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3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马克思”——后现代主义文学反思
1
作者 刘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133,共1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勃兴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现代主义“反英雄”的基础上,继续颠覆传统,使用碎片化、元叙事等方式,消解意义,遁入虚无。其思辨方式不仅进一步阻吓了读者,而且背离了文学的审美取向,致使文学死亡之声甚嚣尘上。而纠正后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勃兴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现代主义“反英雄”的基础上,继续颠覆传统,使用碎片化、元叙事等方式,消解意义,遁入虚无。其思辨方式不仅进一步阻吓了读者,而且背离了文学的审美取向,致使文学死亡之声甚嚣尘上。而纠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最佳途径无疑是重新“回到马克思”,让文学直面现实、亲近受众。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为之,即在“守”与“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批判与历史叙事--论詹姆逊对辩证法的后现代主义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广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7,共9页
詹姆逊对辩证法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反思当代西方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强调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从哲学到非哲学、从时间逻辑到空间逻辑的转变;二是通过重读《资本论》的辩证法,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空间批判是辩证法的... 詹姆逊对辩证法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反思当代西方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强调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从哲学到非哲学、从时间逻辑到空间逻辑的转变;二是通过重读《资本论》的辩证法,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空间批判是辩证法的具体化或内在性的实践,并由此将辩证法的空间批判扩展到对于资本全球化及其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审视;三是通过对保罗·利科的时间叙事理论的辩证解读,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叙事结构引入对唯物辩证法叙事逻辑的阐释,为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向度开辟了新的道路。詹姆逊对辩证法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为我们在晚期资本主义语境下探讨辩证法的合理形态和激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力开辟了新视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辩证法 后现代主义 空间批判 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庆熊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2,197,共11页
罗蒂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相当复杂。罗蒂通过批判欧洲近代哲学的“表象论”的认识论路线和早期分析哲学的“图像论”语言观而得出某些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结论。从这一角度看,罗蒂与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一样都致力于解构形而上... 罗蒂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相当复杂。罗蒂通过批判欧洲近代哲学的“表象论”的认识论路线和早期分析哲学的“图像论”语言观而得出某些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结论。从这一角度看,罗蒂与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一样都致力于解构形而上学。然而,罗蒂的实用主义立场又导致他在文化观等方面与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分道扬镳。罗蒂从实用的效果出发肯定现代性和世俗社会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并且他还为技术理性、人本主义和怀抱希望的浪漫主义精神正名,批评后现代主义一味解构和不提出任何致力于改造社会的理想蓝图。至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究竟新在何处和有无问题,可将其与传统的实用主义论点和后现代主义的论点相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新实用主义 后现代主义 技术理性 文化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及其后现代主义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红 王亚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将女性主义理论与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相结合,解构电影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迎来了从理论向历史的转变,女性主义电影史的大部分开创性工...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将女性主义理论与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相结合,解构电影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迎来了从理论向历史的转变,女性主义电影史的大部分开创性工作集中在电影制作的早期,即电影的默片时代,女性作为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占据了掌控创意的重要位置。然而,有学者发现70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学者并没有在默片行业中发现这些杰出的女性,而是将她们的缺席视为性别歧视的产物。于是,“女性缺席”的理论立场与“女性在场”的经验证据形成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冲突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女性电影史研究者建议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积极探索历史过去的生产潜力与可能性,以此来构建女性电影人的历史文本的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片时代女性电影人 历史转向 女性主义电影史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戏仿美学在中国电影中的实践与美学呈现 被引量:1
5
作者 付静宇 禹权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15,共4页
戏仿,作为最早的艺术语言之一,是艺术创作中集模仿、戏谑、讽刺、创新、解构等功能为一体的独特手法。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戏仿已经突破了和原文本的“依存”关系,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其对传统的颠覆、对权威的不屑、... 戏仿,作为最早的艺术语言之一,是艺术创作中集模仿、戏谑、讽刺、创新、解构等功能为一体的独特手法。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戏仿已经突破了和原文本的“依存”关系,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其对传统的颠覆、对权威的不屑、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解构、对多元世界的建构和呈现等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性,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戏仿手法也在中国电影中逐渐兴盛,得到广泛运用。从香港地区到内地,从文本人物到情节视听,从外部形态到思想表达,通过戏仿,中国电影实现了“无厘头”喜剧、“黑色电影”等特色类型的构建与发展,戏仿更成为“元电影”文本的创作利器。在文本间“模仿”“拼贴”“反叛”的互文中,中国电影的表达也向反传统、反权威、多元化、去中心化的后现代主义方向更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仿 后现代主义 电影美学 互文 拼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现代性道德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跨时空对话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学胜 常子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在马克思主义与以麦金泰尔为代表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以利奥塔、鲍曼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伦理学之间展开思想对话,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他们共同面对的都是现代性道德及其后果,但由于立场、对时代的判断和各自认... 在马克思主义与以麦金泰尔为代表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以利奥塔、鲍曼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伦理学之间展开思想对话,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他们共同面对的都是现代性道德及其后果,但由于立场、对时代的判断和各自认可价值规范的不同,导致了三种不同且典型的伦理学应对方案。可从切入点、应对方案及性质和成效三个方面展开比较研究,这种比较有助于深化理解西方道德传统的近现代演化、各学派的路径及其可能局限,也能为探寻克服和应对现代性道德困境的可靠出路、激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意义、正确看待当前社会的伦理状况以及推动后续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等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道德 马克思主义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后现代主义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视域再认识教学结构的变革 被引量:7
