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赵御森 李化光 马朋朋 杨新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80-85,共6页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后路经伤椎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3、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以及术后内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3及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3和6个月低于术后2周,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P<0.01)。术后2周、3及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改善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患者伤椎功能、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及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 压缩性 弓根内固定 弓根内固定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梅军 唐扬伟 +2 位作者 邓思然 梁志建 黎全猛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5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2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2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结果262例患者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 弓根钉内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飞 王家文 +2 位作者 马杰 罗翼 廖树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另行伤椎置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另行伤椎置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6个月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采用脊柱X线片、CT测定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第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及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有利于恢复及保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性骨折 后路弓螺钉固定 置钉 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植骨植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续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98-9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伤椎植骨植钉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两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病历共60例,根据患者的固定术分成观察组(伤椎植骨植钉固定组)和对照组(跨节段椎弓根... 目的对比分析伤椎植骨植钉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两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病历共60例,根据患者的固定术分成观察组(伤椎植骨植钉固定组)和对照组(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每组3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术后Cobb角、矫正率、远期丢失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及内固定失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末次回访中检测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骨植钉固定术能够更好的矫正角度的丢失和重建椎体高度,并且内固定更加牢固,能有效的维持矫正角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植钉 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士响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目的: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为B组患者使用跨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并对比其手术前后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Cobb角(脊柱侧弯角度)及椎体高度。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一次手术的成功率相比,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高度相比,P>0.05。3)手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Cobb角较小,其椎体高度较高(P<0.05)。结论: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脊柱侧弯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钉内固定 置钉 置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内植骨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探究
6
作者 席鹏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用伤椎内植骨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4例患者分为甲组(n=47)和乙组(n=47)。对甲组患... 目的:探讨用伤椎内植骨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4例患者分为甲组(n=47)和乙组(n=47)。对甲组患者进行伤椎内植骨置钉短节段固定术。对乙组患者进行跨伤椎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胸腰椎后凸Cobb角、椎管内径侵占率及伤椎高度丢失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的评分、胸腰椎后凸Cobb角、椎管内径侵占率、伤椎高度丢失率相比,P>0.05。术后7 d,甲组患者VAS的评分低于乙组患者;术后6个月,甲组患者的胸腰椎后凸Cobb角小于乙组患者,其椎管内径侵占率及伤椎高度丢失率均低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用伤椎内植骨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骨折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内植骨置钉固定 胸腰爆裂骨折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杨长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2-4,共3页
目的:探究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宜宾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用经前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 目的:探究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宜宾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用经前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胸腰椎的Cobb角及术后ASIS残损分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胸腰椎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中ASIS残损分级为B级与C级患者所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恢复患者伤椎的高度,减小其胸腰椎的Cobb角,减轻其脊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爆裂性骨折 COBB角 ASIS残损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讨
8
作者 项春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手术结束后,比较这些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其Cobb角、椎管狭窄和伤椎前缘压缩的发生率,并统计其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这些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进行手术的时间为119~200 min,其术中的出血量为127~851 ml,其术后住院的时间为8~52 d。在进行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与进行手术前相比,进行手术后,这些患者的Cobb角较小,其椎管狭窄和伤椎前缘压缩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椎内植骨 弓根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桐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0期3716-37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观察组接受经伤椎短节...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观察组接受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 a 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固定 弓根螺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正茂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1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纳入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62例,根据内固定节段分为两组,经伤椎椎体置钉的单节段4钉固定(伤椎及上方脱位椎固定)为单节... 目的 探讨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纳入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62例,根据内固定节段分为两组,经伤椎椎体置钉的单节段4钉固定(伤椎及上方脱位椎固定)为单节段固定组(35例).经伤椎椎体置钉的双节段6钉固定(伤椎及伤椎的上下两个椎体固定)作为短节段固定组(27例),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ASIA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骨折节段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移位比、伤椎侧方移位比.结果 单节段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短节段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短节段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末次随访时ASIA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前改善(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经伤椎单节段内固定和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在神经功能恢复、骨折节段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椎前后、侧方移位比上效果基本一致,但单节段内固定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脱位 后路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研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晏葵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0)。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后路经伤椎椎... 目的:探讨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0)。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后路短节段跨伤椎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V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Cobb角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腰椎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体内植骨 后路短节段跨伤椎内固定术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顺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760-3762,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9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组(46例)。对照组接...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9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组(46例)。对照组接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组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椎间隙、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NR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联合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OD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联合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椎间隙、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椎间隙大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可改善手术效果,缓解疼痛程度,调节骨骼形态,增强腰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微创经皮弓根螺钉联合置钉内固定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