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后现代建构之思考 被引量:15
1
作者 贾林祥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9,14,共5页
现代心理学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过分依赖实证主义及过分追求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后现代思潮根本特征是多元化和差异性 ,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冲击难以抗拒。
关键词 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思潮 心理学后现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伦理精神的后现代建构
2
作者 马向真 张廷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现代性伦理道德问题已成为包括西方和中国在内的现代人所无法逃避的现实,我们需要去审视实体和制度规范本身的伦理价值或正当性以及道德个体化与道德普遍性对立的现代性事实,为和谐伦理精神的建构提供某种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 和谐伦理精神 自我同一性 后现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起彼伏——走向建构性后现代城市规划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冰 《规划师》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作者从所处中华文化自身出发,围绕建构性后现代城市规划提出了建构虚拟城市与生态城市虚实互动的城市规划学科体系的构想,为全球后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 建构后现代 城市规划 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及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汤一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70-73,共4页
如果能实现影响力广泛的“国学热”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的有机结合,那么中国就有可能顺利地实现其自身“第一次启蒙运动”的进程,实现现代化,然后快速进入到以“第二次启蒙运动”
关键词 建构后现代主义 儒家思想 启蒙运动 “国学热” 后现代社会 影响力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中的传统、现代和后现代问题
5
作者 CliffordCobb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5-20,共6页
面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产生的问题,中国政府和学者应该重新思考现代性所固有的问题.通过采取"建构后现代主义",中国可以避免西方经济长期所陷入的困境.后现代意味着包容,中国应该吸收三种思想来源:中国的各种传统,现代科学思... 面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产生的问题,中国政府和学者应该重新思考现代性所固有的问题.通过采取"建构后现代主义",中国可以避免西方经济长期所陷入的困境.后现代意味着包容,中国应该吸收三种思想来源:中国的各种传统,现代科学思想,后现代方法对新旧观念的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传统文化 现代 建构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马克思主义:富有解构性的“流量”思潮
6
作者 杨丽婷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9,共8页
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界正式出场后迅速掀起“流量”效应,这与其所进行的“策略性”理论形态转变直接相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四个自信”的夯实促使“有机马克思主义热”从早期阶段的“狂热期”进入后期阶段的... 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界正式出场后迅速掀起“流量”效应,这与其所进行的“策略性”理论形态转变直接相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四个自信”的夯实促使“有机马克思主义热”从早期阶段的“狂热期”进入后期阶段的“冷静期”。有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浓厚神学色彩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思潮,其号称的所谓融合“中”“西”“马”的新范式只是一种简单外在的理论嫁接。该思潮以超越为名行解构之实,企图从历史观、方法论、价值取向、理论本质四个维度解构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理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马克思主义 过程哲学 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