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附13例报告)
1
作者 包肖肖 潘强强 +3 位作者 苏锴 张振辉 梅伟 王庆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神经功能分级(ASIA)。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无切口感染、窦道形成、神经症状加重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情况。13例患者术前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48.9±21.4)mm/h、(40.2±33.9)mg/L、(8.1±1.2)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14.2±2.9)mm/h、(2.8±1.2)mg/L、(2.2±0.7)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与术前相比,P均<0.05。13例患者中,有神经损害症状的5例患者的ASIA分级由治疗前的D级恢复至E级,无神经损害症状的8例患者的ASIA分级未发生变化。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椎体感染指标得到控制、疼痛评分下降、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经皮椎体成形 后并发症 椎体感染 病灶清除 融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树仁 李卓 +3 位作者 王连波 赵桂松 贾晨光 付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胸腰椎结核手术失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446例,均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随访期间发现内固定失败者48例。收集所...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胸腰椎结核手术失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446例,均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随访期间发现内固定失败者4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以是否发生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为因变量,建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术前存在并发症、病灶范围、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及术后正规化疗、手术部位严格制动、合并脊柱外结核、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前术后合并症、术后结核药物耐药,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作为自变量,以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范围、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及术后正规化疗、手术部位严格制动、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后结核药物耐药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范围(多椎体)、手术方式(前路)、术前及术后未正规化疗、手术部位未严格制动、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后结核药物耐药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有较高的内固定失败风险,病灶范围(多椎体)、手术方式(前路)、术前及术后未正规化疗、手术部位未严格制动、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后结核药物耐药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结核 胸腰椎结核 内固定 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路坦 刘晓潭 +2 位作者 孙国兴 张超 董玉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6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胸腰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6例患者(其中治愈215例、复发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胸腰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6例患者(其中治愈215例、复发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营养状况、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术中病灶清除情况、术后是否制动以及术后规范性治疗与术后结核复发可能有关(OR=4.186,4.381,4.381,8.163,2.237;P均<0.05),年龄、性别及血沉与术后复发无关(OR=1.230,0.126,0.882;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况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短、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术后不能坚持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清除和术后未严格制动与术后结核复发有关(OR=4.144,3.651,4.850,4.473,8.490,10.341;P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营养状况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短、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术后不能坚持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清楚和术后未严格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胸腰椎 后路入式 融合内固定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肖运祥 陈海丹 刘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后路组68例、前路组67例,分别采用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15天评价近期疗效...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后路组68例、前路组67例,分别采用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15天评价近期疗效,术后1年评价远期疗效及腰椎功能,记录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路组与前路组近期优良率分别为83.8%、71.6%,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1.2%、85.1%,腰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6.2%、61.2%;两组比较P均<0.05。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前路组为25.4%;两组比较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前路入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前路病灶清除减压 后路病灶清除减压 融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林静 郑明辉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行抗结核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随访时脊柱后凸角、神经功...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行抗结核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随访时脊柱后凸角、神经功能情况、ESR、VAS评分、植骨融合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65~289(232.5±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1000(518.1±66.0)mL。随访时间为6~36(26.4±5.2)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无结核复发。9例脊髓损害患者中,8例完全恢复,1例恢复至FrankelD级。术前脊柱后凸角为20.7°±4.2°;术后3个月为8.9°±2.2°,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为8.6°±2.0°,较术后无明显丢失(P〉0.05)。术前VAS评分为(5.7±1.1)分;术后3个月降为(1.0±0.2)分,与术前比较P〈0.001;末次随访时为(0.8±0.2)分,与术后比较P〉0.05。患者术前ESR为(45.6±17.9)mm/h;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ESR均恢复正常,为(11.2±4.5)mm/h,与术前比较P〈0.001;末次随访时为(7.2±2.3)mnl/h,与术后比较P〈0.05。术后1a所有患者的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能较好地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的植骨,神经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后路 融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小彬 徐启飞 赵广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微创组予以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评分)、疼痛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低,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与常规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改善,且微创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总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80.85%)(P<0.05)。