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蔡黎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225-225,22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2例进行前路固定脊柱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治疗,乙组患者进行经后...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2例进行前路固定脊柱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治疗,乙组患者进行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对其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手术进行前存在不完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为23例,比例为88.46%;恢复Frankel的分级为1级或是1级以上。甲组患者,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58.33%;乙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71%,乙组患者对神经的恢复明显优越于甲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采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远期疗效好,适用于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 胸腰爆裂型骨折 疗效及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2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钉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Ⅰ、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伴椎管狭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席健伟 马超 +4 位作者 刘磊 刘光普 韩猛 卜晋辉 王鑫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DS指标[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矢状面平衡(SVA)]、SS指标[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PT、SVA均减小,LL均增大(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LL、PT、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的DS伴SS效果均较好,且并发症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骨融合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脊柱侧凸 退行性脊柱侧凸 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佳 欧云生 +4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安洪 唐可 沈昌焕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对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对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角,术前CT和术中3D-CT测量椎管骨折块占位比。观察术后并发症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个月至30个月,平均16.5±7.8个月。伤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满意,术后、末次随访(87.13±8.36)%、(85.91±9.42)%均较术前(47.78±13.56)%明显恢复(P<0.05)。伤椎Cobb’s角术后、末次随访(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8.96±5.48)°减少(P<0,05)。术中3D-CT测量椎管内骨块占位比为(7.38±2.11)%较术前(35.23±18.63)%减少(P<0.05)。脊髓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级至2级的恢复。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骨折 固定 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髓功能影响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胜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脊髓功能影响效果。方法:收集龙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138例,分组方式选择电脑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目的:研究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脊髓功能影响效果。方法:收集龙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138例,分组方式选择电脑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经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对比患者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脊髓神经功能比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A级、B级、C级同对照组相比少,D级、E级同对照组相比多,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用时、出血总量更少,切口直径更短,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比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可保护脊髓神经,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功能,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固定 脊柱骨折 脊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赵御森 李化光 马朋朋 杨新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80-85,共6页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后路经伤椎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3、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以及术后内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3及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3和6个月低于术后2周,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P<0.01)。术后2周、3及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改善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患者伤椎功能、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及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 压缩性 弓根内固定 弓根内固定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余旭辉 张雪珍 林晓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7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对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3例,C级6例,D级5例,E...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对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3例,C级6例,D级5例,E级11例。影像学测量伤椎楔变指数(IVW)和后凸Cobb角。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4例,D级6例,E级17例。术后及末次随访IVW为(0.94±0.05)、(0.88±0.05),与术前IVW(0.63±0.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4.17,均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为(6.37±0.89),(7.02±0.93),与术前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6.52,均P<0.05);所有病例减压彻底,脱位复位良好,后凸畸形得以矫正。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临床疗效满意,脊柱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螺钉内固定 弓根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亚洲 王祥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889-890,共2页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植骨融合联合后路...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治疗前及1 a后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55%(29/31)]比高于对照组[70.97%(22/3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患者ODI和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1/31)]低于对照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植骨融合 后路经伤弓根固定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ADS并椎管狭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9
作者 练继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98-2501,共4页
目的:探究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并椎管狭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ADS并椎管狭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内固定组(n=3... 目的:探究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并椎管狭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ADS并椎管狭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内固定组(n=30),分别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和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7 d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痛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测定患者的疼痛水平;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测定患者的腰椎功能水平;使用影像学检查患者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突(Lumbar lordosis,LL)变化;术后3 m使用肌张力测试仪测试患者腰部前屈、后伸的躯干肌力和活动度,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 m的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内固定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低于内固定组,JOA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联合组术后脊柱Cobb角高于内固定组,两种患者的TK、LL角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 m的腰椎躯干肌力、活动度均高于内固定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m复发率均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可有效缓解ADS并椎管狭窄患者的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腰椎活动能力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管狭窄 后路减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梅军 唐扬伟 +2 位作者 邓思然 梁志建 黎全猛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5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2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2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结果262例患者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 弓根内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飞 王家文 +2 位作者 马杰 罗翼 廖树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另行伤椎置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另行伤椎置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6个月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采用脊柱X线片、CT测定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第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及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有利于恢复及保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性骨折 后路弓螺钉固定 置钉 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柱损伤对脊柱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牛士贞 牛通 +2 位作者 倪勇 高建文 杨奉庆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其中联合组...