7
作者 衷克定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3,共6页
教学结构变革秉承的是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知识性质的文化性、境遇性和价值性解释的精髓。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探究和项目实践活动笃信践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容错性本质的主导理念,极致发挥教学结构变革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价值,与此同时深... 教学结构变革秉承的是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知识性质的文化性、境遇性和价值性解释的精髓。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探究和项目实践活动笃信践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容错性本质的主导理念,极致发挥教学结构变革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价值,与此同时深入解读学习者学习行为中蕴含的知识建构规律,彰显在该过程中施惠于个体不同取向以最大宽容和理解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手段,深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线,归纳总结教师们的经验体会,将其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思想体系,而最重要的是该思想体系是在实践中生成,又转而可以指导实践,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研究结果证明:在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教学结构变革,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知识建构潜能为特征,体现了教学活动中主导环节的启发性和整合性效用。研究结论:知识建构中文化性、境遇性以及价值性方面高层次统整和全局性建构才是教学结构变革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知识观 教学结构 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时代技术型人才实践结构的内涵与培养路径——基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分析
8
作者 王国兴 王浩南 徐国庆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103,共6页
随着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各行各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从业者需要具备更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更强的专业能力。职业院校需要教授学生技术型人才最核心的能力结构,即实践结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秉持结构主义的教育观来解构技术型... 随着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各行各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从业者需要具备更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更强的专业能力。职业院校需要教授学生技术型人才最核心的能力结构,即实践结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秉持结构主义的教育观来解构技术型人才的实践结构,并通过融入丰富的实践对象知识与实践方法来完善教学过程。在培养路径上,一方面要依托中高本贯通模式,持续拓展学生的实践结构;另一方面则要围绕工作任务表征知识,并依托项目载体传授情境性的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智能化时代 技术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中国奇谭》的叙事技巧与美学呈现——以《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为例
9
作者 陆婧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3-147,162,共6页
在中国动画跨越百年之际,《中国奇谭》短片集凭借高口碑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小妖怪的夏天》与《鹅鹅鹅》分别基于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与民间小说《阳羡书生》进行了创作与改编,通过独特的人物形象、饱满的故事情节、独特... 在中国动画跨越百年之际,《中国奇谭》短片集凭借高口碑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小妖怪的夏天》与《鹅鹅鹅》分别基于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与民间小说《阳羡书生》进行了创作与改编,通过独特的人物形象、饱满的故事情节、独特的风格绘画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气质,展现出诗意化的中国美学特征。从这两部作品的叙事技巧与美学表达出发,基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中国影像艺术的叙事技巧与美学呈现,力求更好地剖析中式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叙事 后现代主义 中式美学 创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研究
10
作者 尹丽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4-70,共7页
将元宇宙的核心主题与技术形式纳入电影表达体系的元宇宙电影,以丰富的视觉效果、创新的技术手段、引人入胜的情节设定和深刻的哲学意涵,为观众展示充满想象力的后人类的生活图景。元宇宙电影中的人类在元宇宙中创建自己的虚拟化身,借... 将元宇宙的核心主题与技术形式纳入电影表达体系的元宇宙电影,以丰富的视觉效果、创新的技术手段、引人入胜的情节设定和深刻的哲学意涵,为观众展示充满想象力的后人类的生活图景。元宇宙电影中的人类在元宇宙中创建自己的虚拟化身,借由想象力构建的虚拟身体,在虚拟与现实间自由切换,具身性地实现现实世界难以达成的自我表达,也沦陷于被拟像与仿真所充斥的后现代性迷思之中。元宇宙电影中的后现代特征,也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上,通过拼贴、重构、挪用与互文性的运用,赋予观众颠覆性的娱乐体验。元宇宙电影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汇中,以后现代主义的独特视角构建了具有凝练深刻哲思的影像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电影 后现代主义 拟象与仿真 虚拟化身 身体 数字生命 拼贴 重构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11
作者 章墨 张中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3,共8页
基于传统村落景观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地方性等本质属性探索景观表征下的恒定知识结构,是凝练传统村落景观主导特征及核心营建技法的关键。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从传统村落景观结构的地方性特征、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构成结构和传... 基于传统村落景观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地方性等本质属性探索景观表征下的恒定知识结构,是凝练传统村落景观主导特征及核心营建技法的关键。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从传统村落景观结构的地方性特征、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构成结构和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结构的生成机制3个方面构建解构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框架。以陕西关中地区6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分析传统村落景观元素排列组合及序列关系的“原型-拓扑”结构特征,揭示其中蕴含的地方性知识构成结构及内涵,并廓清恒定结构因素、可变结构因素和集体结构因素影响下的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景观 地方性知识 结构主义 地方性知识构成结构 地方性知识结构生成机制 陕西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视域下电影《抓娃娃》的凝视艺术与叙事方式研究
