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3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传统村落更新研究
1
作者 刘智杰 孟瑾 王琳 《城市建筑》 2025年第6期28-31,共4页
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乡土文化没落,甚至出现千村一面的特色危机,亟须进行有效的保护与更新。文章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背景和特点,... 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乡土文化没落,甚至出现千村一面的特色危机,亟须进行有效的保护与更新。文章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背景和特点,以及传统村落更新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传统村落更新案例,得出基于后现代主义的传统村落更新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后现代主义 更新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戏剧舞台空间设计演变
2
作者 魏丽娜 《戏剧之家》 2025年第4期62-64,共3页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戏剧舞台空间设计演变是一个富有深度与复杂性的议题。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戏剧舞台空间设计逐渐突破了传统框架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多元、包容与创新的特质。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戏剧舞台空间设计不仅是...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戏剧舞台空间设计演变是一个富有深度与复杂性的议题。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戏剧舞台空间设计逐渐突破了传统框架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多元、包容与创新的特质。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戏剧舞台空间设计不仅是对空间的物理规划,更是对观众感知与情感体验的深度探索。本文结合戏剧作品《禁闭》从后现代戏剧舞台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后现代主义对戏剧舞台空间设计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戏剧舞台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空间设计 设计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庆熊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2,197,共11页
罗蒂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相当复杂。罗蒂通过批判欧洲近代哲学的“表象论”的认识论路线和早期分析哲学的“图像论”语言观而得出某些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结论。从这一角度看,罗蒂与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一样都致力于解构形而上... 罗蒂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相当复杂。罗蒂通过批判欧洲近代哲学的“表象论”的认识论路线和早期分析哲学的“图像论”语言观而得出某些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结论。从这一角度看,罗蒂与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一样都致力于解构形而上学。然而,罗蒂的实用主义立场又导致他在文化观等方面与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分道扬镳。罗蒂从实用的效果出发肯定现代性和世俗社会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并且他还为技术理性、人本主义和怀抱希望的浪漫主义精神正名,批评后现代主义一味解构和不提出任何致力于改造社会的理想蓝图。至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究竟新在何处和有无问题,可将其与传统的实用主义论点和后现代主义的论点相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新实用主义 后现代主义 技术理性 文化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甲虫变形记》的后现代主义叙事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军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后现代主义倡导小说叙事技巧的先锋实验,重构传统的审美精神与审美范式。理查德·鲍尔斯的小说《金甲虫变形记》展现了宏大、复杂的叙事系统,如跨学科叙事、非线性叙事及关联—循环叙事。这颠覆了传统的有序与无序的二元对立,彰显... 后现代主义倡导小说叙事技巧的先锋实验,重构传统的审美精神与审美范式。理查德·鲍尔斯的小说《金甲虫变形记》展现了宏大、复杂的叙事系统,如跨学科叙事、非线性叙事及关联—循环叙事。这颠覆了传统的有序与无序的二元对立,彰显了后现代主义的开放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本文聚焦小说的后现代叙事旨在展示更加立体真实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甲虫变形记》 后现代主义 复杂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戏仿美学在中国电影中的实践与美学呈现 被引量:1
5
作者 付静宇 禹权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15,共4页
戏仿,作为最早的艺术语言之一,是艺术创作中集模仿、戏谑、讽刺、创新、解构等功能为一体的独特手法。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戏仿已经突破了和原文本的“依存”关系,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其对传统的颠覆、对权威的不屑、... 戏仿,作为最早的艺术语言之一,是艺术创作中集模仿、戏谑、讽刺、创新、解构等功能为一体的独特手法。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戏仿已经突破了和原文本的“依存”关系,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其对传统的颠覆、对权威的不屑、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解构、对多元世界的建构和呈现等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性,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戏仿手法也在中国电影中逐渐兴盛,得到广泛运用。从香港地区到内地,从文本人物到情节视听,从外部形态到思想表达,通过戏仿,中国电影实现了“无厘头”喜剧、“黑色电影”等特色类型的构建与发展,戏仿更成为“元电影”文本的创作利器。在文本间“模仿”“拼贴”“反叛”的互文中,中国电影的表达也向反传统、反权威、多元化、去中心化的后现代主义方向更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仿 后现代主义 电影美学 互文 拼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拒斥物性到拥抱物性: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物品性分析
6
作者 李新铎 李国华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5期92-100,116,共10页
后现代主义艺术审美体系,一方面强调对于物性的拒斥,追求观念性与偶然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回归物性,强调对材料的使用。后现代主义对于物的复杂态度使得艺术与物性的关系在对立与统一中不断演进。同时,机械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媒介爆炸,使... 后现代主义艺术审美体系,一方面强调对于物性的拒斥,追求观念性与偶然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回归物性,强调对材料的使用。后现代主义对于物的复杂态度使得艺术与物性的关系在对立与统一中不断演进。同时,机械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媒介爆炸,使得物品开始充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重新审视物品性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 后现代主义 媒介 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中国奇谭》的叙事技巧与美学呈现——以《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为例
7
作者 陆婧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3-147,162,共6页
