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czos向量叠加法的改进及其在高层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梦甫 沈蒲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用柔度法形成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方程,在对现有Lanczos向量叠加法改进后,建立了用改进的Lanczos向量叠加法进行高层建筑结构动力计算的具体步骤与原则。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动力分析 柔度 向量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下土体时程反应的Ritz向量叠加法
2
作者 付相球 潘旦光 柳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4-1549,共6页
针对轨道交通引起的土体振动计算存在耗时长的问题,为选择相对高效的方法进行场地动力反应分析,文章研究了基于Ritz向量叠加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首先分析模态截断指标和土层位移反应峰值随向量阶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不同模态截断指... 针对轨道交通引起的土体振动计算存在耗时长的问题,为选择相对高效的方法进行场地动力反应分析,文章研究了基于Ritz向量叠加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首先分析模态截断指标和土层位移反应峰值随向量阶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不同模态截断指标的合理性;然后对比分析了Ritz向量叠加法、振型叠加法和直接积分法3种方法的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动力贡献的截断指标与Ritz向量截断误差的变化规律相同,且基于模态截断指标所得向量数目略大于实际所需的向量数目,适合作为Ritz向量截断的依据;在计算精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振型叠加法的计算耗时最长,直接积分法次之,Ritz向量叠加法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Ritz向量叠加法 振型叠加 直接积分 截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与振型叠加法的比较
3
作者 刘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6-117,共2页
基于Ritz分析理论研究在动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有多种算法。长期以来振型叠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计算结构的低频振型在振型叠加法中花费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低频振型作为一组Ritz基向量的最佳适用条件难以确定,因此很难保证计算精度... 基于Ritz分析理论研究在动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有多种算法。长期以来振型叠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计算结构的低频振型在振型叠加法中花费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低频振型作为一组Ritz基向量的最佳适用条件难以确定,因此很难保证计算精度。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利用载荷的空间分布向量经计算产生一组正交的Ritz基向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振型叠加法相比较,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得到更高的计算精度,并且在同一情况下,其计算工作量只有振型叠加法的几分之几甚至几十分之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tz向量直接叠加 振型叠加 稳态响应 瞬态响应 结构 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边界法向量叠加疑似肺结节提取 被引量:2
4
作者 栾国欣 魏颖 薛定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8-1081,共4页
对边界法向量叠加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形状约束和自适应设定法向量大小的边界法向量叠加疑似肺结节提取方法.首先用自适应阈值方法对肺实质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初始ROI区域;然后判断初始ROI区域边界点的局部凸凹性特征,对满足凸... 对边界法向量叠加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形状约束和自适应设定法向量大小的边界法向量叠加疑似肺结节提取方法.首先用自适应阈值方法对肺实质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初始ROI区域;然后判断初始ROI区域边界点的局部凸凹性特征,对满足凸性特征的边界点计算法向量方向,并且自适应设定法向量的大小,将初始ROI区域的边界点法向量叠加;最后对局部最大叠加值进行选择,可以检测出不同大小的圆形疑似肺结节.边界法向量叠加前使用局部凸凹性特征约束,能减少法向量叠加计算量;自适应设定法向量大小能克服检测固定大小肺结节的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较好地检测疑似肺结节区域,对不同大小的肺结节都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肺结节 向量叠加 局部形状约束 凸凹性特征 医学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tz-POD法及其在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建胜 武岳 +1 位作者 陈波 沈世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提出在频域内分析大跨度屋盖结构风致动力响应的新方法--Ritz-POD法,克服传统Ritz向量叠加法的不足,完善Ritz向量叠加法在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中的应用问题.方法将Ritz向量叠加法和本征正交分解法(POD)相结合,用POD得到脉动... 目的提出在频域内分析大跨度屋盖结构风致动力响应的新方法--Ritz-POD法,克服传统Ritz向量叠加法的不足,完善Ritz向量叠加法在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中的应用问题.方法将Ritz向量叠加法和本征正交分解法(POD)相结合,用POD得到脉动风压的前几阶本征模态及相应的荷载中心频率,生成考虑多荷载空间分布模式及荷载频率影响的Ritz向量.结果利用Ritz-POD法分析一单层球面网壳的风振响应表明,仅用前5阶本征模态就能较好地描述脉动风压的空间分布形式(约为70%~80%),合理确定外荷载空间分布模式的重要性要比考虑外荷载频率影响更为显著.结论用Ritz-POD法能够合理给出脉动风荷载的空间分布模式,并有效考虑外荷载频率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可用少量阶数的Ritz向量即可得到较准确的风振响应,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且该方法包含了结构的主要贡献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屋盖 风致动力响应 Ritz-POD Ritz向量叠加法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tz-POD法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波 武岳 沈世钊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4,共6页
提出一种在频域内分析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的Ritz-POD法。该方法用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法)分解脉动风压场,得到占优的前几阶本征模态作为荷载的空间分布形式;根据此荷载空间分布形式生成Ritz向量,用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分析结构风振... 提出一种在频域内分析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的Ritz-POD法。该方法用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法)分解脉动风压场,得到占优的前几阶本征模态作为荷载的空间分布形式;根据此荷载空间分布形式生成Ritz向量,用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分析结构风振响应,以解决大跨度屋盖结构多振型参与振动且高阶振型对结构响应贡献可能较大这一问题。运用该方法分析一单层球面网壳的风振响应,并与振型分解法对比,结果表明Ritz-POD法仅用少量的Ritz向量进行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便可达到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振响应 大跨度屋盖结构 Ritz向量直接叠加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法在激振频率较高的稳态响应计算中的调整
7
作者 刘洋 王振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2-112,共1页
R -法基向量的选取只考虑了结构的动态特征和外载的空间分布情况 ,当结构受到激振频率较高的力作用时 ,计算精度较低。同时考虑影响结构动态响应的三要素选取了Ritz基向量即移频R -法 ,数值计算表明 ,移频R -法能比较精确地计算出移频... R -法基向量的选取只考虑了结构的动态特征和外载的空间分布情况 ,当结构受到激振频率较高的力作用时 ,计算精度较低。同时考虑影响结构动态响应的三要素选取了Ritz基向量即移频R -法 ,数值计算表明 ,移频R -法能比较精确地计算出移频值附近的结构频率。因此 ,移频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 激振频率 稳态响应 计算 调整 结构 Ritz向量直接叠加 移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武岳 陈波 沈世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7-31,39,共6页
有关等效静风荷载理论的研究,以往多针对高层、高耸结构展开。大跨度屋盖结构与高层、高耸结构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要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由此带来的问题有:对于结构的不同构件和不同响应类型,其等效原则不是惟一的;结构振动模式... 有关等效静风荷载理论的研究,以往多针对高层、高耸结构展开。大跨度屋盖结构与高层、高耸结构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要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由此带来的问题有:对于结构的不同构件和不同响应类型,其等效原则不是惟一的;结构振动模式与荷载分布形态密切相关;如何考虑多阶振动模态的组合。针对以上3个问题,分别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初步给出了关于结构等效背景分量和等效共振分量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控制点等效的同时,还能使结构其他部位的等效响应更接近于实际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响应,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盖结构 等效静风荷载 本征正交分解 里兹向量叠加法 荷载响应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