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条木(无患子科)后选模式的指定(英文)
1
作者 曹丽敏 曹明 王志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
1886年Franchet描述并发表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他引用了Delavay所采集的标本(J. M. Delavayn. 903).我们对原始文献考证发现,这些标本包括了采于不同时期的花期及果期材料,包括了两份以上的标本,但作者在发表该名称时没有明确指... 1886年Franchet描述并发表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他引用了Delavay所采集的标本(J. M. Delavayn. 903).我们对原始文献考证发现,这些标本包括了采于不同时期的花期及果期材料,包括了两份以上的标本,但作者在发表该名称时没有明确指定其中的一份标本作为模式标本,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后选模式标本指定.为此,我们根据墨尔本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9.2和9.11,为其指定了后选模式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条木 后选模式指定 命名 无患子科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冠报春苣苔(苦苣苔科)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洪欣 KEENE Jeremy +2 位作者 单皖粤 DO Van Truong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3-1401,共9页
原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 ex D. Don)为一个人为界定的属,2011年在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属及其近缘属开展了系统发育重建工作,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唇柱苣苔属唇柱苣苔组(Sect.Gibbosaccus C. B. Clark)的物种被并入了广义报... 原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 ex D. Don)为一个人为界定的属,2011年在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属及其近缘属开展了系统发育重建工作,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唇柱苣苔属唇柱苣苔组(Sect.Gibbosaccus C. B. Clark)的物种被并入了广义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早期经典分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以及对现报春苣苔属部分物种的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认知不够,该属下一些物种的分类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比如,在对中国和越南分布的苦苣苔科植物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两个报春苣苔属的物种——广布于中国西南和华南直至中南半岛中部的钟冠报春苣苔[Primulina swinglei (Merr.) Mich. MÖller&A. Weber]命名人和原被认为是中国与广西特有种的疏花报春苣苔[P. laxiflora(W. T. Wang) Yin. Z. Wang]之间的鉴定存在分类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文对这两个物种进行了形态比较,同时通过对这两种植物的原始描述对比、植物标本检查、栽培观察以及野外实地观察,确定疏花报春苣苔是钟冠报春苣苔的异名。此外,还明确了钟冠报春苣苔的后选指定模式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柱苣苔属 后选模式指定 新异名 疏花报春苣苔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