在中国动画跨越百年之际,《中国奇谭》短片集凭借高口碑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小妖怪的夏天》与《鹅鹅鹅》分别基于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与民间小说《阳羡书生》进行了创作与改编,通过独特的人物形象、饱满的故事情节、独特... 在中国动画跨越百年之际,《中国奇谭》短片集凭借高口碑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小妖怪的夏天》与《鹅鹅鹅》分别基于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与民间小说《阳羡书生》进行了创作与改编,通过独特的人物形象、饱满的故事情节、独特的风格绘画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气质,展现出诗意化的中国美学特征。从这两部作品的叙事技巧与美学表达出发,基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中国影像艺术的叙事技巧与美学呈现,力求更好地剖析中式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叙事 后现代主义 中式美学 创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格拉斯“肖像歌剧三部曲”研究
8
作者 赵新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菲利普·格拉斯“肖像歌剧三部曲”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后现代技法与传统舞曲结合,构建“肖像歌剧”的共性音乐主题动机;解构歌剧情节与文本;反叙事的叙述。格拉斯歌剧中后现代主义音乐观的形成缘于他对现代主... 菲利普·格拉斯“肖像歌剧三部曲”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后现代技法与传统舞曲结合,构建“肖像歌剧”的共性音乐主题动机;解构歌剧情节与文本;反叙事的叙述。格拉斯歌剧中后现代主义音乐观的形成缘于他对现代主义音乐的反叛与学术路上受到的多重影响,受到当时以阿尔托和布莱希特为代表的后现代戏剧理论及其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菲利普·格拉斯 “肖像歌剧三部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蜘蛛侠:纵横宇宙》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研究
9
作者 牛伊曼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2023年6月上映的动画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在形式和风格上打破了21世纪以来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模式化的僵局,该片极具商业性和艺术性,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创作团队通过创新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了“波普艺术”“拼贴艺术”“赛博朋克美... 2023年6月上映的动画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在形式和风格上打破了21世纪以来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模式化的僵局,该片极具商业性和艺术性,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创作团队通过创新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了“波普艺术”“拼贴艺术”“赛博朋克美学”“漫画风格元素”“抽象表现主义”和“故障艺术”等后现代主义艺术表现手法,构建了动画电影多元发展的新范式。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美学与动画电影的融合切入,深入探究该片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和基本样式,为我国动画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可参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蜘蛛侠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研究
10
作者 尹丽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4-70,共7页
将元宇宙的核心主题与技术形式纳入电影表达体系的元宇宙电影,以丰富的视觉效果、创新的技术手段、引人入胜的情节设定和深刻的哲学意涵,为观众展示充满想象力的后人类的生活图景。元宇宙电影中的人类在元宇宙中创建自己的虚拟化身,借... 将元宇宙的核心主题与技术形式纳入电影表达体系的元宇宙电影,以丰富的视觉效果、创新的技术手段、引人入胜的情节设定和深刻的哲学意涵,为观众展示充满想象力的后人类的生活图景。元宇宙电影中的人类在元宇宙中创建自己的虚拟化身,借由想象力构建的虚拟身体,在虚拟与现实间自由切换,具身性地实现现实世界难以达成的自我表达,也沦陷于被拟像与仿真所充斥的后现代性迷思之中。元宇宙电影中的后现代特征,也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上,通过拼贴、重构、挪用与互文性的运用,赋予观众颠覆性的娱乐体验。元宇宙电影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汇中,以后现代主义的独特视角构建了具有凝练深刻哲思的影像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电影 后现代主义 拟象与仿真 虚拟化身 身体 数字生命 拼贴 重构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视域下电影《抓娃娃》的凝视艺术与叙事方式研究
11
作者 安妮 杨丽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起源于19世纪的结构主义,关注结构与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影视艺术的分析中催生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立足于结构主义的理论和观念,喜剧电影《抓娃娃》中呈现的父与子的凝视与反凝视以及观众对作品的外界凝视是对传统时代教育观... 起源于19世纪的结构主义,关注结构与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影视艺术的分析中催生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立足于结构主义的理论和观念,喜剧电影《抓娃娃》中呈现的父与子的凝视与反凝视以及观众对作品的外界凝视是对传统时代教育观念的再思考,针对该电影对立叙事、符号叙事和空间叙事方式的探讨,为喜剧电影叙事框架和叙事模式的生成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抓娃娃》 凝视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视觉设计表现
12
作者 高菲凡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23期50-52,共3页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是基于工业机械文明;另一方面源于人们对艺术本身的回归。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偶发性、暂时性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理论支撑,探讨后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特征,并结合“形式...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是基于工业机械文明;另一方面源于人们对艺术本身的回归。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偶发性、暂时性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理论支撑,探讨后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特征,并结合“形式”与“形式美”的关系,详尽地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视觉表现。后现代主义以形式游戏来对抗形式的固定程式,将艺术作品表现为全新的视知觉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形式语言 形式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工笔重彩画创作研究
13
作者 陈重霖 《天工》 2024年第27期54-56,共3页
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如何影响工笔重彩画创作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后现代主义对工笔重彩画创作的具体影响。从理论背景出发,结合具体的工笔重彩画作品,探讨后现代艺术风格如何作用于工笔重彩画的构图、色彩以及材料技法,... 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如何影响工笔重彩画创作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后现代主义对工笔重彩画创作的具体影响。从理论背景出发,结合具体的工笔重彩画作品,探讨后现代艺术风格如何作用于工笔重彩画的构图、色彩以及材料技法,进而分析其在现代艺术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工笔重彩画创作中融入了多元化、个性化和跨界融合的观念,丰富了作品的表达方式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工笔重彩画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觉新语言的诠释——基于沃夫根·魏纳特的版式设计
