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后福特主义城市背景下的棕地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罗建河
丁祎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南方建筑》
2019年第5期7-11,125,共5页
-
文摘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后福特主义经济带来的产业转变成为棕地产生的重要因素,棕地的成因、改造和利用成为了当今城市中不可避免的讨论课题。福特主义城市集中化发展的缺陷导致其向后福特主义城市灵活性变化的趋势。然而,灵活性需要更多的工厂、设备等作为基础支持,因此发生了工业化的聚集过程,产生了大量工业用地。随着去工业化的进程加速,聚集的工业用地为棕地的产生留下了隐患。对于棕地,设计师并不应试图将其完全“消灭”,更好的是能够正确利用棕地遗留下来的已有条件再创造城市空间。设计师可以通过居住导向、商业导向、城市绿地导向、公共设施导向等多个方向对棕地进行设计,实现棕地对城市的效益最大化。
-
关键词
棕地
福特主义城市
后福特主义城市
-
Keywords
brownfield site
fordist city
post-fordist city
-
分类号
TU984.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