾东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随着圣库制度和升贬制度的严重破坏以及礼俗制度的重...
腐败不除,天国难兴———太平天国腐败问题初探赵葆惠贾东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随着圣库制度和升贬制度的严重破坏以及礼俗制度的重新确立,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治制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洪秀全
腐败现象
腐败问题
洪仁王干
政治制度
圣库制度
拜上帝教
太平军
君主专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鲁国宗法贵族共和政体
被引量:
4
7
作者
李启谦
《齐鲁学刊》
1987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前学术界对西周、春秋时代的国家政体,以及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等问题,均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讨论。在此时刻,对春秋时代鲁国政权的体制情况,进行一些解剖,会有助子上述问题的解决。下面试从几方面作些剖析。一、血统家族组织和有...
目前学术界对西周、春秋时代的国家政体,以及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等问题,均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讨论。在此时刻,对春秋时代鲁国政权的体制情况,进行一些解剖,会有助子上述问题的解决。下面试从几方面作些剖析。一、血统家族组织和有关的制度问题周族在灭商前的社会形态虽然已进入“文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代
春秋左传
鲁国
共和政体
家族势力
季氏
国君
大夫
君主专制主义
贵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北宋末年的“御笔行事”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育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4-62,共9页
(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凡皇帝本人的诗文书画或以其名义发布的命令、告示等,均可被称为“御笔”。但“御笔”一词的出现却较晚。《北史·元勰传》:“帝令勰为露布,辞曰:‘臣闻露布者,
关键词
御笔
北宋末年
北宋党争
中国封建社会
三省
宋徽宗
蔡京
专制
君权
君主专制主义
二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封建社会三省制的变迁
9
作者
邱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47-52,共6页
三省制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官僚政治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从西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酝酿,经历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日趋完备,前后达八百余年,最后到明初废中书省,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用三省分权制代替个人宰相制,一直是同君主专...
三省制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官僚政治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从西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酝酿,经历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日趋完备,前后达八百余年,最后到明初废中书省,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用三省分权制代替个人宰相制,一直是同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发展相始终的。三省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政治生活中曾经产生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官制发展史上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省分权
君主专制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
中书省
尚书省
魏晋南北朝
官僚政治
汉武帝
门下省
宰相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治”与“人治”:两种对立领导理论的历史考察
10
作者
姜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5-67,共3页
“法治”与“人治”,既是两种对立的治国理论,也是两种对立的领导理论。作为领导理论和治国理论,“法治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主要应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领导人的贤明。“法治论”并...
“法治”与“人治”,既是两种对立的治国理论,也是两种对立的领导理论。作为领导理论和治国理论,“法治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主要应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领导人的贤明。“法治论”并不否认领导人的作用,只是认为,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理论
历史考察
“人治”
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亚里士多德
法律制度
治国理论
资产阶级
君主专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思想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启谦
《齐鲁学刊》
1987年第6期41-51,共11页
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思想或学说,既有时代、阶级特点,也有地域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三晋、荆楚、邹鲁、燕齐等地产生的各种主要思想,莫不有各自的色彩。以往研究者们比较重视这些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分析,而常常忽视其地域性的探讨,...
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思想或学说,既有时代、阶级特点,也有地域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三晋、荆楚、邹鲁、燕齐等地产生的各种主要思想,莫不有各自的色彩。以往研究者们比较重视这些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分析,而常常忽视其地域性的探讨,因而,对于一些本来应该合理说明的问题,却没有说清楚。在孔子思想的研究中,应记取这个经验。孔子是鲁国人,从童年到五十四岁,除了到齐国住了一年多,到周王朝的京都雒邑访问了几天以外,基本上没离开过鲁国。应该说,孔子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鲁国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文化传统
君主专制主义
左传
亲亲
周礼
先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景式观照──《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
12
作者
何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7-57,共1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景式观照︽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何平从刘泽华先生的多部思想史著述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必须从政治思想或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在1996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景式观照︽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何平从刘泽华先生的多部思想史著述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必须从政治思想或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在1996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后记》中,他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中国政治
中国古代社会
传统政治思想
全景式
君主专制主义
刘泽华
政治文化
思想意识形态
历史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具型法治和体制型法治
13
作者
俞荣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共1页
关键词
体制型
“依法治国”
工具型
中国法治
法律框架
社会
主义
法治
南京国民政府
君主专制主义
“六法全书”
政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取精用宏 史苑奇葩——评付永聚等著《中国政治制度论纲》
14
作者
杨亚利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27-127,共1页
付永聚、任怀国、岳宗敏三人合著的《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付梓问世了。与我国已经出版的同类著述相比,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堪称佳作。该书第一个优点是简明扼要。古代学者曾对政治制度进行过大量深入研究,取...
