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唐飞跃 孙宜保 怯卫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9期3539-3541,共3页
目的 研究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94例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研究组加用长节段融合,对照... 目的 研究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94例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研究组加用长节段融合,对照组加用短节段融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度、腰椎功能、影像学指标、脊柱平衡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后凸、侧凸Cobb角及矢状面平衡、冠状面平衡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侧凸进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DS患者可减轻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维持脊柱稳定,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长节段 短节段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2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钉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3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后凸Cobb角 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佳 欧云生 +4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安洪 唐可 沈昌焕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对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对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角,术前CT和术中3D-CT测量椎管骨折块占位比。观察术后并发症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个月至30个月,平均16.5±7.8个月。伤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满意,术后、末次随访(87.13±8.36)%、(85.91±9.42)%均较术前(47.78±13.56)%明显恢复(P<0.05)。伤椎Cobb’s角术后、末次随访(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8.96±5.48)°减少(P<0,05)。术中3D-CT测量椎管内骨块占位比为(7.38±2.11)%较术前(35.23±18.63)%减少(P<0.05)。脊髓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级至2级的恢复。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骨折 短节段固定 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普通前路椎体螺钉固定系统的静力学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刘军 李杰 +6 位作者 蒋伟宇 徐荣明 马维虎 祁峰 于亮 张明 王以进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比较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锁定固定系统和普通前路椎体螺钉(VBS)锁定固定系统的静力学特性。方法:采集新鲜颈椎标本16具,分解为C3,4,C4,5,C5,6,C6,7共32个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其中C3,4,C4,5,C5,6,C6,7各8... 目的:比较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锁定固定系统和普通前路椎体螺钉(VBS)锁定固定系统的静力学特性。方法:采集新鲜颈椎标本16具,分解为C3,4,C4,5,C5,6,C6,7共32个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其中C3,4,C4,5,C5,6,C6,7各8个。将其按照不同节段随机分成A、B两组,对所获标本椎间盘切除后模拟植骨,分别植入自行设计生产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钢板系统和普通颈椎前路椎体螺钉钢板系统。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钢板的垂直拔出强度试验。结果: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为(604.68±48.76)N,椎体螺钉为(488.24±32.42)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5),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椎体螺钉固定系统在各FSU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F值分别为2.27、2.05,P>0.05)。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的拔出力明显优于普通前路椎体螺钉钢板系统,从生物力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弓根螺钉锁定钢板系统 拔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腰椎椎管肿瘤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廉民学 何百祥 +3 位作者 鲍刚 王宁 李传坤 廉海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腰椎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评价两种术式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对于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腰椎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行改良椎管... 目的对比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腰椎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评价两种术式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对于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腰椎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行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48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以及术后3、6、12、24月腰椎不稳发生率、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优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两组间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在术后腰椎不稳发生率比较无差别(P>0.05)。两组在术后3、6、12月JOA评分变化及JOA评分改善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24月JOA评分变化及JOA评分改善率优于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组。结论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都有很好的术后腰椎稳定效果,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远期神经脊髓功能改善方面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优于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肿瘤 改良管扩大成形术 弓根螺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X线导航与CT导航系统引导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炎 孔荣 +5 位作者 方诗元 禹德万 李守民 张彪 沈点红 刘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5-7,共3页
目的对C臂X线导航和CT导航系统辅助下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精确性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观察。方法C臂X线导航和CT导航系统辅助下分别植入98枚及104枚椎弓根螺钉,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进行经椎弓根水平的CT扫描,按Richter分类法评估螺... 目的对C臂X线导航和CT导航系统辅助下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精确性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观察。方法C臂X线导航和CT导航系统辅助下分别植入98枚及104枚椎弓根螺钉,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进行经椎弓根水平的CT扫描,按Richter分类法评估螺钉位置。结果用C臂X线导航者螺钉植入优良率为96.9%,手术时间为(75.0±15.0)min;用CT导航者分别为100.0%(P>0.05)和(101.5±21.0)min(P<0.01)。结论C臂X线导航和CT导航系统辅助下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均是安全可行的,且精确度高;与C臂X线导航手术相比,CT导航操作相对复杂,需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损伤 内固定 弓根螺钉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Ⅱ、Ⅲ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宁凯 车立新 +2 位作者 王志刚 李坤 吉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0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Ⅱ、Ⅲ度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人院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Ⅱ、Ⅲ度腰椎滑脱。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Ⅱ、Ⅲ度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人院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Ⅱ、Ⅲ度腰椎滑脱。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滑脱恢复情况、术后复位、疗效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术后椎间隙高度及BFS评分。结果30例患者术前均为Ⅱ、Ⅲ度腰椎滑脱,其中,19例行椎管、神经根管减压、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11例只行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获得随访30例,均超过12个月。30例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率为100%。BFS评分优良率达90.0%。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Ⅱ、Ⅲ度腰椎滑脱,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体间加压融合 生物力学 弓根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旭辉 张雪珍 林晓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7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对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3例,C级6例,D级5例,E...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对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3例,C级6例,D级5例,E级11例。