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民隐于京控的中挫:“广兴案”与嘉庆帝的吏治重估 被引量:4
1
作者 崔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119,178,共15页
因认定白莲教起事实由地方官未能“勤求民隐”所激成,加之推行“广开言路”后官员上言往往不关国计民生,嘉庆帝于1799年9月下令都察院受理所有京控案件,以期“民隐得以上闻”。这一求民隐于京控的理念试图以公正审理京控案件来更准确地... 因认定白莲教起事实由地方官未能“勤求民隐”所激成,加之推行“广开言路”后官员上言往往不关国计民生,嘉庆帝于1799年9月下令都察院受理所有京控案件,以期“民隐得以上闻”。这一求民隐于京控的理念试图以公正审理京控案件来更准确地掌握闾阎疾苦,进而把脉官场积弊,并在数年实践后形成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各省审理重大京控案的模式。在此背景下,1809年2月发生的“广兴案”对嘉庆帝便具有浓厚的中挫意味。作为一位最具代表性的践行者,钦差大臣广兴在山东、河南审案期间的任意婪索不啻于对求民隐于京控理念的公然背叛。此外,案件暴露出的地方官员“逢迎取悦”和监察官员“相率缄默”之弊同样成为嘉庆帝获取民隐的障碍。这些打击促使嘉庆帝开始重新认识吏治废弛的严重程度,并直接影响着他对未来政治和社会危机产生根源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帝 广兴 求民隐于京控 钦差大臣 吏治重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