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及短节段跨伤椎固定对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伟 曹爽 +2 位作者 倪志豪 单涛 刘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40-244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比较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并诊断为A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3例,治疗方式为长节段固定(A组,n=28),短节段... 目的本研究比较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并诊断为A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3例,治疗方式为长节段固定(A组,n=28),短节段经伤椎固定(B组,n=24)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C组,n=21)。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Pearce分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9个月。三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功能表现(ODI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之间的VAS评分、ODI评分和Pearc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尽管骨折椎体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在术后1年得到了显著校正,但C组的校正损失明显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长节段固定相比,短节段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点。此外,短节段经伤椎固定也能带来与长节段固定一样好的长期畸形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长节段固定 短节段经伤固定 短节段跨伤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显招 吴大江 +1 位作者 祁敏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0-793,共4页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特点,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防止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各种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被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退行疾病。...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特点,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防止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各种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被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退行疾病。作为传统融合手术的革新,其临床疗效评价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主要就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疗效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动态固定 疾病 治疗结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评《脊柱外科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彦东 韩斌 金添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脊柱外科新进展》由叶启彬、匡正达、陈扬、吴占勇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11468。本书囊括了国内外骨科临床上的骨科疾病诊疗技术、护理方法,重点对脊柱部位疾病类型、病理性原理、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阐... 《脊柱外科新进展》由叶启彬、匡正达、陈扬、吴占勇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11468。本书囊括了国内外骨科临床上的骨科疾病诊疗技术、护理方法,重点对脊柱部位疾病类型、病理性原理、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其中,重点提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均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主要实施方法,从治疗效果上来讲,2种治疗方法各具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何扬长避短,是骨科临床医生探讨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着《脊柱外科新进展》中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章节内容进行研读,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提出二者应用建议,从而促进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合理运用,形成一些医学研究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柱外科 经伤固定 跨伤固定 骨科疾病 骨科临床 后路弓根螺钉固定 章节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神经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开放 郭忠卫 宋焕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3...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30 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检测治疗前后胫后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主要肌群肌电图。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显效率76.7%,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治疗组各神经传导速度及主要肌群动作电位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疼痛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鼠神经生长因子 后路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弓根螺钉固定 疼痛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