影像学测量伤椎楔变指数(IVW)和后凸Cobb角。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4例,D级6例,E级17例。术后及末次随访IVW为(0.94±0.05)、(0.88±0.05),与术前IVW(0.63±0.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4.17,均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为(6.37±0.89),(7.02±0.93),与术前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6.52,均P<0.05);所有病例减压彻底,脱位复位良好,后凸畸形得以矫正。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临床疗效满意,脊柱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螺钉内固定 短节段弓根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万荣 易伟宏 +3 位作者 王敏 李夏林 刘东宁 王尔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单节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45例。微创组给予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单节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45例。微创组给予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前微创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影像学指标与传统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微创组患者的CK、CRP水平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微创组患者的CK、CRP水平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患者,1例螺钉松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2/45);传统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患者,3例螺钉松动患者,3例螺钉断裂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8%(8/4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经皮后路微创弓根螺钉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世敏 林明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803-1804,共2页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病程长,呈慢性消耗,致瘫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正规的抗结核化疗、严格的卧床休息是治疗脊柱结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结核病灶、改善血运、加快骨病灶愈合、防止或解除脊髓压...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病程长,呈慢性消耗,致瘫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正规的抗结核化疗、严格的卧床休息是治疗脊柱结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结核病灶、改善血运、加快骨病灶愈合、防止或解除脊髓压迫性损害、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性、缩短疗效嘲。我院2004年10月~2009年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系统 内固定 胸腰段结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卫东 刘宏建 王利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正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1例。结果本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0.30%;矢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正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1例。结果本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0.30%;矢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4.60%。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后凸 后路体切除 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昌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4-105,共2页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同期收治的2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椎体高度恢...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同期收治的2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达70%~100%,Cobb角由术前28°(13°~39°),降至6°(2°-12°),24例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和E级;随访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表现,无断钉及钉板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技术相对完善,解剖清楚,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骨折 弓根 后路减压 螺钉固定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轨自锁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鞠传广 谭远超 +1 位作者 张恩忠 邵诗泽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5期266-267,共2页
目的:评价弧轨自锁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LPF)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脱位387例,男239例,年龄19~71岁,平均(45.6+13.8)岁;女14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8.2)岁。采用ALPF技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弧轨自锁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LPF)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脱位387例,男239例,年龄19~71岁,平均(45.6+13.8)岁;女14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8.2)岁。采用ALPF技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6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4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和下肢痛的改善率分别为80.4%、65.9%、92.1%和87.4%,术前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均明显(P<0.01,P<0.05),后凸角得到满意矫正(P<0.01)。并发症43例,其中术中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3.1%;术后并发症31例,发生率为8.4%。结论:ALPF椎弓根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确定,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脱位 疗效分析 螺钉内固定 系统治疗 自锁 弓根固定技术 ALPF 内固定系统 术中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临床效果 弓根螺钉 随访时间 神经功能 脊柱活动 术前术后 发生率 65岁 改善率 下肢痛 腰背痛 年龄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世敏 沈宁江 林明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792-1793,共2页
关键词 弓根系统 内固定 不稳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退变性腰椎疾患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泉来 徐宏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497-499,共3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疾患者的发病率也在增长[1],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关于腰椎退变的研究[2]。
关键词 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疾患 退变性 应用 生活节奏 退变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瑞清 李雪娟 +2 位作者 刘玉耆 雷亮 苏广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腰椎前缘的高度比、胸腰椎后缘的高度比、脊椎的Cobb角(头侧端脊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脊椎下缘垂线的交角)和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腰椎前缘的高度比和胸腰椎后缘的高度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脊椎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脊椎功能和形态的恢复,缓解其疼痛的症状。此联合手术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内植骨术 联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文龙 管国华 +3 位作者 周国顺 李炜 沈鹏 詹碧水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46-947,共2页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内固定 系统治疗 临床疗效 MOSS 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尚志平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减压...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Cobb’s角、伤椎高度、触觉及运动觉评分。结果:2组术前的Cobb’s角、伤椎高度、触觉及运动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减压效果明显,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减压 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Cobb角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槃 崔明达 胡利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768-176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Cobb角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Cobb角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的Cobb角及腰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术后1周,两组Cobb角均小于术前,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有助于缩小Cobb角,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内植骨 COBB角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