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鉴不远”:当代中国的哲学建设必须直面由现代范式向后现代范式的理论转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再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一种近乎普世性的现代主义发展潮流的诸多弊端日渐显露,并逐渐由强盛走向危机。这一危机最终导致了一种作为迥异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的后现代哲学范式的出现。后现代哲学范式转型包括理论场域上从思辨世界向生活世界... 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一种近乎普世性的现代主义发展潮流的诸多弊端日渐显露,并逐渐由强盛走向危机。这一危机最终导致了一种作为迥异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的后现代哲学范式的出现。后现代哲学范式转型包括理论场域上从思辨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型,叙述方式上从独白模式向对话模式的转型,以及形态聚焦上从共时向度向历时向度的转型。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当中,我们也将同样不得不面临现代性的诉求和与之相偕而来的现代性危机问题。因此,作为时代精神表征的中国哲学在进行当代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在从事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的同时,自觉地对现代主义思维范式进行一种新的反思,从而在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等研究领域开创一个由现代主义的思维范式向一种后现代的思维范式转型的新的理论时代。可以说,只有认识到这一理论转型的需要,我们才能使中国哲学建设跟上时代步伐并与当代人类哲学接轨,我们才能使中国哲学的发展提升到战略性发展的思考高度,在永葆其哲学的批判性和使其成为"时代的先声"的同时,为中国哲学发展迎来又一个新的"理论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范式 后现代范式 后意识哲学 当代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排他范式到后现代范式:以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成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如何处理基督教和世界其他宗教的关系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异常重要。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基督教思想本身就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多次范式的转化。从传统的排他范式转向兼容范式,又从兼容范式转向多元范式和后现代范式。... 如何处理基督教和世界其他宗教的关系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异常重要。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基督教思想本身就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多次范式的转化。从传统的排他范式转向兼容范式,又从兼容范式转向多元范式和后现代范式。这种转变表明了基督教对自我认识的深化,也可以看到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之未来不是彼此排斥或兼容,而是互益和尊重。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关系的处理,对于中国宗教和平也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宗教 排他范式 兼容范式 多元范式 后现代范式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混拼的后现代范式——乱谈《罗拉快跑》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茂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7,共2页
Y 中汤坶·蒂克沃执导,弗兰克·波登特、莫里兹·布雷布特雷主演的《罗拉快跑》是99年德国影坛大胆的实验之作。影片强烈而直接的视觉效果,紧张而急促的音乐节奏以及种种新视听的混杂拼贴,赋予了这一部仅长70余分钟的作品... Y 中汤坶·蒂克沃执导,弗兰克·波登特、莫里兹·布雷布特雷主演的《罗拉快跑》是99年德国影坛大胆的实验之作。影片强烈而直接的视觉效果,紧张而急促的音乐节奏以及种种新视听的混杂拼贴,赋予了这一部仅长70余分钟的作品传统的经典和现代的文本中所罕见有一连串形式快感。有评论把《罗拉快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拉 后现代范式 影片 经典 音乐节奏 解构 混拼 作品 形式快感 视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知识范式下的教师解释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光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03,共5页
随着后现代知识范式的确立,教师解释亦有重新“正名”之必要。教材理解和教学讲解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形成一个解释学循环。在后现代知识范式下,人们应从描述性、阐释性和规范性这三个方面对教师解释进行分析。教师解释要尊重... 随着后现代知识范式的确立,教师解释亦有重新“正名”之必要。教材理解和教学讲解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形成一个解释学循环。在后现代知识范式下,人们应从描述性、阐释性和规范性这三个方面对教师解释进行分析。教师解释要尊重知识的“原创性”,其适切模式是实践智慧而非技术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知识范式 教师解释 教材理解 教学讲解 解释学循环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预定到自组织——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思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朝晖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10,59,共6页
产生于大工业生产社会的现代课程范式的基本特征包括课程目标的预定性、课程知识的确定性、课程实施的控制性、课程评价的等级化。在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的指引下.后现代课程将人们的视野从封闭、简单、线性的世界拓展至开放、... 产生于大工业生产社会的现代课程范式的基本特征包括课程目标的预定性、课程知识的确定性、课程实施的控制性、课程评价的等级化。在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的指引下.后现代课程将人们的视野从封闭、简单、线性的世界拓展至开放、复杂、非线性的现实,课程只有在开放关系、交往关系中才能存在,并且是一个持续自组织的过程。现代课程范式向后现代课程范式转向的本质是教师思维之“关系思维”的转向与课程实践之“实践智慧”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课程范式 预定 自组织 耗散结构 后现代课程范式 关系思维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现代知识范式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勇 明庆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8-41,共4页
农村教师在乡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农村教师面临着知识规范样式的渐变、知识主体角色的演变和知识评价模式的嬗变等挑战,使农村教师陷入有别于城市教师关于知识的社会背景、文化系统和话语实践等... 农村教师在乡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农村教师面临着知识规范样式的渐变、知识主体角色的演变和知识评价模式的嬗变等挑战,使农村教师陷入有别于城市教师关于知识的社会背景、文化系统和话语实践等困境。农村教师应以农村社区为基点,以发展城乡教师共同体为路径,以地方性知识为支撑,以自我更新为方法,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知识范式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农村社区 城乡教师共同体 地方性知识 自我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后工业工程:科学认知与技术实现建设性范式的整合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秀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8,共6页
