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略论粤语“仲…添”的性质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庆文
刘慧娟
《汉语学报》
2008年第3期33-43,共11页
本文根据框式结构的特点,以"仲…添"为例,探讨了粤语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前置成分或者后置成分能否与"添"形成一个框式结构的问题。我们从"仲"的意义入手,发现"添"只能与表示增加意义的"...
本文根据框式结构的特点,以"仲…添"为例,探讨了粤语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前置成分或者后置成分能否与"添"形成一个框式结构的问题。我们从"仲"的意义入手,发现"添"只能与表示增加意义的"仲1"共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添"本身并不表示增加意义。就"添"的性质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后置副词,而是一个附着在表示增加意义的句子之后的语气词,与句子的内部成分无关,而"仲"主要是表示句子谓语及谓语内部的成分的增加。因此,不论从语义、线性关系还是句法结构方面来看,"仲"与"添"都无法形成一个框式结构。其它表示增加意义的前置成分或后置成分与"仲"类似,都无法与"添"形成一个框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式结构
动词前置
成分
动词
后置成分
增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南平话的动词谓语句及其类型学特征
2
作者
褚俊海
覃凤余
覃东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6,共7页
桂南平话的VO语序相对更稳定,"提宾"现象或者受事话题化的能力很弱,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处置式,处置义的表达仍用动宾结构。被动句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保留着很强的遭受义,被动标记可以后接名词性成分,甚至可以单独作谓语,长被动...
桂南平话的VO语序相对更稳定,"提宾"现象或者受事话题化的能力很弱,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处置式,处置义的表达仍用动宾结构。被动句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保留着很强的遭受义,被动标记可以后接名词性成分,甚至可以单独作谓语,长被动句中的动词可以"挂单";介词短语、状语、补语、体标记等都能后置于动宾短语。桂南平话具有更典型的SVO语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南平话
动词谓语句
被动句
处置句
后置成分
SVO语言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倒装的定义、范围和类型划分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胜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126,共7页
若X和Y两个语言单位,按照常规语序组合成X+Y,称之为常规结构(或常式结构),而有的时候(或特殊情况下),可颠倒顺序,组合成Y+X,称之为倒装结构(或变式结构)。这样定义倒装,可使范围明确,也可排除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如序换(易序)、回文、回...
若X和Y两个语言单位,按照常规语序组合成X+Y,称之为常规结构(或常式结构),而有的时候(或特殊情况下),可颠倒顺序,组合成Y+X,称之为倒装结构(或变式结构)。这样定义倒装,可使范围明确,也可排除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如序换(易序)、回文、回环格。根据倒装现象所涉及的两个语言单位(设为X和Y)及常式结构体(X+Y)和倒装结构体(Y+X)这四个方面的各种特点及相互关系,可对倒装现象进行系统的多角度的分类。此分类视角,既利于全面揭示倒装特点,也利于深入描写每个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装定义
倒装类型
成分
前置
成分
后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辞学倒装研究与语法学易位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胜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9,共6页
针对两个语言单位顺序颠倒的情况,修辞学倒装研究和语法学易位研究的深入程度和解释力不一,本文根据常规结构和倒装结构异同的主要表现及语法学词汇学研究易位、倒装、同素逆序词给修辞学的启发,提出了倒装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倒装
易位
成分
前置
成分
后置
语法学
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范继淹主要著作目录(已发表部分)
5
《汉语学习》
1985年第5期16-16,共1页
论文1.形名组合间“的”字的语法作用 《中国语文》1958.5.2.编写现代本民族标准语词典几个理论问题 《语言研究通讯》1959.2.3.3.“很”+动词结构(与王福庭、饶长溶合写) 《中国语文》1961.8.4.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 《中国语文》1...