结论同传统PLIF相比,TILF治疗单节段LSS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椎管形态恢复,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 椎间融合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硬膜囊面积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黄炎 张文志 +7 位作者 胡业丰 许翔 贺瑞 李旭 李钟奇 于洋 孔雷 马锐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60例,病变位于腰椎25例、胸椎25例、胸腰椎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60例,病变位于腰椎25例、胸椎25例、胸腰椎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其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脊柱X线片、CT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计算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丢失率;采用ODI标准评价术后脊柱功能状态;采用Frankel标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ODI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OD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 病灶清除 内固定 脊柱结核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林飞 沈皆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2945-2948,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Ⅰ期前路病灶...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Cobb角、骨融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可有效减少创伤,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和复发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融合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红细胞沉降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附56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春丽 雷哲 梅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回顾性分析5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的应用是完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节段、脓肿大小等综合判断。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病灶清除 融合 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植骨内固定联合经口齿突病灶清除术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莉萍 邓小玲 +1 位作者 戴建强 刘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9期61-61,64,共2页
经口咽前路手术联合后路寰枢椎植骨内固定术由于需要通过口腔的入路完成,一方面手术部位深,手术风险和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口腔内部存在大量细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后路手术,故为手术和术后护理增加了难度。为了提高手术的... 经口咽前路手术联合后路寰枢椎植骨内固定术由于需要通过口腔的入路完成,一方面手术部位深,手术风险和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口腔内部存在大量细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后路手术,故为手术和术后护理增加了难度。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进行全方位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咽入路 寰枢椎手 内固定 经口齿突病灶清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怀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36-3539,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后路植骨融合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丢失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eaujon功能评分(BFS)、椎间隙高度和滑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复位丢失率低(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低、BFS评分高(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椎间隙高度高、滑脱率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5/48)]与对照组[6.25%(3/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虽然操作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但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恢复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复位丢失率和滑脱率,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路融合 椎弓根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12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 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探究
13
作者 潘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41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1例患者均进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 目的:探讨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41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1例患者均进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Cobb’s角及椎间隙的高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VAS的评分均更低,其Cobb’s角更小,其椎间隙的高度更高,P<0.05。结论: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路病灶清除 椎体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83例体会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革 赵毅 +1 位作者 张超 李宏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7-17,共1页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从早期的单纯脓肿引流、病灶清除逐渐发展到植骨融合、内固定,脊柱稳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重视。2000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行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83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固定治疗 治疗 融合 2009年 脓肿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5
15
作者 庄全魁 孟晓林 +3 位作者 王海涛 时和同 艾继超 芮清伟 《安徽医学》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24... 目的 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24~38个月,平均: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路AF内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椎体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植骨短节段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爱国 彭兴梅 +3 位作者 董玉珍 彭华 黄媛霞 杨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后路植骨并放置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椎结核的疗效和操作。方法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科采取后路入口、植骨并短节段内固定,同时行脓肿病灶清除的方法处理胸腰椎脊柱结核共128例,并进行平均2年的术后随访,现对其病例... 目的:研究采用后路植骨并放置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椎结核的疗效和操作。方法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科采取后路入口、植骨并短节段内固定,同时行脓肿病灶清除的方法处理胸腰椎脊柱结核共128例,并进行平均2年的术后随访,现对其病例和随访反馈信息采取回顾性研究。结果128名患者均获得I期切口愈合,通过术后检查和2年左右随访,结核症状全部消失,无复发,移植骨块成活率100%,78例患者的后凸畸形明显矫正。结论此种手术可以在一个切口内进行植骨、内固定和脓肿病灶处理等多个操作,对患者的创伤小;后路内固定相比前路手术安全性和操作性更高,维护脊柱的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内固定 病灶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湘达 吕成昱 +2 位作者 王亭 陈晓亮 胡有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结核 Ⅰ期病灶清除 椎体间前路内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腰骶骨盆重建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燕 李娇俊 +1 位作者 张凌 叶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关键词 前路病灶清除 后路腰骶盆重建 内固定 腰骶椎结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手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6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科军 胡振辉 朱烨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固定治疗 一期手 椎间融合 前路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究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 目的探究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患者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效果明显,能有效矫正侧弯角度,缓解疼痛,值得深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融合内固定 腰椎退变性侧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