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宰相吕夷简奸臣说献疑
1
作者 姚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2,共5页
吕夷简是宋朝立国以来任相时间之长仅次于赵普的宰相,他的执政极大地影响了仁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欧阳修等人把他视为一代奸臣,现代亦有一些学者表示认同。本文通过对吕夷简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对他的任相政绩重新加以审... 吕夷简是宋朝立国以来任相时间之长仅次于赵普的宰相,他的执政极大地影响了仁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欧阳修等人把他视为一代奸臣,现代亦有一些学者表示认同。本文通过对吕夷简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对他的任相政绩重新加以审视和评价,认为吕夷简是个忠君爱国的典型,而非一代奸臣。为此,本文就历史上有关吕夷简的偏见,一一予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宰相 吕夷简 忠与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北宋名相吕夷简的政治“操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峰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50-154,共5页
试论北宋名相吕夷简的政治“操术”陈峰吕夷简是北宋中期最有影响的宰相之一,在仁宗朝曾三入中书,前后主政达二十余年,这在北宋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抛开吕夷简生前死后褒贬不一的政绩不谈,其从政“操术”,即政治权谋也极为突出,影... 试论北宋名相吕夷简的政治“操术”陈峰吕夷简是北宋中期最有影响的宰相之一,在仁宗朝曾三入中书,前后主政达二十余年,这在北宋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抛开吕夷简生前死后褒贬不一的政绩不谈,其从政“操术”,即政治权谋也极为突出,影响是相当大的。《宋史》本传称:“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夷简 张士逊 范仲淹 《龙川别志》 北宋 参知政事 垂帘听政 名相 御史中丞 向太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文道并重的古文理论
3
作者 寇养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8-97,共10页
从欧阳修所说的“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及在古文家中扬韩抑柳看,他是提倡先道而后文,充道以为文的。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又非以道代文,实为有前提的文道并重观念。尤其是他提出传记文写作的“事信”与“言文”两大基本要求,并... 从欧阳修所说的“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及在古文家中扬韩抑柳看,他是提倡先道而后文,充道以为文的。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又非以道代文,实为有前提的文道并重观念。尤其是他提出传记文写作的“事信”与“言文”两大基本要求,并对骈体文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文道并重 柳宗元 范仲淹 韩愈 墓志铭 传记文 “文” 吕夷简 古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相富弼的诟如不闻与持诚守真
4
作者 刘立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5,共3页
富弼(公元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任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知制诰、枢密副使、郓州知州、亳州签判、枢密使、宰相等职,封郑国公。富弼一生在宦海沉浮,无论是任职地方还是立身朝堂,... 富弼(公元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任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知制诰、枢密副使、郓州知州、亳州签判、枢密使、宰相等职,封郑国公。富弼一生在宦海沉浮,无论是任职地方还是立身朝堂,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始终保持着天空一样的博大胸怀和纯如童真般率直坦诚的做人为官之道。这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弼 枢密副使 神宗 朝堂 宦海沉浮 监丞 吕夷简 郓州 知制诰 文彦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仲淹与宋代士风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经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55,共5页
兹篇所论,只是推溯宋初以来士风嬗变的过程,对范仲淹提倡名节的思想与实践及其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于宋代士风的总体研究。 (一)
关键词 范仲淹 新兴士大夫 士风 宋代 名节 欧阳修 初步探讨 宋初 吕夷简 总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仲淹与包公戏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丛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范仲淹与包公戏李丛昕一、一个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作为历史人物的包公,其实算不上中国封建社会里那种所谓能够经天纬地、斡旋乾坤的“三不朽”人物。但是,作为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数百年来确实成了中国... 范仲淹与包公戏李丛昕一、一个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作为历史人物的包公,其实算不上中国封建社会里那种所谓能够经天纬地、斡旋乾坤的“三不朽”人物。但是,作为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数百年来确实成了中国小说曲艺和戏剧舞台上一颗不可多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包公戏 人民群众 通俗文学 艺术形象 历史选择 枢密直学士 包公形象 吕夷简 包待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和他的散文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37-46,共10页
欧阳修无论人品或学术都是封建社会的特出者,曾巩称之为“蓄道德,能文章”,绝非溢美之辞。他官至参知政事,不可谓不达,但在仕宦四十年中,“屯邅困踬,窜斥流离”,颇有世路岖崎之感,其间表现了他的“果敢之气,刚正之节”。庆历三年,宋仁... 欧阳修无论人品或学术都是封建社会的特出者,曾巩称之为“蓄道德,能文章”,绝非溢美之辞。他官至参知政事,不可谓不达,但在仕宦四十年中,“屯邅困踬,窜斥流离”,颇有世路岖崎之感,其间表现了他的“果敢之气,刚正之节”。庆历三年,宋仁宗任命杜衍为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富弼为副使,旋又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欧阳修、王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政事 杜衍 枢密 富弼 吕夷简 仲淹 庆历新政 有美堂记 馆阁校勘 溢美之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范仲淹的交游看朋党之争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90-95,111,共7页
