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现代美学视野中的解构主义时装 |
苏洁
|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2
|
“场景时代”的兴起与后现代美学的重构 |
黎杨全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3
|
艺术的终结与后现代美学 |
张贤根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4
|
超女现象的后现代美学分析 |
刘玲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5
|
|
5
|
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 |
张旭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2
|
|
6
|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 |
李一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7
|
《暮光之城》系列影片的后现代美学特征解读 |
杨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8
|
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 |
彭锋
|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
2004 |
4
|
|
9
|
建设性后现代美学艺术的新取向 |
樊美筠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后现代美学批判与审美形而上学的重建——兼论《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的美学体系 |
管雪莲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1
|
后现代美学思潮对博物馆的影响 |
赵笑洁
|
《中国博物馆》
|
2001 |
1
|
|
12
|
大众文化视域下舞蹈艺术的再思考——兼谈詹姆逊后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 |
宁亚群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3
|
后现代美学与“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
霍炬
吴炫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4
|
小议美国动画电影后现代主义美学转向 |
王雪芹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5
|
海德格尔与西方美学的后现代主义走向 |
徐良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6
|
美学后现代转向的主题化阐释——评《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梦晨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7
|
传媒与沟通:对后现代文化交流的透视 |
王岳川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4 |
5
|
|
18
|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走向对话的西方现代美学 |
滕守尧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0
|
中国语境中的身体美学 |
卫垒垒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