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陶鬲向北方的延布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光天 古清尧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陶鬲造型独特,美观适用,是我国古代中原文化中特有的炊煮器之一。由于它具有三个与腹部连接的中空的足,不仅可以不依赖炉灶随地固定进行炊煮,而且炊煮时火沿着足间凹槽分布于整个器壁,比之任何平底或环底器皿接触火面都大,更易于煮熟食... 陶鬲造型独特,美观适用,是我国古代中原文化中特有的炊煮器之一。由于它具有三个与腹部连接的中空的足,不仅可以不依赖炉灶随地固定进行炊煮,而且炊煮时火沿着足间凹槽分布于整个器壁,比之任何平底或环底器皿接触火面都大,更易于煮熟食物,因而也就适应特定时期人们生活的需要,曾被大量烧制和使用。根据考古发现和专家们研究,陶鬲开始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广泛流行于商、周时期。在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竟达到“似乎是人各一鬲”①。在商、周的甲骨和钟鼎上,已出现“鬲”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有:(?);钟鼎文有:(?)。陶鬲早期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迁徙、战争和文化交流,逐渐四向延布,北方、东北、西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都有不同数量的发现。最北到达后贝加尔湖地区,东北到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松花江中游、嫩江下中游等地。这种历史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古代北方和东北地区物质文化与中原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湖 蒙古高原 中原文化 密切联系 我国古代 中原地区 黑龙江上游 向北方 松花江 新石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南北议和中的孙中山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晓辛 吕延涛 《学术界》 CSSCI 1989年第2期35-40,共6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在南北军阀1919年议和中,以积极、明确的态度,对和议的虚伪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斗争,充分表现了他民主革命的坚定立场,及在坚持民主革命原则的前提下采取了灵活的策略,从而为他以后的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孙中山思想 唐继尧 南北议和 陆荣廷 军队 军阀 军政府 民主革命 向北方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半岛局势发展的前景
3
作者 张武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0,共3页
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给朝鲜半岛形势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自1991年以来,南北总理级会谈已举行了多次,双方就结束政治上对立、经济上隔离、军事上对抗的不正常状态和开展双边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探讨,南北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 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给朝鲜半岛形势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自1991年以来,南北总理级会谈已举行了多次,双方就结束政治上对立、经济上隔离、军事上对抗的不正常状态和开展双边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探讨,南北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美、日、俄、中四大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也先后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改善,朝鲜半岛局势明显趋于缓和。当前,有关各方的政策仍在调整之中,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进入一个既有复杂斗争,又有一定妥协的新时期。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朝鲜半岛爆发较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很小。首先是两个朝鲜不想打仗。从政治上看,双方多次强调,“统一应当以和平方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形势 朝鲜半岛局势 南北关系 交流与合作 新时期 向北方 关系发展 突破性进展 政治 苏联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