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莎翁情史》中的后现代文本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1-193,共3页
《莎翁情史》为了避免重复套式化的浪漫爱情故事,独具匠心地借鉴和运用了许多后现代文本策略。首先,影片在厚描历史中解构历史的客观性,呈现出强烈的自我颠覆性。其次,影片有意模糊真实与虚构、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在互文性游戏中抹... 《莎翁情史》为了避免重复套式化的浪漫爱情故事,独具匠心地借鉴和运用了许多后现代文本策略。首先,影片在厚描历史中解构历史的客观性,呈现出强烈的自我颠覆性。其次,影片有意模糊真实与虚构、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在互文性游戏中抹平文本之间的界限;第三,影片在整个爱情模式上有意地戏仿了莎剧中众多爱情所体现出的主题模式。如是,影片既在一种戏谑性的游戏过程中给人带来消费的娱乐,同时又在对游戏的自我颠覆中给人以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莎翁情史》 后现代文本策略 自我颠覆 互文 戏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电影到后现代文本的审美转向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艳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4,共3页
后现代文本具有较强的反传统性与先锋性,反传统、去中心、反理性、解构逻各斯是其美学与价值体系的核心,其对传统艺术给予解构与颠覆,消解了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核,使传统艺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下产生了意义的增殖与审美的变异... 后现代文本具有较强的反传统性与先锋性,反传统、去中心、反理性、解构逻各斯是其美学与价值体系的核心,其对传统艺术给予解构与颠覆,消解了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核,使传统艺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下产生了意义的增殖与审美的变异,赋予了传统艺术以新的审美意蕴。本文所研究的便是后现代文本《夏伯阳与虚空》对传统影视艺术《夏伯阳》的借用所产生的意义增殖与审美变异,进而探讨从传统电影到后现代文本的审美转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本 传统电影 解构 审美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的“网络”——论超文本文学与西方后现代文本理论的会通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模永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26,共4页
超文本文学具有三个重要的形式元素:节点、链接和网络。这三个形式元素的美学蕴涵都能在后现代文本理论中找到相通之处———节点类似于"星星"和"原",链接是一种非线性的拼贴或蒙太奇,而网络则通向"理想之文&q... 超文本文学具有三个重要的形式元素:节点、链接和网络。这三个形式元素的美学蕴涵都能在后现代文本理论中找到相通之处———节点类似于"星星"和"原",链接是一种非线性的拼贴或蒙太奇,而网络则通向"理想之文"。当然,这些理论是以隐喻的方式出现的,而超文本则将隐喻变成了现实。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相通主要对应于文本观念的层面,我们不应忽略超文本作为一种思维存在与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吻合相似,故而,那种过度把超文本文学与西方后现代文本理论嫁接的倾向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文学 后现代文本理论 节点 链接 网络 文本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本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6
4
作者 邢建昌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共5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文本 写作行为特征 叙述本体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不可能中的意义:巴塞尔姆《城市生活》的文本叙事化
5
作者 那瑛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4,共6页
叙事化是认知叙事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读者的认知过程是叙事化的过程。具有鲜明后现代文本特征的短篇小说集《城市生活》虽然采用了文字嬉戏、并置及碎片化、对话问答及人物(内心)话语等后现代叙事手法打破了传统叙事规约,但在叙事的深... 叙事化是认知叙事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读者的认知过程是叙事化的过程。具有鲜明后现代文本特征的短篇小说集《城市生活》虽然采用了文字嬉戏、并置及碎片化、对话问答及人物(内心)话语等后现代叙事手法打破了传统叙事规约,但在叙事的深层结构上文本的叙事性并未受到较大影响。通过确立以叙述者的意识呈现、文本的主题指涉、反映叙事文本图式的情节和人物意识等以体验性为认知参数的阐释框架,读者可以将看上去极不连贯且难以理解的此类后现代文本加以"叙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 叙事化 后现代文本 阐释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体制与网络写作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原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与传统的纸媒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稿机制,所谓"文学体制"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把关"现象。网络上即兴的、化名的或经过反复转贴的无名氏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体制,大量的写作者不是文学精... 与传统的纸媒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稿机制,所谓"文学体制"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把关"现象。网络上即兴的、化名的或经过反复转贴的无名氏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体制,大量的写作者不是文学精英或以写作谋生的人。许多作品没有现实和想象的区分,在篇幅与修辞等方面突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性。后现代文本的所有特征在网络文学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感受、冲动、表达欲望对决规范和体制,网络写作从文学体制中解脱的过程就是网络文学成长和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写作 文学体制 后现代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