12
作者 安妮 杨丽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起源于19世纪的结构主义,关注结构与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影视艺术的分析中催生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立足于结构主义的理论和观念,喜剧电影《抓娃娃》中呈现的父与子的凝视与反凝视以及观众对作品的外界凝视是对传统时代教育观... 起源于19世纪的结构主义,关注结构与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影视艺术的分析中催生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立足于结构主义的理论和观念,喜剧电影《抓娃娃》中呈现的父与子的凝视与反凝视以及观众对作品的外界凝视是对传统时代教育观念的再思考,针对该电影对立叙事、符号叙事和空间叙事方式的探讨,为喜剧电影叙事框架和叙事模式的生成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抓娃娃》 凝视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神话”到历史梦呓——一种对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的现代性结构分析
13
作者 李建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运用现代性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源流关系,以及它前后一贯的思维方式、表达技术和结构形式。指出,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现代性的内在产物,不是其真正的对立面,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有自己的重要价值和... 运用现代性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源流关系,以及它前后一贯的思维方式、表达技术和结构形式。指出,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现代性的内在产物,不是其真正的对立面,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有自己的重要价值和独特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历史神话 历史梦呓 破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视角的农政问题及农政变迁 被引量:16
14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共11页
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思潮对发展研究领域,尤其是对农政变迁的研究贡献有其独特之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批判侵夺自然、剥夺人的现代资本主义农业;主张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后现代农业;主张用话语分析... 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思潮对发展研究领域,尤其是对农政变迁的研究贡献有其独特之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批判侵夺自然、剥夺人的现代资本主义农业;主张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后现代农业;主张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家和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农村变迁和土地流转。通过论述作为主体的人的消失,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着重指出农民如何在"发展"中被问题化为需要改造的对象、在流动中被规训为驯服的工人或剩余的劳动力。这一思潮从话语、权力、规训和生命政治等视角批判和质疑启蒙主义的哲学基础,创造多元叙事的空间和可能,为解释农政变迁提供了另一条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结构主义 农政问题 农政变迁 发展主义 后现代农业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树怡 文兰佃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实践性问题和现代性问题进行剖析,以揭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性及其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5
16
作者 王景英 梁红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2-118,共7页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强调反思和批判精神、反中心和提升非理性、倡导多元化的方法论和提倡对以及淡化价值判断是其显著特征。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许多教育学者开始借助...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强调反思和批判精神、反中心和提升非理性、倡导多元化的方法论和提倡对以及淡化价值判断是其显著特征。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许多教育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来审视教育 ,笔者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有关思想的观照 ,展开由后现代主义引发的对当前教育评价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反思 对话 定性研究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观下的体育价值取向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霞 谭月华 +1 位作者 高月宏 冯建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后现代社会有着使社会异化程度加剧的本质特征。从生物本能、情感表达和种群生存等几个方面来对历史上体育的价值形塑管窥,凸现出后现代社会对体育的价值重构要求和新的价值意义取向。
关键词 体育 后现代主义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体育界的语言问题——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哲学阐释(上)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庭华 杨正云 +2 位作者 郝文亭 赵少雄 李兴志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
站在“理想语言哲学”的立场上,体育界的学者们试图建立精确的体育语言描述系统。然而,从“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哲学”看来,体育界的语言根本就不具有精确性。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语言哲学 体育语言 反叛理论 传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现代性焦虑与应答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劲鹏 吴畏 姜立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70,共4页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量化研究,这是对体育课程规律的漠视与否定。研究认为坚持和完善现代性是当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后现代主义对体育课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解毒"作用,探寻体育课程本质和规律才是揭示体育课程改革诸多问题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后现代主义 现代 体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理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吉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7,共7页
针对大致兴起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复杂性理论研究 ,本文从现代性批判与反思的角度 ,在现代性反思这一理论平台上 ,对后现代主义和复杂性理论的关系进行探讨 ,认为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理论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即对... 针对大致兴起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复杂性理论研究 ,本文从现代性批判与反思的角度 ,在现代性反思这一理论平台上 ,对后现代主义和复杂性理论的关系进行探讨 ,认为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理论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即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和超越 ;但它们在面对问题的姿态、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的答案、未来的走向上又殊为不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理论之间的关联性 ,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后现代主义 复杂性理论 结构主义 价值取向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