付永聚、任怀国、岳宗敏三人合著的《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付梓问世了。与我国已经出版的同类著述相比,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堪称佳作。该书第一个优点是简明扼要。古代学者曾对政治制度进行过大量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重要的典章制度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史论结合
政治体制改革
君主专制主义
马克思
主义
学科体系
制度建设
科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夫之的人性论和教育观浅析
15
作者
陈伙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20-25,共6页
人性问题关系到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这是古今中外哲学界,教育界广泛注意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对王夫之的人性论和教育观进行初步的探讨。一要探讨王夫之的人性论,首先必须了解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王夫之生活在明...
人性问题关系到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这是古今中外哲学界,教育界广泛注意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对王夫之的人性论和教育观进行初步的探讨。一要探讨王夫之的人性论,首先必须了解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其时,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也初见端倪。但另一方面,君主专制主义的统治更有恃无恐,封建地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理论问题
人性问题
辩证唯物
主义
君主专制主义
资本
主义
生产方式
社会背景
唯心
主义
手工业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非法治思想论述
16
作者
谭风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韩非子·有度》,以下引该书只注篇名),这就是所谓法治。司马谈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见《史记·太史公自序》);似乎韩非等法家主张的法治颇有点取消特权的味道。这种说法,...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韩非子·有度》,以下引该书只注篇名),这就是所谓法治。司马谈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见《史记·太史公自序》);似乎韩非等法家主张的法治颇有点取消特权的味道。这种说法,是不全面、不准确的。韩非主张的法治,只是限制一下贵族官僚的特权(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不别亲疏'的),而却把帝王的特权无限扩大和绝对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主专制主义
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朱舜水的思想体系
17
作者
成岳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朱舜水
程朱理学
王阳明
科举制
士大夫
君主专制主义
道学
书简
圣人
“为官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严复《辟韩》
1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18-24,共7页
严复的著名政论《辟韩》,是公开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宣战的战斗檄文,是积极宣扬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鼓动书。今天,认真读一读《辟韩》,对于认识儒家思想的反动性和林彪尊儒反法,大搞“克己复礼”,妄图复辟称帝的反革命狼子野心是会...
严复的著名政论《辟韩》,是公开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宣战的战斗檄文,是积极宣扬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鼓动书。今天,认真读一读《辟韩》,对于认识儒家思想的反动性和林彪尊儒反法,大搞“克己复礼”,妄图复辟称帝的反革命狼子野心是会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西方资产阶级
封建
专制
制度
国家学说
民权思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
君主专制主义
政治主张
反革命
反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改良派和先秦法家
19
作者
李时岳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2期8-15,共8页
在“四人帮”排演的“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的闹剧中,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被指派扮演了重要角色:戊戌维新时期,以“法家”或“尊法”的姿态出场,充当正角,同“反法”的封建顽固派战斗;辛亥革命前后,又以“反法”的姿...
在“四人帮”排演的“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的闹剧中,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被指派扮演了重要角色:戊戌维新时期,以“法家”或“尊法”的姿态出场,充当正角,同“反法”的封建顽固派战斗;辛亥革命前后,又以“反法”的姿态出场,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梁启超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
秦始皇
严复
封建
专制
主义
政治家
君主专制主义
历史事实
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韩非君主专制主义的法律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雪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5-28,共4页
文摘
韩非认为:在“人民众而货财寡”及“皆挟自为心”的情况下,需要法律来“禁暴止乱”;国家应重视法律的运用,实行酷刑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君主治理国家关键要集大权于一身,以法律为主要工具,“法”、“势”、“术”三者并重,以达到维护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目的。韩非的法律思想对统治中国数千年的以刑法为主体的封建法律体系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韩非
君主专制主义
法
势
术
分类号
D90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的民族与文化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韦弦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7-91,共5页
文摘
《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载刘雨涛同志的《秦与华夏文化》一文(以下简称《刘文》)重申了蒙文通先生之说,认为秦乃非华夏之裔的西戎民族,秦文化是与华夏文化“不两立”的西戎文化,由于秦入主中原的结果,造成了华夏的夷化和华夏文化的“大质变”,使法家学说即源于西北民族的狄之教在中国建立了统治地位,从而才导致了尧舜至孔孟时代形成的富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华夏文化的中断,形成了秦汉以后的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及为之服务的一系列上层建筑。而宋明理学家之所以提出复兴孔孟儒学,正是为了复兴和发扬尧舜至孔孟时代富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华夏文化。显然,上述观点不仅涉及了如何认识秦的民族和文化及其历史影响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秦汉以后居于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是不是华夏文化?秦汉以后绝对君主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渊源?如何认识和估价孔孟儒学的民主性和人民性?以及如何认识宋明理学复兴孔孟儒学的意义等,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讨论。