用党之争并非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更不是“庆历新政”的必然产物和不良后果。朋党,是守旧派强加给改革派的罪名。本文通过考察范仲淹与吕夷简、梅尧臣等人的关系,试图证明:历史现象是复杂的,人物评论也决非可以简单地类分... 用党之争并非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更不是“庆历新政”的必然产物和不良后果。朋党,是守旧派强加给改革派的罪名。本文通过考察范仲淹与吕夷简、梅尧臣等人的关系,试图证明:历史现象是复杂的,人物评论也决非可以简单地类分为君子、小人而黑白判然。作为宋儒中开风气之先的领袖人物的范仲淹,“行已有耻”,其交游之道是:唯德是依,见贤必亲;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而不计个人恩怨,这也是他高风亮节人格扭力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吕夷简 梅尧臣 交游 党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仲淹的修养与从政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继颜 《齐鲁学刊》 1982年第6期36-40,共5页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在宋夏战争的陕西战场上,他选将练兵,整修堡寨,有力地抗击了元昊的侵扰;在担任参知政事期间,进行政治改革,主持了《庆历新政...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在宋夏战争的陕西战场上,他选将练兵,整修堡寨,有力地抗击了元昊的侵扰;在担任参知政事期间,进行政治改革,主持了《庆历新政》;在文学上,他写出了《江上渔者》、《岳阳楼记》等优秀作品,至今脍炙人口。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我们认为,范仲淹的功绩固然值得称赞,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他在个人修养及从政方面,有一些好的品质作风,也是应当加以肯定并予以批判继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政事 政治改革 庆历新政 宋夏战争 北宋时期 吕夷简 岳阳楼记 个人修养 范仲淹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初“东州逸党”与齐鲁文化遗风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富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25-31,共7页
在宋初山东士大夫中间,曾有被称为“东州逸党”的一派人物,既为当时社会所瞩目,亦为后来学者所留意。因偶涉及此,颇觉有可述之处,故略作稽考,草成此文,以为研究山东地方文化史的一点参考。一、“逸党”
关键词 东州逸党 士大夫 宋初 地方文化 山东 石介 欧阳修 儒学 庆历新政 吕夷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范仲淹的勤政风范 被引量:1
11
作者 虞祖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21-25,共5页
整整一千年前即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节度掌书记的官舍里,诞生了一位可为万世当政者的楷模和广大人民所景仰的人物,他便是北宋真宗、仁宗两朝名臣范仲淹。庆历六年(1064年),他在参知政事的任上,为岳州的岳... 整整一千年前即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节度掌书记的官舍里,诞生了一位可为万世当政者的楷模和广大人民所景仰的人物,他便是北宋真宗、仁宗两朝名臣范仲淹。庆历六年(1064年),他在参知政事的任上,为岳州的岳阳楼作记时,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千百年来,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对于熔铸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传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狠抓廉政建设的过程中,纪念范仲淹,学习他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思他的廉政勤政的风范确实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政事 范仲淹 宋真宗 宋太宗 当政者 吕夷简 庆历新政 北宋 朋党 知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历新政”时期的谏言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衍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4-29,共6页
“庆历新政”前的谏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进谏纳谏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不过,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封建政权机构中并无谏官之设,《汉书·百官公卿表》里虽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议大夫”的记载。
关键词 庆历新政 谏官制度 吕夷简 欧阳修 中国封建社会 谏院 元狩五年 政权机构 谏议 谏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篇《朋党论》看北宋的党争 被引量:1
13
作者 成长健 师君侯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2期24-29,共6页
王禹偁、欧阳修、苏武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三人都写过《朋党论》。其中以欧阳修的《朋党论》最为有名,近代人编的一些古代文选和大、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曾选入。王禹偁的《朋党论》和苏轼的《续朋党论》(《苏东... 王禹偁、欧阳修、苏武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三人都写过《朋党论》。其中以欧阳修的《朋党论》最为有名,近代人编的一些古代文选和大、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曾选入。王禹偁的《朋党论》和苏轼的《续朋党论》(《苏东坡文集》题为《续欧阳子朋党论》)比较地少为人知。但这三篇文章都是有为而发的政治论文。如果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探讨这三篇文章,就不但有助于了解这三位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时代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地位,而且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还可以看到北宋一代党争的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党 欧阳修 王禹 苏轼 范仲淹 北宋党争 吕夷简 司马光 王安石 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仲淹论辩的锐气和艺术
14
作者 廖大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3-67,共5页
范仲淹论辩的锐气和艺术廖大国前人论范仲淹,大都侧重于他的政治业绩。如金人元好问赞范仲淹说:“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材、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 范仲淹论辩的锐气和艺术廖大国前人论范仲淹,大都侧重于他的政治业绩。如金人元好问赞范仲淹说:“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材、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①这些赞语,可以使人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文化时尚 心理沟通 心理障碍 论辩艺术 越职言事 元好问 《续资治通鉴长编》 《春秋》 吕夷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蔡襄的政治思想——纪念蔡襄诞辰950周年
