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嬗变中中国文学文本样式的延伸、转折与嬗变——以“电脑文本”与后现代写作比较为例
1
作者 张斯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2,共5页
媒介嬗变使得文学文本从“纸质时代”到“电影时代”到“电视时代”走入了“电脑时代”,这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写作至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传播载体革命。电脑的智能化程度也将对文学文本产生巨大的影响。电脑进行文学文本创作的最大优势就是... 媒介嬗变使得文学文本从“纸质时代”到“电影时代”到“电视时代”走入了“电脑时代”,这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写作至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传播载体革命。电脑的智能化程度也将对文学文本产生巨大的影响。电脑进行文学文本创作的最大优势就是高效率化,其便捷程度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文学文本的认知。无论是《辞海》抑或是《战争与和平》,人们都可以在短短几秒便存入电脑。随着宽带和光纤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出现了很多网络小说,而这样的高效创作,就会造成文学创作界的空前“多产”,使文学不再是阳春白雪,变成了人人都可享受的“日用品”。这也改变了文学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的文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时代 中国文学 文本样式 后现代写作 嬗变 媒介 《战争与和平》 文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写作的合理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新民 段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有论者认为后现代写作是没有价值的写作。本文认为这是片面的 ,它忽视了后现代写作对现代写作的对抗性批判这一合理性内核。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 ,从后现代写作的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三个层次展开对其合理性的分析。最后认为 。
关键词 后现代写作 现代写作 对抗性批判 反讽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写作理论透视
3
作者 吕信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33,共4页
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的后现代主义,以咄咄逼人之势席卷欧美,震撼了思想界,引发出一场世界大师级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就文化哲学和美学而言,新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等流派都参与了论争,各派观点相... 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的后现代主义,以咄咄逼人之势席卷欧美,震撼了思想界,引发出一场世界大师级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就文化哲学和美学而言,新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等流派都参与了论争,各派观点相互渗透、相互对立,构成了后现代主义论争多彩多姿的文化景观。90年代的今天,后现代主义在欧美已声势大减,但它却以强劲的力量叩响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门,旋起龙卷风,形成一股风靡全球的社会文化潮流,成为世界性的“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写作理论 体裁 后现代写作 文本的意义 非中心化 商品化 美学 解构主义 距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故事新编”: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另类写作——兼谈“故事新编”文体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生成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秀明 尹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134,共6页
“新故事新编”是一种独特的文体。作为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另类写作”,它与“新历史小说”有某种相似或一致之处;但就文本内在的意蕴看,则与晚清特别是与鲁迅的“故事新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是“故事新编”在当下的发展和嬗变。其... “新故事新编”是一种独特的文体。作为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另类写作”,它与“新历史小说”有某种相似或一致之处;但就文本内在的意蕴看,则与晚清特别是与鲁迅的“故事新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是“故事新编”在当下的发展和嬗变。其具体表现为:在精神血脉上割断与传统文化谱系的联系,采用游戏历史和反讽调侃的叙事策略;在时空关系处理上,明显具有古今杂陈、随机拼贴的特点。因此,它是典型的后现代写作,可以归属于历史题材小说的一种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新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 后现代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句的诗体学意义
5
作者 王珂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7,共7页
截句是中国传统诗歌技巧的继承,是诗人们在"争价一句之奇"。台湾地区截句与百年新诗史上的小诗一脉相承又有差异,用的是现代诗体和现代汉语,抒发的是台湾现代人的情绪,记录的是现代生活,具有现代诗的生产传播方式。台湾地区... 截句是中国传统诗歌技巧的继承,是诗人们在"争价一句之奇"。台湾地区截句与百年新诗史上的小诗一脉相承又有差异,用的是现代诗体和现代汉语,抒发的是台湾现代人的情绪,记录的是现代生活,具有现代诗的生产传播方式。台湾地区强调这种诗体需要诗题和整体性,呈现出台湾诗人的主体意识及诗人的身份意识比大陆诗人更强烈。诗题可以呈现文本的独立性、文体的完整性、作者的主体性和文体的自觉性。制作截句的两种方式也有诗体学意义:一是断章(截句)取"义",截取最有意义的句子,突出诗的思想性。二是断章(截句)取"美",截取最有美感的句子,还造就了"空白美",突出了诗的艺术性。两种方式都提高了新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句 小诗 争价一句之奇 后现代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荒漠的守望者──论潘向黎的小说创作
6
作者 臧晴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6期13-15,共3页
一 一直以来,潘向黎的小说都被认为是现代都市生活的真实写照,她笔下那些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的百货店橱窗,紧张忙碌、咖啡氤氲的白领生活,以及轻抹蔻丹、顾盼生辉的摩登女郎……都共同构成了一派繁华质感的都市景象。尽管消费社会... 一 一直以来,潘向黎的小说都被认为是现代都市生活的真实写照,她笔下那些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的百货店橱窗,紧张忙碌、咖啡氤氲的白领生活,以及轻抹蔻丹、顾盼生辉的摩登女郎……都共同构成了一派繁华质感的都市景象。尽管消费社会到来后,“频繁而致命的无聊与失望就接踵而来。”①但是潘向黎的创作却既非流连于物欲狂欢的“小资文学”,也不属于痛陈堕落、追思乡土的后现代写作。在她的小说世界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生活 小说创作 潘向黎 后现代写作 荒漠 消费社会 小说世界 百货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