14
作者 杨钰群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4期89-92,共4页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趣味性和人性化,提倡多元化和个性化。沃夫根·魏纳特是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其版式设计中产生的个性化和趣味性...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趣味性和人性化,提倡多元化和个性化。沃夫根·魏纳特是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其版式设计中产生的个性化和趣味性,探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理念和参考价值。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堡曾经说过:“海报是一个基于秒的媒体……事实上1/25秒就应该让观众看懂作品要传达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快速直接地传递信息对于平面设计来说非常重要,现代平面设计需要更为简练和抽象的造型以及概念化的色彩,让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直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式设计 平面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沃夫 魏纳特 风格理念 趣味性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善意: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视野下的舞蹈审美实践逻辑
15
作者 邢邰媛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6期62-65,共4页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对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理念提出了挑战,并试图超越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在文艺领域,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对传统艺术形式、结构和意义的颠覆、重组和重新解释。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蕴含着深刻的...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对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理念提出了挑战,并试图超越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在文艺领域,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对传统艺术形式、结构和意义的颠覆、重组和重新解释。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蕴含着深刻的美育精神,在审美实践中从整体性视角展开路径构建,将价值理念内化于身体语言的外显表达中,与此同时,聚焦个体在具身实践中的情境联想与代入思考,促进多样性与差异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发展 文艺思潮 实践逻辑 审美实践 文艺领域 身体语言 后现代主义 传统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视角下壮族骆越文化视觉转化设计研究
16
作者 潘美益 黎靖群 罗安中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5期27-29,共3页
在当今跨文化和视觉传达快速演进的环境中,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分析和解析世界的方式,已经渗透到视觉设计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多个方面。对于壮族这一少数民族而言,以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骆越文化为例,如何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从结构... 在当今跨文化和视觉传达快速演进的环境中,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分析和解析世界的方式,已经渗透到视觉设计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多个方面。对于壮族这一少数民族而言,以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骆越文化为例,如何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从结构主义角度出发进行视觉转化,成为探讨设计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骆越文化 视觉转化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雷格马斯的结构主义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婚恋观
17
作者 罗心伶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1期22-24,共3页
一、雷格马斯结构主义理论与《傲慢与偏见》。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存在一种普遍观点,即任何学科领域及具体事物均蕴含一个固有的结构框架,此框架是由构成元素遵循特定法则,相互联结而成... 一、雷格马斯结构主义理论与《傲慢与偏见》。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存在一种普遍观点,即任何学科领域及具体事物均蕴含一个固有的结构框架,此框架是由构成元素遵循特定法则,相互联结而成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理论 《傲慢与偏见》 结构框架 婚恋观 学术研究 研究问题的方法 构成元素 伊丽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树怡 文兰佃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实践性问题和现代性问题进行剖析,以揭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性及其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现代性焦虑与应答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劲鹏 吴畏 姜立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70,共4页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量化研究,这是对体育课程规律的漠视与否定。研究认为坚持和完善现代性是当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后现代主义对体育课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解毒"作用,探寻体育课程本质和规律才是揭示体育课程改革诸多问题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后现代主义 现代 体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被引量:35
20
作者 邹广胜 高公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4-19,共6页
就像文学史上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争论一样,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不仅存在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内部,而且存在于各种以“客观身份”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理论家中间。争论的内容从后现代主义发生的时间到其内涵,再到其... 就像文学史上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争论一样,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不仅存在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内部,而且存在于各种以“客观身份”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理论家中间。争论的内容从后现代主义发生的时间到其内涵,再到其价值批评,可说是无所不包。当然最有争议的还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考据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定位、分析和评价的问题。本文企图从众多理论家的分析中总结出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论述,从而为我们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宏伟叙事 开放文本 共时性 读者理论 后现代主义文学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