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身体焦虑的美学解析 |
史修永
周李帅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2
|
微博、公共领域与后现代文化 |
余秀才
朱梦琪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3
|
被深化的后现代文化——微博的文化认同研究 |
陈华明
李畅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4
|
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 |
冯周卓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1
|
|
5
|
仿拟的运作机制及其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表现 |
殷晓芳
任志鹏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6
|
后现代文化观 |
张之沧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7
|
后现代文化思潮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 |
黄华君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8
|
技术暴力与社会重构——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文化伦理 |
俞超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9
|
传媒与沟通:对后现代文化交流的透视 |
王岳川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4 |
5
|
|
10
|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与宗教思想论析 |
吴之昕
许苏明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后现代文化对中国青年婚姻伦理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刁龙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2
|
数字电影的后现代文化表征 |
徐微微
李立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3
|
后现代文化之于我国道德教育研究的语境与困境 |
唐爱民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4
|
后现代文化批判视域下培育高校文化生态的反思 |
吴之昕
韩亚文
郭锋萍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5
|
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传播中的伦理诉求 |
刘雅倩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8 |
2
|
|
16
|
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
黎庶乐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从影片《低俗小说》看美国后现代文化在电影媒介中的传播 |
颜春龙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8
|
论后现代文化思潮下当代中国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战略 |
邢庆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4 |
6
|
|
19
|
时尚、眼球与名牌的追逐——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 |
杨向荣
刘永利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0
|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电影叙事的意识形态策略 |
万丽娅
|
《电影评介》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