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霍智铭 关宏刚 +2 位作者 陈超 王刚 曹正霖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8期230-232,245,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入的10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采取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各52例,对比...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入的10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采取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各52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取得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前缘高度 CO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闫伟 杨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方法 13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法后疼痛评分及脊柱神经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方法 13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法后疼痛评分及脊柱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脊柱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脊柱骨折实践过程中,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脊柱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鸿博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DI评价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髓神经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其中发生畸形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其中发生畸形4例,偏瘫2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0, 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76.72±3.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6±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前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对于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和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手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术后Cobb角、伤锥后...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手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术后Cobb角、伤锥后缘高度、伤锥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脊柱骨折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庄会文 徐春福 +4 位作者 马奎志 黄宝鹏 王富强 张桂兴 庄英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脊柱骨折经后路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成传统手术组与后路内固定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后路内固定组较传统手术组的治愈率... 目的探究与分析脊柱骨折经后路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成传统手术组与后路内固定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后路内固定组较传统手术组的治愈率明显高26.67%(P〈0.05)。结论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安全性,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海源 刘庆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9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两...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固定物脱落、折断等情况。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折患者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冯龙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运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74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运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74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VAS评分(9.34±2.58)分与试验组的(9.24±2.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3.77±2.02)分低于对照组(4.85±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运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具备比较优良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及对QOL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271-273,28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及对QOL(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来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及对QOL(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来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治疗情况及对QOL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来进行治疗,能提高QOL评分和临床效果,减少术中出血、手术和住院时间,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QOL 临床效果 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手术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巨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前...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为(95.13±9.43)%,椎体后缘高度为(96.43±10.52)%,Cobb’s角为(5.23±1.0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恢复胸腰段脊柱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Cobb’s角,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项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前缘高度比值大小及后缘高度比值大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1.92±0.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可促进患者的伤椎高度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雨 赵刚 +1 位作者 和桓德 陈朝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5期80-81,共2页
目的对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胸腰段脊柱结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植入内固定的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 目的对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胸腰段脊柱结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植入内固定的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包括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两组,治疗组包括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中1组患者为结核累及单个椎体组,2组患者为结核累及多个椎体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2组的矫形率明显低于治疗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治疗1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治疗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累及单个椎体组患者行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结核累及多个椎体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手术 胸腰段脊柱结核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良恩 张强 +3 位作者 李瑞龙 黄文 罗谨 杨刘柱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2例),为A组患者实施前路内固定手术,为B组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手术,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2例),为A组患者实施前路内固定手术,为B组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手术,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3.75%,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毕1个月后、术毕3个月后及术毕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手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B组患者VAS评分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毕3个月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手术 脊柱骨折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后的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米那瓦尔.买赛地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5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后的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的120例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在手术后,... 目的:探讨对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后的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的120例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在手术后,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综合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经护理,综合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综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后的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手术 脊椎骨折 综合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研讨
15
作者 段格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将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为治疗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手... 目的:分析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将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为治疗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前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伤椎前缘的高度、伤椎后缘的高度、伤椎的Cobb角、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4.5%),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伤椎前缘的高度、伤椎后缘的高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伤椎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患者,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内固定手术 COBB角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桂道坤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6期160-161,共2页
目的:评价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涟水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 目的:评价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涟水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Cobb角及伤椎前、后缘高度的比值,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其腰背部疼痛的情况。结果: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患者,其伤椎前、后缘高度的比值大于对照组患者,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伤椎的功能,减轻其腰背部疼痛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内固定手术 COBB角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侧块的X线和CT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玉华 赵成茂 孙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颈椎侧块 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 解剖结构 X线检查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