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其中联合组术后给予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等一般手术情况,观察手术前后脊柱形态功能,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aican Spinal Injury Assi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血清炎症因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联合组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ASIA神经功能分级C级2例、D级23例、E级22例,对照组C级7例、D级26例、E级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联合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柱骨折有利于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对于早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 高压氧 脊柱骨折 神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方 田耘 +1 位作者 陈仲强 刘忠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36-137,146,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2 1例经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新鲜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随访 10 4例 ,时间 12月~ 72月 ,平均 31 3月。术后神... 目的 总结分析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2 1例经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新鲜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随访 10 4例 ,时间 12月~ 72月 ,平均 31 3月。术后神经功能除 3例完全损伤没有改善外 ,余 10 1例 ( 97 1% )有至少一级以上的改善 ;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 (术前压缩平均 5 8 3 % ,术后平均 3 2 % ,随访时平均丢失 2 1% ) ;术后后突角度基本纠正 (术前平均 2 9° ,术后平均 3 4°) ,并在随访时维持在平均丢失 3 4°。 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可有效达到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良好复位、坚固的固定 ,间接椎管内减压、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通用脊柱骨折内固定系统 (Universalspinesystem ,USS)可以很好地达到短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固定 治疗 胸腰不稳定骨折 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后矫正丢失及相关因素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茂生 杨民 +3 位作者 丁国正 王林 谢加兵 陆汉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后矫正丢失情况并分析影像学相关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后路短节段固定的48例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3~60(45.98±8.20)岁;骨折节段为L2...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后矫正丢失情况并分析影像学相关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后路短节段固定的48例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3~60(45.98±8.20)岁;骨折节段为L2-L4。测量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anterior vertebrae height,AVH),伤椎体楔变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及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angle,LKA)并计算随访中局部椎间盘角度(segmental discal angle,SDA),LKA,AVH的丢失(分别表示为LoSAD,LoLKA,LoAVH);评估术前载荷分享评分(load-sharing scores,LSS),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the 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和邻近椎间盘损伤(intervertebral disc injuries,IDIs)。分析年龄,随访时间,LSS,TLICS,IDIs与矫正丢失的相关性。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16.13±5.39)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LKA,AVH,VW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LKA较术后1周丢失(5.70±3.17)°,末次随访AVH较术后1周丢失(4.31±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VW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SDA(r=0.706,0.579,0.449)和LoLKA随LSS、TLICS和IDIs增加而加重,LoAVH随LSS、TLICS增加而加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SS评分增加均为LoSDA、LoLKA、LoAVH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治疗下腰椎骨折术后邻近椎间盘角度和伤椎高度有不同程度丢失,且多因素分析提示均与骨折的载荷分享评分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弓根固定 矫正丢失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铁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1681-1682,共2页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沈丘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3例,均予以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统计患者手术前后及...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沈丘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3例,均予以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统计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第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随访第12个月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高于术后,且随访第12个月、术后均高于术前(P<0.05);随访第12个月ODI评分低于术后,且随访第12个月、术后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明显改善术后胸腰椎功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形术 后路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振华 卜秀丽 +1 位作者 王功国 王均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和C三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及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和C三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及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日本整形外科学腰椎疾患治疗成绩(JOA)评分等。结果 B、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JOA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短节段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等优点,有助于改善固定稳定程度,避免术后矫正角度过度丢失,并提高腰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植骨 置钉 固定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世栋 张建华 +3 位作者 李浩然 赵玲 赵宝辉 王恒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9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关节科收治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6例患者均进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其各项手术... 目的:探讨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关节科收治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6例患者均进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其各项手术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这46例患者的ODI评分低于手术前(P<0.05),其椎体前缘的高度大于手术前(P<0.05),其后凸Cobb角小于手术前(P<0.05)。术后6个月,这46例患者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的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结论: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恢复患者椎体前缘的高度,减小其后凸Cobb角,改善其胸腰椎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体前缘的高度 后凸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和卓亚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进行分析,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全部接受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伤...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进行分析,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全部接受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伤锥进行X线片拍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相邻椎体上下中板角度变化,探讨胸腰椎骨折中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相邻椎体上下中板角度出现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相邻椎体上下中板角度改善效果明显,16例患者内固定均取得成功。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方法能够避免行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脊柱骨折复位的丢失和内固定不成功,可以在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内固定治疗 弓根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少纯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患者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患者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患者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脊髓神经损伤加重、感染等并发症,且无一例患者发生钉棒弯曲、松动、断裂等现象,同时患者伤椎高度恢复均无显著丢失现象发生,42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1~2级恢复。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脱患者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 内固定 胸腰脊柱骨折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宇霞 罗琦山 +5 位作者 李远红 罗为民 何友志 王强 王永福 罗一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9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均行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术前和6个月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患者症状和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内固定... 目的:研究经皮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均行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术前和6个月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患者症状和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内固定稳定性。结果: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也无固定失败。术后半年,所有患者伤椎前缘高度高于术前,且Cobb's角低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JOA评分高于术前,而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可以增加内固定系统稳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固定 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