关键词
秦人
戎狄
华夏文化
秦汉以后
封建
专制
主义
人民性
君主专制主义
民主性
孔孟时代
夷狄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
被引量:
30
3
作者
李振宏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8,165,共24页
文摘
刘泽华建树了一个王权主义的中国历史解释体系,并通过带学生的方式,培育了一个阵容可观的学术群体。这个学术群体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以研究和剖析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为职志,以王权主义历史观为分析工具,与现代新儒家有明显对立的学术立场,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抱持历史批判的科学态度;就其内部说有诸多学术共性,就其外部说显示出鲜明的学术个性,形成了在当代中国史坛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派别。这个学派的学术旨趣集中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而王权主义历史观是其解读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分析工具,故称其为王权主义学派。
关键词
王权
主义
学派
王权
主义
君主专制主义
阴阳组合结构
政治思想史
政治哲学
政治文化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韩非的“专制”与“法治”思想
4
作者
唐忠民
出处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摘
刘海年同志在《论秦始皇的法律思想》一文中指出: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从李悝到吴起、商鞅,再到韩非、李斯,他们都主张以法律治理国家和实行君主专制,然而,“恰恰是在‘法治’和‘专制’这两个问题上,他们的思想常常发生矛盾”。刘文着重分析了这一对矛盾在法家学说主要实践者秦始皇身上的充分表现。本文赞同刘文所提出的这一重要观点,并步其路子,通过对集法家学说大成者——韩非思想的分析,企求对这一观点有所补充和扩展。一、韩非的“法治”统一于“专制”众所周知,韩非是一个极端的君主专制主义者。韩非所处的时代。
关键词
法治
韩非思想
专制
统治
法律思想
君主专制主义
法家
秦始皇
两个问题
治理国家
战国时期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诸特征
被引量:
3
5
作者
冯天瑜
机构
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史研究所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其间又可大略区分为两个段落。如果说,在土地王有、集体生产的农村公社——领主经济的土壤中,养育了殷商西周神权至上的官学文化,那么,在土地地主——自耕农所有、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则养育了崛起于晚周的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又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总之,要把握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和发展大势,除必须注意文化的自身逻辑外,还应当把握文化得以运行的经济助力。
关键词
农业文明
中国古代
民本
主义
君主专制主义
农业社会
中华文化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
中国传统文化
精英文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腐败不除,天国难兴——太平天国腐败问题初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葆惠
贾东瀛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5,共5页
文摘
腐败不除,天国难兴———太平天国腐败问题初探赵葆惠贾东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随着圣库制度和升贬制度的严重破坏以及礼俗制度的重新确立,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治制度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洪秀全
腐败现象
腐败问题
洪仁王干
政治制度
圣库制度
拜上帝教
太平军
君主专制主义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鲁国宗法贵族共和政体
被引量:
4
7
作者
李启谦
出处
《齐鲁学刊》
1987年第1期33-40,共8页
文摘
目前学术界对西周、春秋时代的国家政体,以及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等问题,均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讨论。在此时刻,对春秋时代鲁国政权的体制情况,进行一些解剖,会有助子上述问题的解决。下面试从几方面作些剖析。一、血统家族组织和有关的制度问题周族在灭商前的社会形态虽然已进入“文明”阶段。
关键词
春秋时代
春秋左传
鲁国
共和政体
家族势力
季氏
国君
大夫
君主专制主义
贵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北宋末年的“御笔行事”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育济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4-62,共9页
文摘
(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凡皇帝本人的诗文书画或以其名义发布的命令、告示等,均可被称为“御笔”。但“御笔”一词的出现却较晚。《北史·元勰传》:“帝令勰为露布,辞曰:‘臣闻露布者,
关键词
御笔
北宋末年
北宋党争
中国封建社会
三省
宋徽宗
蔡京
专制
君权
君主专制主义
二十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封建社会三省制的变迁
9
作者
邱晞
机构
武汉教育学院历史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47-52,共6页
文摘
三省制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官僚政治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从西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酝酿,经历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日趋完备,前后达八百余年,最后到明初废中书省,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用三省分权制代替个人宰相制,一直是同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发展相始终的。三省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政治生活中曾经产生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官制发展史上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三省分权
君主专制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
中书省
尚书省
魏晋南北朝
官僚政治
汉武帝
门下省
宰相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治”与“人治”:两种对立领导理论的历史考察
10
作者
姜平
机构
中共南通市委组织部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5-67,共3页
文摘
“法治”与“人治”,既是两种对立的治国理论,也是两种对立的领导理论。作为领导理论和治国理论,“法治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主要应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领导人的贤明。“法治论”并不否认领导人的作用,只是认为,国家...
