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林外史》天目山樵评点的演变——后金圣叹时代读者意识与评点传播的一种形态
1
作者
石璐洁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4,共12页
明末清初,《水浒传》等文人化通俗小说吸引了以金圣叹为代表的“才子型”读者。为改变读者水平低下的普遍状况,他们试图将作品面向潜在的“才子”群体,通过权威而通俗的阐释,以文人观念引导其阅读,从而介入通俗小说的商业化传播。此即...
明末清初,《水浒传》等文人化通俗小说吸引了以金圣叹为代表的“才子型”读者。为改变读者水平低下的普遍状况,他们试图将作品面向潜在的“才子”群体,通过权威而通俗的阐释,以文人观念引导其阅读,从而介入通俗小说的商业化传播。此即小说传播史上的“金圣叹时代”。而《儒林外史》以成熟的文人化水平吸引了以张文虎为代表的“学者型”读者。张文虎基于对作品及自身所处品读圈的高度认同,形成“面向中材”的读者意识。在近代商业化传播打破这一读者范围后,这种意识驱使张文虎对评点进行深化、雅化处理,更主动地“寻找”《儒林外史》及其评点的理想读者,在传播中形成与知音共赏的效果。这体现了“后金圣叹时代”通俗小说传播的一种别样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天目山樵评点
演变
读者意识
后金圣叹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林外史》天目山樵评点的演变——后金圣叹时代读者意识与评点传播的一种形态
1
作者
石璐洁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4,共12页
文摘
明末清初,《水浒传》等文人化通俗小说吸引了以金圣叹为代表的“才子型”读者。为改变读者水平低下的普遍状况,他们试图将作品面向潜在的“才子”群体,通过权威而通俗的阐释,以文人观念引导其阅读,从而介入通俗小说的商业化传播。此即小说传播史上的“金圣叹时代”。而《儒林外史》以成熟的文人化水平吸引了以张文虎为代表的“学者型”读者。张文虎基于对作品及自身所处品读圈的高度认同,形成“面向中材”的读者意识。在近代商业化传播打破这一读者范围后,这种意识驱使张文虎对评点进行深化、雅化处理,更主动地“寻找”《儒林外史》及其评点的理想读者,在传播中形成与知音共赏的效果。这体现了“后金圣叹时代”通俗小说传播的一种别样面貌。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天目山樵评点
演变
读者意识
后金圣叹时代
Keywords
The Scholars
comments by Tianmu Mountain Woodcutter
evolution
reader awareness
the post-Jin Shengtan era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林外史》天目山樵评点的演变——后金圣叹时代读者意识与评点传播的一种形态
石璐洁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