15
作者 杨渭生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9期37-45,36,共10页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人。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从登进士入仕,到逝世时为止,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为官达三十八年。他一生为官清正,忠直敢言,从政精明,谙于吏事,关心民瘼,礼贤劝学,...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人。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从登进士入仕,到逝世时为止,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为官达三十八年。他一生为官清正,忠直敢言,从政精明,谙于吏事,关心民瘼,礼贤劝学,功绩卓著。他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设想,有许多敏锐而深刻的政治见解和主张,并在他从政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很有成效。他在奏章、杂论、诗文和书信中,多面阐发了自己的政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见解 入仕 身丁钱 吕夷简 政治思想家 进士科 三司使 兴化军 宋王朝 庆历新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襄研究全国首次讨论会综述
16
作者 翁卫平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9期62-65,共4页
由中国宋史研究会、杭州大学宋史研究所、福建省历史学会、福建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以及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等九个单位发起的蔡襄学术全国首次讨论会,于7月23日至7月27日在蔡襄的故里莆田举行。参加讨论会的代表有来自省内外大专院校... 由中国宋史研究会、杭州大学宋史研究所、福建省历史学会、福建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以及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等九个单位发起的蔡襄学术全国首次讨论会,于7月23日至7月27日在蔡襄的故里莆田举行。参加讨论会的代表有来自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60多人。大会收到论文52篇。会议围绕蔡襄的生平业绩和学术思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有关讨论会的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宋史研究会 宋史研究 庆历新政 历史学会 吕夷简 历史研究所 谏官 杭州大学 蔡卞 日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花洲书院
17
作者 卢苇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3期17-17,共1页
中秋时节,我和几位朋友结伴游览了花洲书院。花洲书院坐落在河南省邓州市古城东南一隅。花洲全名百花洲,本是一处闲地。北宋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经知州谢绛着力整修,并在洲畔城墙上修建览秀亭,遂以风光秀丽而名闻远近。庆历五年(公... 中秋时节,我和几位朋友结伴游览了花洲书院。花洲书院坐落在河南省邓州市古城东南一隅。花洲全名百花洲,本是一处闲地。北宋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经知州谢绛着力整修,并在洲畔城墙上修建览秀亭,遂以风光秀丽而名闻远近。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末,范仲淹被贬为邓州知州,重整百花洲,并傍洲修建了花洲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洲 河南省邓州市 吕夷简 《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 谢绛 而名 神理 外敌入侵 至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半拍
18
《农家致富》 2022年第24期63-63,共1页
吕夷简是宋朝大臣,深得仁宗皇帝器重。有段时间,仁宗身体不适,很久未能上朝。后来经过治疗调养,身体好些了,便来到偏殿,传旨召见一些主要官员。被召见的大臣们一听,纷纷连跑带颠地赶往偏殿。而吕夷简却并不着急,接到诏令后,喝了一会儿茶... 吕夷简是宋朝大臣,深得仁宗皇帝器重。有段时间,仁宗身体不适,很久未能上朝。后来经过治疗调养,身体好些了,便来到偏殿,传旨召见一些主要官员。被召见的大臣们一听,纷纷连跑带颠地赶往偏殿。而吕夷简却并不着急,接到诏令后,喝了一会儿茶,才慢悠悠地出发。等吕夷简到偏殿时,仁宗已经见完了其他大臣。仁宗见他最后一个才到,便问:“朕久病刚愈,很高兴和你们见面,卿为何姗姗来迟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地 吕夷简 仁宗皇帝 慢半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楼记》笔札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廉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91-94,共4页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是一篇短小精悍情文并茂久已脍灸人口的好文章。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而“咫尺之间,却有千里之势”。虽名之曰“记”,却是记叙的别调——由叙作记开始,却引出“迁客骚入”的两种不同感受,然后指出这两种感受都不...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是一篇短小精悍情文并茂久已脍灸人口的好文章。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而“咫尺之间,却有千里之势”。虽名之曰“记”,却是记叙的别调——由叙作记开始,却引出“迁客骚入”的两种不同感受,然后指出这两种感受都不符合古仁人之用心,古仁人之心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以赞同口吻作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仁人 吕夷简 政治现实 陕西 滕子京 保守派 士大夫 参知政事 元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辽金文学概说
20
作者 周德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50-54,共5页
公元九六○年,赵匡胤举行军事政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此后十多年间,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全国除辽(包括燕云十六州)和西夏以外,大部分地区得到统一。宋在建立政权以后围绕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一... 公元九六○年,赵匡胤举行军事政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此后十多年间,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全国除辽(包括燕云十六州)和西夏以外,大部分地区得到统一。宋在建立政权以后围绕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经济方面,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五代十国以来,因长期分裂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 建立政权 燕云十六州 分裂割据 军事政变 金文学 北宋王朝 吕夷简 三司使 枢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