关键词
领导理论
历史考察
“人治”
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亚里士多德
法律制度
治国理论
资产阶级
君主专制主义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思想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启谦
出处
《齐鲁学刊》
1987年第6期41-51,共11页
文摘
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思想或学说,既有时代、阶级特点,也有地域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三晋、荆楚、邹鲁、燕齐等地产生的各种主要思想,莫不有各自的色彩。以往研究者们比较重视这些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分析,而常常忽视其地域性的探讨,因而,对于一些本来应该合理说明的问题,却没有说清楚。在孔子思想的研究中,应记取这个经验。孔子是鲁国人,从童年到五十四岁,除了到齐国住了一年多,到周王朝的京都雒邑访问了几天以外,基本上没离开过鲁国。应该说,孔子的思想。
关键词
孔子思想
鲁国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文化传统
君主专制主义
左传
亲亲
周礼
先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景式观照──《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
12
作者
何平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7-57,共1页
文摘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景式观照︽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何平从刘泽华先生的多部思想史著述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必须从政治思想或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在1996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后记》中,他重...
关键词
思想史
中国政治
中国古代社会
传统政治思想
全景式
君主专制主义
刘泽华
政治文化
思想意识形态
历史语境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具型法治和体制型法治
13
作者
俞荣根
机构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共1页
关键词
体制型
“依法治国”
工具型
中国法治
法律框架
社会
主义
法治
南京国民政府
君主专制主义
“六法全书”
政党制度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取精用宏 史苑奇葩——评付永聚等著《中国政治制度论纲》
14
作者
杨亚利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27-127,共1页
文摘
付永聚、任怀国、岳宗敏三人合著的《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付梓问世了。与我国已经出版的同类著述相比,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堪称佳作。该书第一个优点是简明扼要。古代学者曾对政治制度进行过大量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重要的典章制度汇总...
关键词
中国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史论结合
政治体制改革
君主专制主义
马克思
主义
学科体系
制度建设
科举制度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夫之的人性论和教育观浅析
15
作者
陈伙平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20-25,共6页
文摘
人性问题关系到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这是古今中外哲学界,教育界广泛注意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对王夫之的人性论和教育观进行初步的探讨。一要探讨王夫之的人性论,首先必须了解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其时,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也初见端倪。但另一方面,君主专制主义的统治更有恃无恐,封建地主。
关键词
人性论
理论问题
人性问题
辩证唯物
主义
君主专制主义
资本
主义
生产方式
社会背景
唯心
主义
手工业
认识论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非法治思想论述
16
作者
谭风雷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文摘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韩非子·有度》,以下引该书只注篇名),这就是所谓法治。司马谈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见《史记·太史公自序》);似乎韩非等法家主张的法治颇有点取消特权的味道。这种说法,是不全面、不准确的。韩非主张的法治,只是限制一下贵族官僚的特权(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不别亲疏'的),而却把帝王的特权无限扩大和绝对化了》
关键词
君主专制主义
法治思想
分类号
B226.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朱舜水的思想体系
17
作者
成岳冲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朱舜水
程朱理学
王阳明
科举制
士大夫
君主专制主义
道学
书简
圣人
“为官之道”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严复《辟韩》
18
机构
福建师大中文系写作小组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18-24,共7页
文摘
严复的著名政论《辟韩》,是公开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宣战的战斗檄文,是积极宣扬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鼓动书。今天,认真读一读《辟韩》,对于认识儒家思想的反动性和林彪尊儒反法,大搞“克己复礼”,妄图复辟称帝的反革命狼子野心是会有帮助的。
关键词
严复
西方资产阶级
封建
专制
制度
国家学说
民权思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
君主专制主义
政治主张
反革命
反动性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改良派和先秦法家
19
作者
李时岳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2期8-15,共8页
文摘
在“四人帮”排演的“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的闹剧中,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被指派扮演了重要角色:戊戌维新时期,以“法家”或“尊法”的姿态出场,充当正角,同“反法”的封建顽固派战斗;辛亥革命前后,又以“反法”的姿态出场,同“
关键词
康有为
梁启超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
秦始皇
严复
封建
专制
主义
政治家
君主专制主义
历史事实
儒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析韩非君主专制主义的法律观
陈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秦的民族与文化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
梁韦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
李振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简论韩非的“专制”与“法治”思想
唐忠民
《现代法学》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诸特征
冯天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腐败不除,天国难兴——太平天国腐败问题初探
赵葆惠
贾东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谈鲁国宗法贵族共和政体
李启谦
《齐鲁学刊》
198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北宋末年的“御笔行事”
王育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中国封建社会三省制的变迁
邱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法治”与“人治”:两种对立领导理论的历史考察
姜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思想
李启谦
《齐鲁学刊》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景式观照──《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
何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工具型法治和体制型法治
俞荣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取精用宏 史苑奇葩——评付永聚等著《中国政治制度论纲》
杨亚利
《理论学刊》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王夫之的人性论和教育观浅析
陈伙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韩非法治思想论述
谭风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朱舜水的思想体系
成岳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读严复《辟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近代改良派和先秦法家
李时岳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