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2 位作者 张喜 周立业 刘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30,共8页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甜点"由好到差分成Ⅰ、Ⅱ、Ⅲ和Ⅳ类。通过分析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中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段沉积、构造、储层等控带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河道叠置体微相;有利构造相带主要为南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局部微隆起及断裂发育储层改造区和北部长轴状大型背斜构造带;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孔隙度>3.2%、渗透率>0.1×10-3μm2的储层分布区。通过多相带匹配分析,预测研究区Ⅰ类"甜点"主要位于南部斜坡吉深1井西侧、吉1井附近、中部凹陷带的西侧狭长条带、北部构造带的吉3背斜中部、东深2井背斜西翼及之间的局部小构造。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录井及测井解释成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该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甜点”预测 多相带匹配分析法 吉深1区 吐鲁番-哈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现今地温与油气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世焕 任战利 +1 位作者 马团校 王武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2-440,共9页
通过大量的地层测温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吐鲁番 -哈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 ,该盆地 (以下简称吐哈盆地 )现今地温梯度为 2 .50℃ /1 0 0 m,大地热流值为 47.8m W/m2 ,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东高西低... 通过大量的地层测温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吐鲁番 -哈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 ,该盆地 (以下简称吐哈盆地 )现今地温梯度为 2 .50℃ /1 0 0 m,大地热流值为 47.8m W/m2 ,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吐哈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高于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 ,现今地温场受地壳厚度、基底结构及盆地构造的控制。吐哈盆地现今地温对烃源岩的油气生成有重要控制作用 ,台北凹陷属持续埋藏增温型凹陷 ,烃源岩现今仍处于成油高峰期。哈密坳陷、托克逊凹陷部分地区烃源岩古地温高于今地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盆地 地温 地温梯度 油气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乔海明 张复新 +2 位作者 耿海波 黄建新 尚高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641,共6页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并与岩石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一致。首次利用容矿层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室内进行了硫酸盐还原试验。根据细菌的代谢特征,结合硫酸盐还原菌还原试验,分析了细菌在层间氧化带形成、铀氧化迁移和还原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好氧菌 地球化学分带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十红滩 吐鲁番-哈密盆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中有机质作用的实验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殿忠 夏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本文利用采自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样品,有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有机质抽提及分离实验,即 ① 利用氯仿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② 利用CS_2—NmP(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③ 腐殖质提取及分离实验。以上有机... 本文利用采自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样品,有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有机质抽提及分离实验,即 ① 利用氯仿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② 利用CS_2—NmP(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③ 腐殖质提取及分离实验。以上有机质抽提物及分离物分别做铀含量测试。通过实验发现,按以上实验顺序,岩石有机质提取物或分离物中铀含量依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腐殖质中分离出的黄腐酸(Fulvic acids)中铀含量最高,说明在吐哈盆地西南部砂岩铀矿的形成过程中有机质(主要是腐殖质和沥青质)的吸附作用起到部分作用,起最主要作用的是黄腐酸,而且与铀酰离子是以络合(或螯合)形式进行迁移。通过实验和分析,作者认为腐殖质(Humic substances)的络合作用和吸附作用在铀的迁移过程中是紧密相联的,而不是互相孤立的两种作用。在铀的迁移和沉淀富集过程中,黄腐酸(Fulvic acids)和腐殖酸(Humic acids)分别起到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黄腐酸 砂岩型铀矿床 有机地球化学 吐鲁番-哈密盆地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孢粉植物群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凤娟 华洪 张子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地层中产孢粉化石共53属74种。通过对纵向上典型属种及优势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Protopinus-Cycadopites组合和Cyathidites-Piceae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 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地层中产孢粉化石共53属74种。通过对纵向上典型属种及优势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Protopinus-Cycadopites组合和Cyathidites-Piceae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它们分别产自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与国内外有关化石群进行比较,八道湾组的时代应属早侏罗世早期;三工河组的时代应为早侏罗世晚期。托克逊地区当时的植被是由银杏、苏铁类和松柏类等乔木,并伴有真蕨类等草本植物组成。古气候应属亚热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 托克逊凹陷 孢粉组合 古气候 早侏罗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凹陷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6
作者 尹凤娟 华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4-1017,1047,I0013,共6页
目的研究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的地层特征和孢粉组合。方法利用该区4口钻井52块岩心样品进行孢粉化石分析、鉴定、统计和比较。结果鉴定出孢粉化石51属56种;建立了黄山街组Aratrisporites-Apiculatisporites-Pice... 目的研究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的地层特征和孢粉组合。方法利用该区4口钻井52块岩心样品进行孢粉化石分析、鉴定、统计和比较。结果鉴定出孢粉化石51属56种;建立了黄山街组Aratrisporites-Apiculatisporites-Piceites组合和郝家沟组Osmundacidites-Aratri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结论台北凹陷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晚三叠世 吐鲁番-哈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