后现代哲学对西方二元论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对齐一化思维方式的解构、对多元化和差异的推崇、对他者与自然的尊重,对于我们走出现代性所造成的生存危机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的科学和技术范式,简称科学和技术... 后现代哲学对西方二元论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对齐一化思维方式的解构、对多元化和差异的推崇、对他者与自然的尊重,对于我们走出现代性所造成的生存危机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的科学和技术范式,简称科学和技术的建设性范式,打破主体性哲学和意识哲学所支持的现代科学的世界形象,矫正征服、宰制自然的技术方案,为我们走向和谐发展的以后工业工程样式为主的当代工程提供了可能性。作为"自在自为"的反思性后工业工程不同于现代工业工程,它所崇尚的价值观表现在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上充满深沉的历史感、未来意识和人文关切。它是在对历史上的工程样式———前现代以农业为主导的"自在工程"和现代以工业为主导的"自为工程"的辩证统一与扬弃,是经过了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新的提升与飞跃,即发展,不仅遵守"天道"、依循"物道",而且张扬"人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 后现代科学范式 后现代技术范式 后工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的演化发展与制造业信息化的特征定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沂蒙 孙林岩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3年第5期70-74,共5页
从广义的视解阐释信息化的内涵和演化过程。将信息化演化发展过程区分为古典范式、现代范式、后现代范式三种阶段,并进行相应比较。从后现代范式出发分析制造业信息化的运行属性,探讨其制度派生特征与技术功能特征。
关键词 制造业 信息化 古典范式 现代范式 后现代范式 制度派生特征 技术功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哲学如何可能
9
作者 田海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4,共6页
环境问题的产生 ,源于人们从来没有将环境困境当作“困境”来思考 ,这主要表现为日常环境观的“蒙蔽”、传统哲学视域的“迷盲”和现代性观念的“痼疾”。环境问题的最深层次是哲学问题 ,它意味着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而非某种传统哲学在... 环境问题的产生 ,源于人们从来没有将环境困境当作“困境”来思考 ,这主要表现为日常环境观的“蒙蔽”、传统哲学视域的“迷盲”和现代性观念的“痼疾”。环境问题的最深层次是哲学问题 ,它意味着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而非某种传统哲学在环境事务中的“应用” ,表明环境哲学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走向环境哲学由原初丰裕社会的参照系、生态学的视野以及后现代范式推动 ,它思及现代人惯于回避的“环境困境之为困境” ,这样的“思”标志着哲学的“荒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哲学 环境困境 生态学 哲学范式 环境问题 后现代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整合(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佳佳 赵旭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9-384,共6页
本文围绕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从对话到整合的关系转变,集中从客体关系与系统理论的整合、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的整合以及交叉范式的系统式多元整合三方面,介绍包括内在家庭系统(IFS)、依恋叙事治疗(ANT)、关系家庭治疗(RFT)、整合问题中... 本文围绕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从对话到整合的关系转变,集中从客体关系与系统理论的整合、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的整合以及交叉范式的系统式多元整合三方面,介绍包括内在家庭系统(IFS)、依恋叙事治疗(ANT)、关系家庭治疗(RFT)、整合问题中心治疗(IPCT)等在内的整合模式,以把握西方心理治疗界在整合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方面的理论发展,为推进我国心理治疗整合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家庭治疗 心理治疗整合 后现代范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4
11
作者 涂传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80,共13页
梳理了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演进,阐述了近20余年来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出现的新趋势、面临的困境及对中国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启示。百余年来的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可以分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单线现代化研究范式阶段和20世纪9... 梳理了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演进,阐述了近20余年来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出现的新趋势、面临的困境及对中国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启示。百余年来的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可以分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单线现代化研究范式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研究范式阶段。在后现代研究范式阶段,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在理论范式、研究对象、研究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趋势;在学科建制、研究队伍、理论范式和民族志表述上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探讨了美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对中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范式、学术组织和研究队伍建设、研究视角、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美国 理论范式 单线现代化研究范式 后现代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性语篇解读研究新发展
12
作者 原雪 陈天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72-175,共4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之后"对现代工业社会价值体系文化批判的重要思潮,其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以个人主义在当代绝对化发展和理性主义片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受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影响,语言学研究也力图迈向以解构、开...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之后"对现代工业社会价值体系文化批判的重要思潮,其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以个人主义在当代绝对化发展和理性主义片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受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影响,语言学研究也力图迈向以解构、开放、动态和具体为特征的"后现代语言学"时代。在语言学研究范式发生后现代转向的大背景下,批判性语篇解读研究在坚定已有步伐的同时似乎也找到了新的方向,想把语篇解读研究从现代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摆脱批评性话语分析学者隐性权威与隐性标准的枷锁,用"释放性阅读"(releasing reading)代替"强加式阅读"(imposing reading)是惟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范式 转向 批判性语篇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