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莹 田雪 +1 位作者 佟冰渡 陈亚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6~9月30例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同期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术后24~72h拔除伤口引流管前早期离床活动;对照组待拔除...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6~9月30例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同期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术后24~72h拔除伤口引流管前早期离床活动;对照组待拔除伤口引流管后离床活动。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离床活动的安全性相关指标(伤口引流量、总失血量、出院前血红蛋白、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有效性相关指标(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伤口引流量、总失血量、出院前血红蛋白及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下,术后24~72h拔除伤口引流管前早期离床活动,不会增加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患者出血的风险,能减少术后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后路矫形融合术 早期离床活动 失血量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联合清创术后置管对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范珂 高强 +2 位作者 张留巧 焦文娟 支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清创术后置管对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脊柱科住院的48例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予...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清创术后置管对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脊柱科住院的48例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予清创术后置管引流并应用抗菌药物,研究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口服治疗,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炎症因子、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比较。比较不同时期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1)治疗3周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和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显著下降;且治疗3周后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周后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显著下降;治疗3周后研究组PT、APTT、PLT显著高于对照组,FIB、D-D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较治疗前研究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水平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3周后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第1周、2周、3周VA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清创术后置管能抑制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活血汤 清创术后置管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