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终结论”的理论回应 被引量:4
1
作者 付文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100,共6页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在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与批判资本主义最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会因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批判而无效...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在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与批判资本主义最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会因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批判而无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解放叙事并没有失去信誉。正确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面对剧烈变化的政治与理论环境,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对新变化作出新解释。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考虑文化多样性的后现代走向,由此对经济、文化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新的解释,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和解放叙事的威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批判传统 解放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维度
2
作者 李双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现时代的逻辑是文化的逻辑。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今天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时代在发展,理论在进步,文化已经上升到社会本体论的高度,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政治学批判"的时代。伊格尔顿对后现代文化与商业、政... 现时代的逻辑是文化的逻辑。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今天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时代在发展,理论在进步,文化已经上升到社会本体论的高度,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政治学批判"的时代。伊格尔顿对后现代文化与商业、政治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后现代文化是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化的投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犬儒主义的投降,远离了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辩证法的辩护与超越——论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西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84,共4页
詹姆逊在进行后现代文化批判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实践辩证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理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地平线和绝对视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总体性辩证法具有时代性,要用总体化辩证法分析和把握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晚期... 詹姆逊在进行后现代文化批判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实践辩证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理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地平线和绝对视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总体性辩证法具有时代性,要用总体化辩证法分析和把握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要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立足点:其一是生产力决定论,其二是阶级斗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总体性辩证法 晚期资本主义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现代性问题上的相遇——“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4
作者 杨金画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现代 '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国际学术会议'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反思--与张一兵等教授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世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为推进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如张一兵教授正确指出的,精确的逻辑界划是必要的,否则必定造成一种"视线混乱"。可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概念,在我国相关学术界的广泛使用,恰恰证明了这种视... 为推进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如张一兵教授正确指出的,精确的逻辑界划是必要的,否则必定造成一种"视线混乱"。可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概念,在我国相关学术界的广泛使用,恰恰证明了这种视线混乱的存在。因为,这些概念本身会产生严重的歧义,故而从根本上讲,是难以成立的"晚期马克思主义"会导致"最后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会导致"马克思主义者同样确信后现代主义"的误解;"生态社会主义"会导致"非生态的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概念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社会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6
作者 卓承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城市、地理、空间为落脚点,融合女性主义、生态主义以及其他少数和多元立场,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社会理论呈现出多样性发展势态,呈现了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等多种风格。这些思潮虽然与马...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城市、地理、空间为落脚点,融合女性主义、生态主义以及其他少数和多元立场,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社会理论呈现出多样性发展势态,呈现了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等多种风格。这些思潮虽然与马克思的逻辑关系并没有相同,甚至提出了对马克思的批判,但它们都说明了马克思仍然是资本主义批判不可超越的地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空间理论上的发展,为我们发展自己的都市马克思主义话语提供了许多值得认真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晚期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与差异
7
作者 孙金年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9,共2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性别不平等 后现代理论 现代 女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 人本主义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