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经皮置入的动态腰椎内固定器的设计与初步测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远明 靳安民 +2 位作者 樊帆 黄保华 刘永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可经皮微创置入的新型动态腰椎内固定器,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该固定器活动度分为2°(Ⅰ型)和10°(Ⅱ型)两种。利用7具成年新鲜的猪腰椎骨标本进行三维运动和刚度试验。测试三维运动时,每个标本按完整状态(A组... 目的设计一种可经皮微创置入的新型动态腰椎内固定器,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该固定器活动度分为2°(Ⅰ型)和10°(Ⅱ型)两种。利用7具成年新鲜的猪腰椎骨标本进行三维运动和刚度试验。测试三维运动时,每个标本按完整状态(A组)、失稳状态(B组)、坚强固定状态(C组)、动态固定Ⅰ型状态(D组)、动态固定Ⅱ型状态(E组)顺序测试。结果 (1)三维运动测试结果:1失稳标本经新型动态内固定器固定后(D组、E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分别比A组和B组均明显减少(P<0.05),但与C组比较,活动度明显增大(P<0.05)。2D组、E组之间比较,E组比D组具有更大的前屈活动度(P<0.05),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则无明显差异(P>0.05)。(2)刚度测定结果:D组和E组的刚度均强于A组,但均弱于C组,E组比D组弱。结论该动态腰椎内固定器Ⅰ型和Ⅱ型均能保证脊柱稳定性,且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螺钉活动度为10°的更接近脊柱生理活动范围;螺钉的活动度对内固定器的强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微创 后路动态固定器 腰椎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