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后经学时代的文学之思——关于王国维文学研究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睿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以经学作为理论资源 ,运用经学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话语方式来定义和评判文学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主流。时至 2 0世纪初 ,经学对人们文学思考的控制却难以为继。此时王国维的一系列文学研究活动颇引人注目 ,尤其是《红楼梦评论》、《人... 以经学作为理论资源 ,运用经学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话语方式来定义和评判文学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主流。时至 2 0世纪初 ,经学对人们文学思考的控制却难以为继。此时王国维的一系列文学研究活动颇引人注目 ,尤其是《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分别在小说论、词论、戏曲论三个领域消除了经学眼光 ,尝试了新型的文学批评模式和文学研究方法 ,其基本思路、价值体系和主要术语 ,都已凸现出“后经学”文论的特征 ,成为中国文论走出经学时代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经学时代 王国维 文学 审美非功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经子关系的嬗变与子学复兴的多重面向
2
作者 孙邦金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8,共7页
在经学解构这一至为重大的中国近代学术转型过程中,学界多注意经、史关系的异动,而较少关注经、子关系的嬗变。其实,晚清经学的解体与子学的复兴,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相互伴生的一体两面。从经主子辅、尊经黜子一变而为经子平等,甚至诸... 在经学解构这一至为重大的中国近代学术转型过程中,学界多注意经、史关系的异动,而较少关注经、子关系的嬗变。其实,晚清经学的解体与子学的复兴,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相互伴生的一体两面。从经主子辅、尊经黜子一变而为经子平等,甚至诸子夺席孔孟,子学因素在经学解构和传统知识结构性重组中的作用,不可不辨。乾嘉以来周秦诸子的复兴思潮,大致经历了以子学考证经义、对接西学、创教改制、倡明义理等阶段性变化,先后激活了子学中蕴含的文本、知识、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价值内涵。当然,经子平等的最终结局,可谓中国传统学术摆脱经学束缚的自我解放和多元发展的契机,但也可能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与孔孟“道统”沦丧的象征,“新子学”建设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学复兴 经子关系 以子证经 诸子哲学 后经学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政治文化的经学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少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7-69,共3页
作为政治文化的经学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离经叛道”可以成为置人于死地的罪名,可见“经”在传统中的地位何等权威、神圣。然经藉的浩繁与经学的烦琐,又常令当代学子望而却步,经学越来越成为绝学,但是,走向后经学时代步履艰... 作为政治文化的经学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离经叛道”可以成为置人于死地的罪名,可见“经”在传统中的地位何等权威、神圣。然经藉的浩繁与经学的烦琐,又常令当代学子望而却步,经学越来越成为绝学,但是,走向后经学时代步履艰难,有人要呼唤走出现代经学的牢笼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后经学时代 合法性危机 经学 微言大义 信仰危机 今文学 历史文献 典章制度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的总体走向与基本历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2,共17页
进入20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儒学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迁相俱进,与中西古今文化的碰撞、交流、融会相伴随,其形态与功能发生了由古代向现代的转换。这种古今之变是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的总体走向,其展开过程呈现出诸多历史环节:(... 进入20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儒学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迁相俱进,与中西古今文化的碰撞、交流、融会相伴随,其形态与功能发生了由古代向现代的转换。这种古今之变是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的总体走向,其展开过程呈现出诸多历史环节:(一)从经学时代向后经学时代的嬗变;(二)从建立孔教到开创现代新儒学的转换;(三)20世纪30-40年代现代新儒学的兴起;(四)20世纪下半叶台港地区儒学的开展;(五)近30年来中国大陆新儒学的出现。只有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才能对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作出深入的考察、细致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经学时代 后经学时代 现代新儒学 台港地区新儒学 中国大陆新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