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椎体畸形患儿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严婷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1-32,共2页
对15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惠儿采用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术矫正脊柱畸形。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住院12~15d,平均13.5d;随访10-40个月,X线摄片检查证实内固定牢固,矫形效果满意。提出对患儿进行高质量的术前锻炼,做好术后体位护理... 对15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惠儿采用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术矫正脊柱畸形。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住院12~15d,平均13.5d;随访10-40个月,X线摄片检查证实内固定牢固,矫形效果满意。提出对患儿进行高质量的术前锻炼,做好术后体位护理,脊髓神经观察.重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半椎体畸形 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术 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微矫形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
2
作者 陈家豪 范丽萍 +2 位作者 毛炜彬 钱佳敏 陈哲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微矫形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在冠状位矫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微矫形组和融合内固定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后路微矫形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在冠状位矫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微矫形组和融合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各个指标,包括冠状位L1至S1上终板面夹角、手术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冠状位终板面成角、冠状位骨盆倾斜角、椎间隙与椎体高度比值、CT灰度值等。结果共纳入91例患者,微矫形组46例,融合内固定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矫形组在脊柱冠状位矫形和平衡效果,以及术后冠状位L1至S1上终板面夹角、冠状位骨盆倾斜角的维持方面,均明显优于融合内固定组(P<0.05)。从术后3个月开始,微矫形组在手术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冠状位终板面成角上明显优于融合内固定组(P<0.05)。术后1年,微矫形组在维持椎间隙和椎体高度比值上优于融合内固定组(P<0.05)。两组在CT灰度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微矫形术在脊柱冠状位矫正和维持效果方面优于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有助于患者姿势调整和体态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后路矫形 脊柱冠状位平衡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枢椎齿突骨折经口咽前路齿突截骨矫形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手术配合 被引量:2
3
作者 芮琳 周亚昭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72-73,共2页
对1例枢椎齿突骨折C1~2脱位伴不全瘫的患者,行经口咽前路齿突截骨矫形、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术前予心理支持、口腔准备及呼吸训练,术中熟练地配合,术中及术毕保持正确体位。结果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复查,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良... 对1例枢椎齿突骨折C1~2脱位伴不全瘫的患者,行经口咽前路齿突截骨矫形、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术前予心理支持、口腔准备及呼吸训练,术中熟练地配合,术中及术毕保持正确体位。结果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复查,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良好,四肢运动感觉正常。提示优质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融合 枢椎齿突骨折 经口咽前路 配合 截骨矫形 复位 后路 心理支持 呼吸训练 口腔准备 正确体位 植骨融合 运动感觉 重要环节 成功 不全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荀传辉 曹锐 +3 位作者 徐韬 张健 梁卫东 盛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DS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n=21)与对照组(n=20)。...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DS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n=21)与对照组(n=20)。用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后路开窗减压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VAS的评分和ODI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术治疗DS能显著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程度,改善其脊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固定 退变性脊柱侧弯 开窗减压 椎弓根螺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结核椎管内外病灶清除同期后路内固定矫形 被引量:2
5
作者 甄平 刘兴炎 +2 位作者 李旭升 樊晓海 王宏东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Ⅰ期病灶清除及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2月以来收治的15例合并椎管内外脓肿的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路Ⅰ期双侧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Ⅰ期病灶清除及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2月以来收治的15例合并椎管内外脓肿的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路Ⅰ期双侧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取髂骨植骨的综合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5个月,平均1年8个月,本组15例术后胸部症状均完全消失,术后脊柱后凸角度为6°-15°,平均矫正度数为17°。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植骨全部骨性融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3.2个月。结论:经后路可Ⅰ期有效地进行胸椎结核的彻底病灶清除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清除 胸椎结核 后路内固定 椎管内 脊柱稳定性 矫形 平均 合并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罕见术中恶性高热病人的抢救及处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力 赵琳 +2 位作者 王金庄 徐梅 蒲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49-950,共2页
关键词 恶性高热 抢救 护理 病例 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