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意识的迷津:后现代历史观批判 被引量:8
1
作者 邹诗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20,共7页
后现代历史观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了这一时代历史意识的危机。后现代哲学试图通过颠覆牛顿时间观从而破解主体主义历史观,但牛顿的时间观并没有直接支撑起历史主体性。后现代哲学颠覆历史意识的策略一方面是使时间非价值化,另一方面又赋予... 后现代历史观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了这一时代历史意识的危机。后现代哲学试图通过颠覆牛顿时间观从而破解主体主义历史观,但牛顿的时间观并没有直接支撑起历史主体性。后现代哲学颠覆历史意识的策略一方面是使时间非价值化,另一方面又赋予“现在”以时间永恒性乃至超越时间的延宕性,使之替换或取消“历史”及“未来”,但“现在”的自我迷恋恰恰遮蔽了正待历史性生成的人的历史。后现代关于历史的终结的思想并没有走出欧洲中心主义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识 后现代历史观批判 直观形式 现代哲学 后现代 时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尺度的三重视阈与三种幻象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玉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6,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自创立来一直受到质疑和挑战。这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尺度问题:它在何种标准、空间和范围下是有解释力的?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尺度的视阈与幻...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自创立来一直受到质疑和挑战。这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尺度问题:它在何种标准、空间和范围下是有解释力的?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尺度的视阈与幻象问题,并以此剖析了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尝试确证历史决定论的生命力、兼容性和包容度。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过程中决定性因素的揭示是在辩证、总体和批判三重视阈中展开的,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关于历史决定论尺度的教条主义、一元论和形而上学的三种幻象。这三重视阈可以彻底穿越三种幻象。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固然丰富、拓展和深化了史学研究视野,却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借鉴、批判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决定论 尺度 视阈 幻象 后现代主义历史观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