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期火山活动 被引量:24
1
作者 吴小奇 刘德良 李振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0-230,共11页
卡拉麦里缝合带是北疆的一条重要界线,沿该带广泛发育晚古生代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具有LILE相对富集、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且具有较高的Nb、Zr、TiO2含量和Zr/Y、Nb/Y比值,Sr-Nd同位素主要表现出亏损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这些火山岩形... 卡拉麦里缝合带是北疆的一条重要界线,沿该带广泛发育晚古生代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具有LILE相对富集、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且具有较高的Nb、Zr、TiO2含量和Zr/Y、Nb/Y比值,Sr-Nd同位素主要表现出亏损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这些火山岩形成于后碰撞期。对卡拉麦里缝合带而言,从西向东后碰撞火山岩的时代逐渐变新,表明该缝合带从西向东逐渐演化进入后碰撞期,这从侧面反映了卡拉麦里洋盆是从西向东逐渐关闭的。对卡拉麦里缝合带而言,在后碰撞期,岩石圈伸展减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并发生部分熔融,加上地幔对流作用强烈,使得缝合带下产生了大规模的幔源岩浆底垫;先前在洋壳消减期被流体交代提取过的岩石圈地幔也在低压高温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混染了底垫的软流圈物质并喷发,形成了晚古生代的后碰撞期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缝合带 陆梁隆起 三塘湖盆地 晚古生代 火山岩 后碰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东北缘后碰撞火山岩成因与构造环境 被引量:34
2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李注苍 刘晓宇 杨宝凯 吴宏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60,共12页
研究了东准噶尔东北缘5个地区(三塘湖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扎河坝西北、陆梁隆起和贝勒库都克一带)不同时代的8个后碰撞火山岩。岩石岩性以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为主,有少量流纹岩,绝大多数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样品TiO2质量... 研究了东准噶尔东北缘5个地区(三塘湖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扎河坝西北、陆梁隆起和贝勒库都克一带)不同时代的8个后碰撞火山岩。岩石岩性以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为主,有少量流纹岩,绝大多数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样品TiO2质量分数较高(0.2%~3.3%),MgO的质量分数分布范围较广(1.11%~10.74%),Mg#指数为12~75,样品全碱含量较高w((Na2O+K2O)=3.4%~10.16%),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弱亏损Zr、Hf和Ti,具有弱的Eu和Ce异常(δEu=0.60~1.21,δCe=0.89~1.15)。样品(87Sr/86Sr)i值为0.70278~0.70542,(143Nd/144Nd)i值为0.512517~0.512648,具有高正εNd(t)值(+4~+7.5),La/Nb值(1.0~5.3)均高于原始地幔(0.98~1),Nb/U值(2~37,大部分<30),明显低于MORB和OIB,介于原始地幔和陆壳之间,显示亏损地幔源区特征,同时在某些方面又显示源区富集的特征,可能是由于地壳物质参与岩浆形成的。火山岩在形成时代上属于整个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既显示板内岩浆演化特征,又具有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痕迹,形成于后碰撞伸展垮塌的构造背景,与岩石圈地幔底侵有关,是和东准噶尔东北缘后碰撞花岗岩相匹配的,均形成于后碰撞期。最新获得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数据和Rb-Sr等时线年龄对认识准噶尔洋闭合的时限和建立东准噶尔的构造岩浆演化框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碰撞期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东准噶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勉县-略阳缝合带印支期光头山埃达克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9
3
作者 秦江锋 赖绍聪 李永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6-471,共6页
勉略缝合带北侧的印支期光头山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岩石的SiO2≥56%,Al2O3>15%,Na2O>K2O,富集LILE和LREE,负Eu异常不明显,强烈富集Sr(Sr=704.61~1052.81μg/g,平均为828.45μg/g)和亏损Y(Y=7.17~9.68μg/g... 勉略缝合带北侧的印支期光头山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岩石的SiO2≥56%,Al2O3>15%,Na2O>K2O,富集LILE和LREE,负Eu异常不明显,强烈富集Sr(Sr=704.61~1052.81μg/g,平均为828.45μg/g)和亏损Y(Y=7.17~9.68μg/g,平均为7.66μg/g),高Sr/Y比值(80.74~281.41),表现出明显的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性质。结合岩体产出的时空位置,认为光头山岩体形成于典型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是三叠纪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的碰撞作用导致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底侵、下地壳增厚并熔融,产生了具有埃达克性质的熔体和含石榴子石的残余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先头山岩体 黑云母斜长花岗岩 埃达克岩 岩石成因 后碰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石炭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樊海龙 郭建明 +3 位作者 张生银 张顺存 郭晖 刘翔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8-1008,共11页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构造带两侧广泛发育区域性石炭系火山岩,为探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对构造带西南侧白碱沟、帐篷沟、火福公路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以钙碱性为主,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其TFe2O3、TiO2、P...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构造带两侧广泛发育区域性石炭系火山岩,为探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对构造带西南侧白碱沟、帐篷沟、火福公路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以钙碱性为主,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其TFe2O3、TiO2、P2O5、MgO、MnO、TiO2含量明显下降。流纹岩具高的SiO2(68.24%~74.15%)、K2O+Na2O(8.71%~9.89%),低CaO(0.19%~0.60%)、MgO(0.03%~0.06%)、TiO2(0.19%~0.21%);安山岩具高TFe2O3(3.63%~12.58%);玄武岩具高CaO(13.00%~16.84%)、MgO(3.72%~4.33%)、TiO2(1.28%~1.51%),低K2O(0.42%~0.74%)。中基性火山岩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呈较为平坦的右倾分布型式,具微弱的δEu负异常(0.753~1.042,均值为0.894)和δCe正异常(1.021~1.070);流纹岩显示明显的δEu负异常(均值为0.251)。εNd(t)值(4.73~7.22)、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均表明有碰撞前岛弧岩浆组分加入到亏损地幔源区。综合磨拉石建造、前人年代学及同位素数据认为,晚石炭世是东准噶尔构造体制转换的过渡期,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火山岩 后碰撞期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火山岩记录:来自准噶尔卡拉麦里早石炭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5
作者 蔡倩茹 宋智华 +3 位作者 倪胜利 于洪洲 周健 熊峥嵘 《地质论评》 2025年第S1期91-93,共3页
中亚造山带(CAOB)是显生宙显著的新生地壳生长区。早期认为其由单一洋壳持续俯冲和岛弧横向生长形成,近期研究多认为是新元古代至晚古生代多个洋岛、海山等持续增生所致。确定大洋闭合时间和构造体制转换方式,对解释其地质历史和大陆地... 中亚造山带(CAOB)是显生宙显著的新生地壳生长区。早期认为其由单一洋壳持续俯冲和岛弧横向生长形成,近期研究多认为是新元古代至晚古生代多个洋岛、海山等持续增生所致。确定大洋闭合时间和构造体制转换方式,对解释其地质历史和大陆地壳生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后碰撞期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卡拉麦里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