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现代伦理语境下的哪吒重生:“魔童”的文化符号与伦理重构 |
黄慧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网络传播的后现代伦理审思 |
杨先顺
邱湘敏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3
|
网络传播主体后现代伦理行为动机及其感知风险研究 |
杨先顺
周文娟
曹姝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4
|
后现代伦理道德的寓言——《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冯溢
刘卓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5
|
“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后现代伦理的宗旨 |
寇东亮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6
|
从动物到“上帝”的黑色寓言--影片《一出好戏》的后现代伦理 |
彭成
田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7
|
自由与耽溺:从后现代伦理学到消费社会的审美实践 |
李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8
|
灵知中的“真理”探寻——《供水系统》中灵知主义下的后现代伦理表述 |
赵丽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后现代伦理观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 |
朱海林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0
|
齐格蒙特·鲍曼伦理学方法的得与失——以其《后现代伦理学》和《论后现代道德》为例 |
钱广荣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1
|
《痛苦与荣耀》:后现代伦理下的自我参照 |
杨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2
|
论齐格蒙特·鲍曼对现代性道德筹划的“后现代透视” |
黄学胜
|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走出现代性道德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跨时空对话 |
黄学胜
常子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导论 |
向玉乔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 |
金丹
张娟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6
|
建设性后现代精神的伦理意蕴 |
陈爱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7
|
试论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相对主义意蕴 |
聂文军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8
|
后现代语境下医学语言的伦理解读 |
黄功勤
孙慕义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9
|
后现代生态伦理观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
李建军
|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
2003 |
1
|
|
20
|
生命伦理学后现代终结辩辞及其整全性道德哲学基础 |
孙慕义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