论文1.形名组合间“的”字的语法作用 《中国语文》1958.5.2.编写现代本民族标准语词典几个理论问题 《语言研究通讯》1959.2.3.3.“很”+动词结构(与王福庭、饶长溶合写) 《中国语文》1961.8.4.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 《中国语文》1962.12.5.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结构分析(与饶长溶合写) 《中国语文》1963.2.6.再谈动词结构前加程度修饰(与饶长溶合写) 《中国语文》1964.2.7.语言的信息 《中国语文》1979.2.8.重庆方言“下”字的分化 《方言》1979.2.9.“的”字短语代替名词的语义规则 《中国语文通讯》1979.3.10.人工智能与和语言学(与徐志敏合写) 《中国语文》19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目录
《中国语文》
重庆方言
动词结构
语言研究
语言学
形名组合
通讯
后置成分
“的”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粤语“仲…添”的性质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庆文
刘慧娟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
出处
《汉语学报》
2008年第3期33-43,共11页
文摘
本文根据框式结构的特点,以"仲…添"为例,探讨了粤语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前置成分或者后置成分能否与"添"形成一个框式结构的问题。我们从"仲"的意义入手,发现"添"只能与表示增加意义的"仲1"共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添"本身并不表示增加意义。就"添"的性质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后置副词,而是一个附着在表示增加意义的句子之后的语气词,与句子的内部成分无关,而"仲"主要是表示句子谓语及谓语内部的成分的增加。因此,不论从语义、线性关系还是句法结构方面来看,"仲"与"添"都无法形成一个框式结构。其它表示增加意义的前置成分或后置成分与"仲"类似,都无法与"添"形成一个框式结构。
关键词
框式结构
动词前置
成分
动词
后置成分
增加意义
Keywords
discontinuous construction, pre-/post-verbal constituent, additive meaning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南平话的动词谓语句及其类型学特征
2
作者
褚俊海
覃凤余
覃东生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大学文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壮语
汉语方言语法语料库>(批准号:0008BYY068)
文摘
桂南平话的VO语序相对更稳定,"提宾"现象或者受事话题化的能力很弱,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处置式,处置义的表达仍用动宾结构。被动句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保留着很强的遭受义,被动标记可以后接名词性成分,甚至可以单独作谓语,长被动句中的动词可以"挂单";介词短语、状语、补语、体标记等都能后置于动宾短语。桂南平话具有更典型的SVO语言特点。
关键词
桂南平话
动词谓语句
被动句
处置句
后置成分
SVO语言
类型学
分类号
H179 [语言文字—汉语]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倒装的定义、范围和类型划分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胜梅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126,共7页
文摘
若X和Y两个语言单位,按照常规语序组合成X+Y,称之为常规结构(或常式结构),而有的时候(或特殊情况下),可颠倒顺序,组合成Y+X,称之为倒装结构(或变式结构)。这样定义倒装,可使范围明确,也可排除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如序换(易序)、回文、回环格。根据倒装现象所涉及的两个语言单位(设为X和Y)及常式结构体(X+Y)和倒装结构体(Y+X)这四个方面的各种特点及相互关系,可对倒装现象进行系统的多角度的分类。此分类视角,既利于全面揭示倒装特点,也利于深入描写每个小类。
关键词
倒装定义
倒装类型
成分
前置
成分
后置
Keywords
inversion
definition
type
preposition
postposition
分类号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辞学倒装研究与语法学易位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胜梅
机构
南昌大学中文系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9,共6页
文摘
针对两个语言单位顺序颠倒的情况,修辞学倒装研究和语法学易位研究的深入程度和解释力不一,本文根据常规结构和倒装结构异同的主要表现及语法学词汇学研究易位、倒装、同素逆序词给修辞学的启发,提出了倒装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倒装
易位
成分
前置
成分
后置
语法学
修辞学
Keywords
Inversion, transposition, front ingredient, postposition ingredient, grammar, rhetoric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范继淹主要著作目录(已发表部分)
5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5期16-16,共1页
文摘
论文1.形名组合间“的”字的语法作用 《中国语文》1958.5.2.编写现代本民族标准语词典几个理论问题 《语言研究通讯》1959.2.3.3.“很”+动词结构(与王福庭、饶长溶合写) 《中国语文》1961.8.4.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 《中国语文》1962.12.5.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结构分析(与饶长溶合写) 《中国语文》1963.2.6.再谈动词结构前加程度修饰(与饶长溶合写) 《中国语文》1964.2.7.语言的信息 《中国语文》1979.2.8.重庆方言“下”字的分化 《方言》1979.2.9.“的”字短语代替名词的语义规则 《中国语文通讯》1979.3.10.人工智能与和语言学(与徐志敏合写) 《中国语文》1980.4.
关键词
著作目录
《中国语文》
重庆方言
动词结构
语言研究
语言学
形名组合
通讯
后置成分
“的”字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略论粤语“仲…添”的性质
张庆文
刘慧娟
《汉语学报》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桂南平话的动词谓语句及其类型学特征
褚俊海
覃凤余
覃东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倒装的定义、范围和类型划分
李胜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修辞学倒装研究与语法学易位研究
李胜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范继淹主要著作目录(已发表部分)
《汉语学习》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